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202011 月

11 月 2020

作者:何建宇博士  心態影響狀態 上班一族常受職場多方面的困擾,以致心態影響情緒,情緒牽動生產力,引發連串的連鎖效應。性格、心理和背境的個人內在因素,變幻經濟環境和惡化就業情況的客觀外在因素,構成複雜的心態,產生溝通障礙,使工作欠缺和衷共濟,都影響自己的績效。 職場心態典範 心態即是心理狀態,職場心態有四類的典範轉變:受害者、倖存者、適應者和操控者。這自我激勵思維是學習和轉化的路線圖。 「受害者」往往自怨自艾,自覺地位低微、不受尊重、工作中常覺受壓、多被人呼喝。遇上挫敗就歸咎他人,自覺總是無辜地成為代罪羔羊,是職場的犧牲品。人的負面情緒主導心態,處事缺乏理性分析,容易放棄變革的動力,結果自暴自棄,任由自己被傷害。 「倖存者」是劫後餘生存留的人,既能從被淘汰者或離場者分別出來,自然懂得其生存之道。可惜倖存者缺乏安全感,創傷的陰影總是揮之不去,不相信黑夜之後會有黎明,不敢主動爭取,認為一動不如一靜,甘心留在安舒區苟且偷生。 「適應者」順應時勢,以變應變。有適應環境的心理因素,有處理複雜問題或重大危機的靈巧;也有自知之明,瞭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建立奮鬥實力的雄心。適應者不輕易放過學習的機遇,全心配合工作的要求,樂於承擔責任。積極追求長進,在事業上作出好成績。識時務者為俊傑,盡可能從善如流。 「操控者」擺脱别人的拑制,爭取主導權,運籌帷幄。開明心態的集思廣益,廣納人才;專制的卻採取一言堂,惶恐被跟隨者挑戰。然而這決策的素質優劣,決定組織的前途和成敗。操控者主觀、果敢和主動的處事,迎難而上的承擔,成效立桿見影。然而,這催化人的自大自傲,目空一切,當事人宜自省自重。 典範轉變 這是職場心態的光譜,可解讀為轉變的四階段:從受害者的消極心理,蜕變成為操控者的進取決心。這心態的更新可以帶來不同的角色扮演,論述每階段所需要的條件。 要進階當然要有求變進取的動機,但其途徑更為舉足輕重。永不言棄、自強不息的心態是奮進的動力,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能加強工作的信心,使績效拾級而上。 每人不一定都要經歷典範轉變的過程,若能隨遇而安,停留在其中某一階段,也未嘗不可,更重要的卻是如何轉化。若工種的性質把員工困於受害者的心態,嘗試在當中尋找出路,積極化解消極的意志,在漆黑中找尋那微弱的曙光。 職場上任何人都有權利爭取晉升,重點不在於升職與否,而是在於心態的進步。正如經上說:「我們達到甚麼地步,就當照這個地步行。」(腓立比書3:16),這是生命成長的過程。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 , 勸戒各人, 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歌羅西書1: 28) 在這段期間, 短宣中心願意緊扣著各教會和信徒同心為主作見證, 影響社區, 領人歸主, 已有不少信徒在網上聯絡親友等行動。 故此我們要藉此機會使用網上平台作傳福音的工作。 短宣中心在2021年1-4月繼續推動 Zoom視像電話佈道訓練, 是以不同技巧訓練與未信者分享福音, 分別以國語和粵語進行。 在訓練期間, 我們鼓勵參加學員召集該教會的信徒擕手以電話作佈道跟進, 這些對象全是該教會接觸過的未信親友, 又或曾出席過該教會聚會的鄰舍, 甚至是我們周邊社區的朋友們。 現在是我們禱告、鼓勵和召集的時候了, 如若你有感動參與, 請你與教會牧者聯絡和分享你的感動、異象和負擔, 並以該教會中一群有心志的信徒作領袖, 同心撒種, 齊心收割。倘若你們願意參與這訓練和佈道行動, 請你們報名參加, 詳情如下: 1月16日 電話佈道的理念 1月23日 電話佈道的實行講解 1月30日 福音的重點核心 2月6日 佈道技巧實例- 腓利的福音佈道 2月13日 分享與聆聽- 人在失落無助時 2月20日 從聽見到看見- 主耶穌的福音談道 2月27日 福音對談I- 保羅的福音談道 3月6日 福音對談II- 彼得的福音談道 3月13日 福音問題的處理I 3月20日 福音問題的處理

