Home2017 (Page 9)

10 月 2017

作者:CHION

辛辛苦苦發明、創作的東西,白白給抄襲了,自己的血汗換來別人不勞而獲,這一口氣就真很難吞嚥下去。所以有專利或版權,保障新製品的創作人所花的時間及金錢。為了利益,互相控告抄襲、打官司的個案非常之多。

但有些人或公司,對被抄襲的反應是很平靜,還當作是催迫前進的反教材,有人抄就代表別人看得起,是好東西!

作者:李靖波牧師

有關我和我的妻子李張月梅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底,先後因相信和接受主、救主耶穌基督而得到了這永遠生命的事情,既《出人意外的平安》一文,已刊登在《真理報》(加東版,二零一五年八月No.149)。蒙神的憐憫和使用,我們夫婦倆能夠彼此同心、恩賜配搭事奉主耶穌基督。不僅有機會在遠處和近處作見證、傳福音,而且在美麗徑福音堂牧養能聽、說普通話/國語的基督徒會眾已經有十週年了。這期間,我們夫婦倆在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之下,親身感受到喜樂有時,憂愁有時;平安有時,膽怯有時;滿足有時,虛空有時;順利有時,逆境有時;健康有時、患病有時;剛強有時,軟弱有時。正如主耶穌基督所宣告的,「我來了,是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十10下)

作者:龔明鵬牧師

從1996年重生得救至今,21年過去了。回顧這些年所走過的路,最深的一個感受就是神對保羅說過的這一句話:「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不幸的童年

我於六十年代中期出生在中國福建的農村,家裡曾發生過許多悲劇:包括奶奶自己用繩子上吊而死,和爸爸喝農藥自殺身亡。當時面對自己的家庭及周遭的環境,不斷在問的一個問題:「人活著為甚麼這麼苦?」

作者:朱家欣

可能你與我一樣,是在週一至週五是上班一族…

可能你與我一樣,在週六與週日在教會參與不同的事奉…

可能你與我一樣,在週一上班的時候,身心靈感到比週五下班時更加疲倦…

為何?因為可能你與我一樣,週末總是被各種各樣的教會會議、事工籌備、綵排、小組、團契所充斥得滿滿,最後在週日晚上拖?疲乏的身軀上床睡覺,然後在週一早上拖?疲乏的身軀上班去。

作者:曾浩斌

訓練的需要

現時教會面臨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有關培養青少年對崇拜有系統的訓練,而相關崇拜的訓練可以包括音樂和非音樂的訓練。

這是最重要的挑戰,原因是青少年一天一天地成長,他們不會因為教會的資源問題而停止成長。如果錯過了教育栽培下一代的機會,這機會就不會再回來,因為時間不會停頓。

作者:李立本

暑假轉眼已過,九月份便是莘莘學子重回校園的日子。猶記得從小在香港唸書,不少古代中國思想家均強調,學問除了求知識,還要明德;追求智慧,明辨是非。或許不少人認為,踏入二十一世紀,德育涵養已經不合時宜;西方社會經過後現代主義的薰陶,普遍認同凡事有不同角度,根本沒有絕對的是與非。但目前身處加拿大的多倫多,「難為正邪定分界」、甚至以「歪理」取代「大是大非」的情況日趨嚴重。上月多倫多衛生官員就徹底解決服用過量毒品致死問題,建議應該將更多毒品「非刑事化」,包括海洛英及鴉片類毒品。在這種本末倒置、缺乏是非之分的大環境下,我們的下一代將生活在一個怎麼樣的社會、將抱持甚麼價值觀處事待人?

作者:亞元

「Boo…Boo…」遠處傳來貨車的響銨聲,喝停了許多過路的人。一位名叫萬疏的青年正要過馬路,向對面的一間餐館走去,當時他左右肩都背著大袋小袋,聞響聲他即時停下腳步。貨車從他面前駛過,揚起了一團黃沙,讓萬疏不得不立時轉臉閉目,以躲避沙塵。一如平日,這個青年每天要到市場選購食材和在餐館做侍應生。每個清早,他習慣先到餐館附近的清真寺作禮拜,隨後到靠河邊的小市集搜購食材,有菜、肉、洋蔥,還有各種配菜。辦好貨後,他一口氣扛著許多袋的食品走往對面街的餐館,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作者:志雅

當聽到人說起「上帝的愛」時,常會引用約翰福音三章16節:「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不過許多時只著重在講「上帝的愛」與「得永生」,而忽略了「上帝的獨生子」和「人的信」的重要。要得到永生,必須藉著「相信」賜給世人的「上帝的獨生子」,才能得著。但要談到如何信上帝的獨生子,就會顯出茫然不知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