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實 傳福音在國內移民看來是傳教,因為多數大陸同胞知道,以前在中國大陸不少地方,有洋人傳教士。傳福音常常會被他們看成是在傳講宗教迷信,他們往往會不假思索地拒絕說:「不要向我說教,我不信的」,或者告訴你說:「我是信佛的」,其實不一定,可能只是想讓你離開不再向他們說教。所以,我們向國內移民傳福音,必須避免單方面說教。 從宗教層面和人生態度來講,可以把沒有信主的國內移民歸納成三類:有神論、無神論和不可知論。 一、有神論者,常常會提到一句話:敬鬼神而遠之,意思說,對所有鬼神包括上帝、耶穌,統統都尊重敬奉,但哪一個都不親近,可以左右逢源、進退自如,被看作是一種智慧和策略。在他們中間,我常常會很有興趣地聽聽他們的高見言談,對我不知道的地方進行真誠的詢問,然後,以很友善和為他們擔心的角度,分享見證對所謂「統統都尊重敬奉」背後人的恐懼害怕心理,並告訴有關聖經所講的,而且分享自己平靜穩妥的內心,「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約翰一書4:4)引起他們思考和面對:只有一位創造天地並拯救人的獨一真神。只要他們願意聊,可以一直保持關係並時常有互動聊信仰,就可以看時機講一些福音真道。 二、無神論者,一般會說自己相信科學,不信迷信,只相信自己,靠自己努力奮鬥。我一般會認同,我也相信科學,但不迷信科學;對他們表示尊敬和敬佩,對世界和人的不可靠、不可信任表示遺憾,同時,分享自己曾經的痛苦經歷,靠自己努力奮鬥有壓力重擔,並分享見證「人的有限和軟弱,教會弟兄姊妹的幫助,顯明神的信實可靠」,表示願意與他們建立友誼,歡迎他們來教會,並建議他們有興趣去看看路加醫生經過考察按著順序所寫的新約聖經《路加福音》。 三、不可知論者,對有神無神,或者信不信無所謂,認為與自己無關,不放在心上,過生活憑著感覺走、憑著良心做人。遇到他們的時候,我會提醒自己做一個忠實的聆聽者,少說話、多禱告,內心平安穩妥,活出有盼望的人生,有機會就心情輕鬆地邀請他們參加類似音樂佈道會等活動,無論他們來與否,照樣平安喜樂,並時常預備自己,等待他們詢問我們信心的緣由,就可以為主作美好的見證,盼望他們思考人生意義,得著豐盛人生和屬天的福氣。 神賜耐心、信心和鼓勵給時常預備傳福音的人,有福氣歡喜快樂看見同胞信主,得著領人歸主的喜樂。
作者:路實 國內移民的困難和掙扎,隨著年齡和個人的情況有所不同。有的是隨子女來加國的父母,有的是帶全家移民的中年人,有的是獨自一人來留學、工作而移民的,相似的困難,可能是環境適應、語言難關、文化差異等;不同的困難和掙扎突出方面,年長的父母有生病就醫難,與子女孫輩更不容易相處,相比在國內更有孤獨感;中年父母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壓力更大,想為子女的學習操心又沒轍使不上力而無奈,為有穩定的工作努力多掙錢而身心疲憊精力不濟;有的家庭為了美好的未來,夫妻雙方決定一方留守加國,另一方在中加之間往來奔波;留學移民的年輕人,工作加班壓力大,對談戀愛、結婚可能缺乏信心和激情,或為單身而苦惱,或為將來結婚生子需要承擔更多更大責任而掙扎。 大陸同胞對自己遇到的苦難和掙扎,大多數是靠自己願意吃苦,用勤奮來積極面對。不僅在年長的老一輩和中年的一輩人身上可以看到,甚至不少年輕人,多多少少有吃苦的概念在頭腦裡,可能在肯吃苦的形式和方面有所不同。大陸同胞可能普遍認同,現在勤奮學習、工作、做事,為了將來自己或者下一代可以少受苦,不受苦。這樣積極面對困難的態度和努力,在一般情況下,的確能讓人感覺牙關一咬緊就過來了。