作者:槑子 影響全球的新冠肺炎,在各國的努力下似乎稍受控制,但在七月下旬卻又迎來第三波,全球確診超過2000萬人。在疫症肆虐下,除了對健康帶來威脅,經濟帶來損失外,亦令不少人情緒受到影響;在這段期間擔憂、恐懼,甚至引發抑鬱症的為數不少!這場病毒風暴由去年底捲起,已持續超過八個月,要到哪一天才能止息,確是世上最知名的醫生或病毒專家都沒有確切的答案!然則,我們要怎樣面對這場持續不息的風暴?這讓我想到聖經所記載的一次怒海暴風事件,馬太福音8章23-27節這樣寫: 8:23 耶穌上了船,門徒跟著祂。 8:24 海裡忽然起了暴風,甚至船被波浪掩蓋;耶穌卻睡著了。 8:25 門徒來叫醒了祂,說:「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 8:26 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膽怯呢?」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地平靜了。 8:27 眾人希奇,說:「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祂了!」 (亦可參馬可福音4章35-41節及路加福音8章22-25節) CHRIST IN THE 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 1633 (Rembrandt van Rijn) 第24節提到海裡忽然起了暴風。人生也會忽然起了暴風,有大有小,諸如考試失手、生意失敗、失戀失婚……都是不同的暴風,令人受傷受挫。而這場新冠病毒,已令全球70多萬人失去生命,又令多少家庭被捲入暴雨狂風之中?除了這些來自外來環境的風暴,其實心靈暴風翻起,才更凶險,有些事情發生,足以令人心靈湧起嫉妒、憎恨、謾罵、打鬥,甚至殺人的意念;有些事情發生,卻會令人灰心、失意、沮喪、絕望,甚至自殺。聖經記載海裡忽然起的暴風來勢洶洶,門徒雖然竭力掌舵,卻似乎難以力挽狂瀾,於是他們喪膽了,恐懼會喪命了! 風暴隨時令人陷入末路絕境,但絕境可以逢生!25節提到門徒在無能為力的時候尋找耶穌,呼求耶穌:「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因著門徒的呼求,奇蹟發生了。耶穌起來斥責風浪,風浪就止住了!為甚麼會這樣?因為主耶穌是創造天下萬物的真神,是掌管大自然的主宰,也是世人的救主。即或在風雨飄搖的日子,祂也願意與我們同坐船上,只要我們肯呼求祂,祂就樂意搭救我們。沒有人能夠預測及阻止不幸的事情發生,沒有人知道新冠病毒歷時八月仍未消除,但願我們知道,無論遭遇甚麼風暴,只要呼求神,就能經歷平安!與大家分享一首詩歌——千般波浪 面對人一生,千般的波浪,仍不覺盡絕望,天空出現曙光, 無論何方,湧起的波浪,難把我陷入迷惘。 現已找得平安,全賴基督真光! 遇到狂風,四周翻起巨浪,誰知我未絕望,喜不禁淚滿眶; 和諧平安,滿足心中願望,人生裡盡是晴朗。 (作者:香港某教會的女傳道)

何謂4M佈道的歷程? 把福音傳給萬民,讓每一個信主者成為主的門徒,是主給我們的大使命;只是踏上這福音使命的旅程中,我們常有灰心、失去異象,甚至是放棄。久而久之,主給教會的大使命(Great Commission) , 不少信徒卻把它放棄或忽略了(Great Omission)。主再來的時候,這叫我們怎樣回答祂才好呢? 在多倫多短宣中心2021年春季的課程裡(1月至4月),藉這週日課程(每週二與週四早上),讓我們深深經歷佈道裡的意義、動機、有關的品格,與方法。藉主的恩典,傳揚主福音不再成為您我的重擔,乃是您我樂於傳揚的美好佳音! 在疫情肆虐與疫苗計劃推出之際,從多倫多短宣中心所研發的「佈道雙動能」,也為教會日後聚會重開作好準備。 課程時間:2021年1月21日-4月8日,周二与周四 (國/粵雙語進行) 課程時間可以按照信徒時間靈活選擇A 或B如下: A. 週二 9:00-11:00/ 週四 9:00-12:30 B. 週二 9:00-3:00 週二 9:00-9:30   靈修讀經 9:45- 11:00  課堂學習 11:00- 1:00 午饍和休息 1:00- 2:30  佈道實習 2:30- 3:00  佈道滙報和分享禱告 週四 9:00-9:30   靈修讀經 9:45-10:30  祈禱會 10:30-12:00  佈道實習 12:00- 12:30 佈道滙報和分享禱告 [captainform id="1311964" lightbox="1" url="https://v2.torontostm.com/wp-content/uploads/2019/10/buttonblue3.png" type="image"]