但是如果遇到的困難特別大,時間特別長,就像連續不斷的困難、突如其來打擊和禍害、意想不到的遭遇臨到等等,那種時候,就難免會讓人看不到出路,感到光靠著自己咬緊牙關也有到盡頭的時候。 作為基督徒,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依靠和盼望,關於世上的艱難困苦,聖經有明確教導和指引。主耶穌親自經歷生死和苦難,也親口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下);又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28)面對所愛的同胞,我們不可能替他們解決所有困難走出掙扎。但是,除了花時間陪伴、聆聽和祈禱外,我們的確還可以:1、介紹耶穌這位主。耶穌為我們經歷苦難背負重擔,祂是知道我們所有困難和掙扎的主;2、介紹聖經中的苦難觀。神不是來挪走一切的苦難,但必定賜夠用恩典、力量、信心,讓我們內心得平安、度過和勝過困難;3、分享見證。分享自己或者教會弟兄姊妹的親身經歷,無論是疾病、死亡、突如其來的遭遇、情感上的孤獨、情緒上的失落、壓力方面的處理、各種關係上的問題等,這位信實可靠的主從前如何幫助自己,也會幫助他們安然經過各樣困難,信靠基督而得勝;4、帶他們認識教會——神愛的家,認識更多的弟兄姊妹,看到彼此相愛和彼此擔當的真實,顯明基督,榮耀父神。
作者:小兵 一個人或一個群體的宗教觀和道德觀常常是緊密聯繫、互為影響的。不同的人,對道德的定義有一些不同,道德觀通常是關於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成為了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影響人們道德觀的因素很多,其中宗教觀,即對神明的敬畏與否,或者與神明的關係等對人的道德水準起著比較大的作用。國內移民是一群獨特的群體,觀念中既有來自大陸人宗教觀的烙印,又有在北美這邊新觀念的潛移默化的滲透。 關於國內移民的宗教觀,除了已經信靠耶穌的基督徒以外,大致可以分為這樣的三類。第一類是有神論者,其中以相信多神的居多,他們認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管是任何宗教的神明,在他們看來,只要能保佑他們在世上各樣的順利,各種神明或神仙並不衝突,需要的時候就趕緊拜一拜。至於你問他們到底信不信,有一位學者總結的好:「別問我信不信,就問你靈不靈;靈了,那就拜;你保佑我,我給你加香火;我向你許願沒達成,那不好意思,我拜別家去。」 所以,這一類移民的宗教觀裡「神必須是能説明我的,服務我的。」所以,他們在各種事上,在保護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盡可能作一個奉公守法,不傷天害理的「好人」,往往「只掃門前雪」「儘量少惹事」。至於自認為是虔誠的教徒,或者對神明很敬畏的,通常會有更高的道德標準,但人數並不多。這類的同胞我們要把他們對神的認識引向獨一的真神和獨一的救主 — 耶穌基督 ,「拜真神得真福」。 第二類是無神論者,他們不承認神的存在,更不承認有一位創天造地的神,認為人是世界的中心和主宰,用人的智慧能解決關於人類自己、和與世界的關係的問題。他們認為與宗教有關的都是無知或迷信,不屑於與各種信徒為伍。他們的宗教觀也可以稱為人觀或者「儒家」思想觀。他們的道德觀中所遵循的標準來源於一些所謂人類的智慧的結晶,比如儒家的治國、治家之道中的私德和公德的標準,或者是法律制定的標準。