為短宣中心佈道訓練和佈道事工禱告 請繼續為佈道應對學和電話佈道訓練週末課程。求主感動更多信徒在佈道技巧上進深學習,作得人的漁夫。也為同學們能努力尋找更多新的佈道對象聯絡電話:家人、親友、同事、鄰居、客戶、認識的店舖、商店和食肆等禱告。 為 12月份的聖誕報佳音視像電話佈道禱告。 感謝神的恩典,有13間的教會的教牧同工和長執代表,一同會議商討如何參與和推動8天聖誕報佳音行動,求主感動更多教會齊心參與,讓大多倫多的居民在疫情中得到平安的福音,領多人歸主禱告。 12月15-18日四個區域-仕嘉堡,萬錦市,北約克和列治文山佈道; 12月 19日不同區域 12月21-23華埠區,滑鐵盧區和密西沙加區等。 請為新學期 1-4月的課程「4M佈道的歷程」和「第3屆電話佈道訓練」禱告。 求主使用這些課程,能全面性的培訓,能訓練到更多委身的基督徒,願意為主兼負傳福音的使命,作有見識和剛強的人,在危難中堅守信念,領人歸主。 請為長者關懷和佈道事工禱告。感謝神從 9月開始,短宣中心向長者作傳福音關懷的事工,不分語言和國籍,讓疫情中的長者得到愛,關懷和救恩。現時校友和同學們與Rekai, Tender Care, Kennedy Lodge ,369長者大樓和頤康中心等與長者們有視像見面的機會,每週 1次,每位長者15-30分鐘交談。求主繼續打開其他長者機構的門戶,讓我們可以進到他們中間,並賜恩義工們有主的話言和智慧與長者交通,關心他們的需要,又能把福音與他們分享禱告,賜他們永生。 為短宣中心新一年的事工禱告。命名為:生命活力加油站。每月第二和第四週的星期二晚上 9:00-9:45,向未信的商戶和各行業朋友參加。內容是以工作,心靈,精神健康和家庭生活為主,藉此向他們傳福音,感謝神,有些未信的商戶朋友願意參加,求主感動更多未信各行各業朋友參加,讓他們生命中找到方向,找到至寶-耶穌基督。 求主賜恩給短宣中心的各同工 -記念負責主日講道和佈道培訓的同工心志異象禱告。從疫情期間到現在,講道和佈道培訓能在美、加、歐洲,東南亞及本土等的佈道訓練感謝神,求主使用,能復興傳當地信徒的傳福音的工作,求主加添同工們的心力、體力、健康和美好的靈性,來承擔主的事工和召命,鼓勵信徒努力傳揚主福音,搶救靈魂。 - 記念各部同工們在崗位上的忠誠和勞苦禱告。求主保守、看顧和賜恩給短宣中心各同工們的身心靈和家人子女們健康平安禱告。讓我們合一相愛,同心同行,成為美好團隊見證主恩。

親愛的短宣之友們和校友們主內平安: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 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2: 10-11,14) 在全球疫情嚴峻下,人人都期待著疫苗的來臨;但有多少人明白到主耶穌的救恩比疫苗更真實和更是世人的希望!作為基督徒的,你明白、認識、體會到主耶穌的寶貴有多少呢? 多倫多短宣中心聖誕報佳音-視像電話佈道行動:生命之光,為要向世人宣告主耶穌是全人類的救主,唯一的拯救,唯一的希望。我們要在聖誕佳節中,向大多倫多各區、各商戶、未信家人、未信遠方親朋好友和長者們報這大喜的信息,讓那些活在不安、焦慮和懼恐中的人民,因著主耶穌基督得到真平安、喜樂、鼓勵、盼望和出路。 短宣中心為此特別安排了八天視像電話佈道行程,你可以考慮參加1天至8天,分別有:早上、下午或全日的電話報佳音行動,深信主要使用我們,在不一樣的聖誕佳節, 讓世人得著最特別和珍貴的聖誕禮物--- 主耶穌基督。 願主感動你來參與,我們需要你們的代禱和支持。 聖誕報佳音大行動-視像電話佈道版 12月15日(二)-仕嘉堡區 12月16日(三)-萬錦市區 12月17日(四)-北約克區 12月18日(五)-列治文山區 12月19日 (六)- 不同區域 12月21-22日(一&二)-華埠區 12月23日(三)-滑鐵盧/密西沙加市 上午時段: 9:00- 9:30佈道訓練 (國/粵/英-分組進行) 9:40- 10:10聖誕敬拜 10:10- 10:20整裝待發-分組討論和禱告 10:20-12:00電話聖誕報佳音佈道 12:00-12:35分享和禱告 12:35- 1:25午餐和休息 下午時段: 1:25- 1:55佈道訓練 (國/粵/英- 分組進行) 1:55-2:05小休 2:05- 3:30聖誕電話報佳音佈道 3:30-4:00分享和禱告 願意參加者可点击此处報名。 與此同時,我們希望能與你們在早上一同敬拜讚美恩主。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 16:10) 主必再來 多倫多短宣中心 彭師母