有這樣無神加人本的所謂宗教觀的國內移民對於中國傳統的道德標準所知並不很多,往往用當地的人所制定的規範和法律標準來代替道德的要求,只要不違規犯法,就算是有道德的人,豈不知法律的標準是一個社會該有的道德的要求的下限。因為對自己的要求不高,心中沒有神要敬畏,他們的道德上限不是很高,而且看法不同,在遵守人所設的道德規範方面也參差不齊。對這一類的移民我們要耐心建立關係,之後在人的「有限」和「罪」上多著力。 第三類是不可知論者,這類的同胞在移民前後都沒有太考慮關於宗教和信仰的事,對有神與否不放在心上,也不覺得宗教信仰對自己有什麼影響。這類人在移民中特別是較年輕的移民中占很大的比例。他們往往沒有對權威的尊重和敬畏,沒有太多自覺地一定要按著固定的道德標準的意識,是「跟著感覺走」,也就是良心驅動,其道德觀與自己在所處的社群和家庭中獲得的道德教育相關,也與目前所處的環境有關。這樣的一類需要引導他們進入對人生意義和信仰的思考,適當的時候給予基督信仰的教導。
作者:路實 一個人的價值觀,直接影響到這個人的人生觀。人自己認為有價值而且價值大的,就值得用盡一生去追求、去努力得到,這也就是他/她的人生目的和意義所在。價值的尺度拿捏在自己、他人或者社會那裡,隨著環境的變化,價值的尺度會不停地變動。在沒有信耶穌的時候,大陸同胞的人生觀,基本上圍繞自己、家庭家族、和民族國家,來定位自己的人生目的和意義。「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顯明「關己」、「為己」的人生觀。我們瞭解此人生觀,對於看到的種種表現,就比較容易去理解。比如:自己的房子裡面收拾乾淨漂亮,而容許外面環境髒亂差;有便宜佔或吃公家,就盡量往裡面鑽;到熟識朋友那裡,就想著可以得到優惠,而不是讓其受惠。我們看到,大陸同胞有的人通過追求和努力,有了自己的工作位置,又置辦了不少的物業產業,又或者看到了兒女學業優秀、奔向了美好前程,他們就對自己的人生躊躇滿志,感到人生蠻有意義;而有的人情況正好相反。他們來到了加國,心裡仍想著國內的一切好處:奢侈的享受、高地位、優越感、被人服侍、熱鬧的社交場合等等。因此,他們要麼因拚命而疲勞,要麼因落差而沮喪,感到人生少有希望。有些大陸同胞則以「活在當下」為口號,今朝有酒今朝醉,有意無意地迴避人生目的和意義的話題,只是,當難免有力不能勝,或空虛寂寞的時候,他們會感到當下艱難,日子難熬,在情緒極度低落時,也無奈會想及有關人生觀的問題。總之,無論加國的空氣多麼新鮮,自己又如何地養生保健,仍會有各樣疾病、種種苦難。移民後的同胞,也有經歷著在中國通常被人們忽略的各種患症,如:兒童自閉症、青年抑鬱症、老年失智症等等;在疫情下,他們更是經歷著新的生離死別:父母、兄弟姐妹、甚至夫妻,因為疫情的緣故,兩地相隔,無法相伴、甚至經歷重病,最終無法見上最後一面。凡此種種,讓人感到人生越發無奈。 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唯有耶穌基督可以改變人的思想,翻轉人生觀、價值觀。 我們的人生目的和意義都在於耶穌基督,不再「關己」、「為己」。而我們從耶穌基督得到新生命,是死裡復活的永恆生命。每年大家準備禮物、預備過聖誕節的時候,我們基督徒可以藉此傳揚耶穌基督,告訴同胞們:耶穌為世人而出生,是背負世人的罪孽而死在十字架上。我們可以向同胞們提出兩個問題:這不「關己」、不「為己」的事,耶穌為什麼要做呢?耶穌的出生、死亡和復活,又如何對大陸同胞「關己」、「為己」,他們需要急切瞭解和接受呢?我們要好好把握傳福音的時機,向大陸同胞傳耶穌基督的好消息,見證和活出一個嶄新的,以耶穌基督為主的人生,為基督活,為基督死,並切實地關愛同胞,關愛他人,榮耀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