作者:李耀全牧師 常作準備 (Be Prepared) 在我成長期間,我曾參加童子軍多年,在其中我學會「常作準備」(Be Prepared),並透過各種活動和培訓,以提高我的生存技能和應對困難的能力。我越熟練掌握這些技能,就越有信心面對不同和意外的挑戰。因此,時刻作好準備和具備各方資源,是保持冷靜的關鍵。 何謂 GAD 和 OCD? 病毒大蔓延如此快速地擴散,使我們在短期內失去了生命中的安全感、穩定和平衡。威脅之大,是因為我們所經歷的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尚存很多未知之數。我們因而變得焦躁不安、緊張、焦慮和失眠,長時間嚴重的焦慮(超過兩週)可能會導致各種情緒病症。就如17年前香港的 SARS 一樣,如果對焦慮不加以控制,可會使人形成廣泛性焦慮症(GAD),即對所有事物都變得焦慮不安,甚至患上强迫行爲失調症(OCD),影響患者產生強迫性思維和行為。例如,在無法控制情況下不住反覆洗手等。因此,能夠保持鎮定、冷靜和泰然自若的的能力,會有助於防止我們患上此類精神失調病症。 逆境商數 (AQ) 如果可以用情緒商數(EQ),或以智能商數來衡量「善良」,那麼「保持冷靜」也可以被視為用逆境商數(AQ)來衡量的關鍵要素。史托茲(Paul Stoltz)在1997年的創新性著作《逆境商數(AQ):將障礙轉化為機會》中,提出了「逆境商數」(AQ)一詞。一般稱之為毅力(Resilience)科學。當面對日常生活挑戰甚至是災難性挑戰時,逆境商數被公認為比智能商數(IQ)更有應對的能力。可以學習在艱難開始時不馬上退出或中途放棄。我們需要保持警惕性,以清晰和冷靜的態度以應對挑戰。 心靈重塑和導引 在我多年以來發展的 Soul C.A.R.E.S. 牧養與輔導模式中,教牧關懷和輔導的核心策略模式之一,就是藉提供心靈重塑和導引(spiritual formation and direction),輔助遭遇逆境及心靈創傷者,培養寧靜的心靈(serene spirit)和完全順服神及尊崇神主權的心態。當人走投無路時,正如奧古斯丁所言,我們在神裡面才可以找到安息,因為人類是被創造的,內心存在著「只有神才能夠填補的空缺」,否則我們會坐立不安,直到我們在祂裡面得到安息。 在新常態中,新的焦慮又會不經意地滲入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因急於恢復正常而再焦慮,或對我們正在經歷的謹慎進行重新開放的緩慢感到不耐煩。保持冷靜意味著與本省同步,謹慎地進行,以確保我們不會引發冠狀病毒傳播的第二波潮。真的,讓我們保持友善和冷靜吧!

作者:家路 有一天,一位曾入住香港基督教無家者協會「恩福之家」(婦女短期宿舍)的婦女突然到訪。同工心裡想:「是不是受疫情影響,需要求助?」怎料,她突然從袋裡掏出一疊(30張)$100 的超市現金券,說:「中秋快到,給大家(其他舍友)買點東西吃。」雖然隔著口罩,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她的快樂和雀躍。 同工當時有點措手不及,因知道她現時的工作也是勉強夠每月生活及負擔租金,且在疫情下隨時工作也難保。 「為什麼你不把錢存起來?你的生活也不容易呢。」 「我剛剛收到政府派發的一萬元,自己用不完,不用擔心我,我有儲蓄,我是夠用的。」 在幾番來回推讓後,最後盛情難卻,同工感激又慚愧地收下,表示會用作支援其他有需要的婦女。 回想起初認識這位婦女,沉默寡言,父母相繼離世後,她曾終日留在自己的房間,儼如與社會斷絕連繫。後被同住的家人趕走,入住「恩福之家」。當時久未就業的她自言「學歷低、不善辭令、無自信、害怕找工作。」在同工鼓勵下,嘗試工作,也屢受挫折。但她沒有放棄,現在她已有一份適應得不錯的超市倉務工作,也結交到一些朋友。 「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哥林多後書6:10) 感激是我們以為去服侍,卻其實是有幸見證逆境下生命的韌性;慚愧是我們以為去服待,但在接過手中的現金券時,我感受到更無私的付出,及真正源自心靈的富足。 (轉載基督教無家者協會 Facebook 帖文)

作者:柴鄭玉雲師母 現代人物質豐富、生活便利、效率神速,是福?是禍?社會由原本的簡單,變得越來越複雜。許多人作息失衡,身心疲憊,人際疏離,居室凌亂…。現代社會出現許多身心病,例如:焦慮、抑鬱、恐懼和乏力症等。惟有回歸「簡潔」才能醫治現代的「複雜」病。 1. 少繁複,重簡潔 每個人都是赤著身子來到世界,一切養生和養心的需要都等待著他去享用。創造主賜人自由意志和愛的能力去發展人生。可是,由於貪慾和執念使人生變得繁複雜亂。其實,簡潔的人生離不開對真理和意義的追求。 2. 少物質,重分享 成熟的「斷捨離」處物態度,始於不胡亂去購物消費,不屯積和浪費東西。減少物質既可讓居室更簡潔清新,也使人不受制於物質主義和享樂主義。況且,把服事物質的金錢和時間節省過來,好去關懷真有需要的人。 3. 少說話,重好話 聖經說惡言躁話如刀似火,會傷害人和摧毀人。聖經教人不隨便批評,不絮絮不休。總要棄絕謊言、淫詞和髒話,卻要說造就人的好話。無妨多說道謝和道歉的話,使人歡欣快樂和如釋重負。 4. 少瑣事,重愛人 現代人有科技代勞,本可以更省時和省力。可是,我們卻又忙於獵取和完成更多的選項。是福?是禍?當你忙於儲電、儲分、取優惠時,你會否記得近在咫尺的人,更需要你的聆聽和關注呢? 5. 少怨恨,重饒恕 人與人之間的分歧、衝突和傷害最磨人。人生中總會被情所困、被愛所傷、被恨所纏。解怨方程式是了解、理解、諒解、和解。但最終的出路往往是饒恕,才不讓創傷和怨恨把你的心封鎖和蠶食,使你重獲自由和光明。 6. 少虛榮,重內省 世人常以財富、權位和外貌去衡量成功和卓越。其實,看一個人的所有、所能和所成,不及看一個人的所是、所長和所信。少虛榮,重內省的人,才能夠看遠,看準和看透,克勝物慾、榮辱和誘惑。他遠離荼毒他的事物,卻選擇可愛可敬的價值情操。 7. 越歧途,朝永生 人生滿是歧途,智慧人會效法前人的足印,跟在可靠的路徑上。英國的約翰.班揚的著作《天路歷程》是一本經典的「尋神記」寓言文學。主人翁「基督徒」為了到「天國之城」,途中經歷不少的歧途。他逃離「將亡城」,先後越過「灰心沼」、「名利場」、「困難山」、「安逸原」、「憂鬱潭」、「虛榮村」、「懷疑堡」和「死亡河」,終於到達「天國之城」,進入永生。 所羅門王在歷盡人間繁華和滄桑後,他給世人的忠告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道書12章13-14節)人生原本很簡潔,只要依照聖潔的創造主的心意而行,就找到生命之道。人生本是一條朝聖之路,簡潔的信仰指示簡潔的人生。簡潔是智慧的外化。 (作者是海外神學院神學學士、中國宣道神學院教牧輔導碩士。曾任基督福音堂及中華宣道會曉麗堂傳道人 )

作者:洪順強牧師 今年年頭到如今 COVID-19 病毒仍然在肆虐,世界各國仍然疲於抗疫,很多人的心靈受著打擊,主耶穌講過一段使人非常震撼的話,祂說:「你們所有勞苦擔重擔的人哪,到我這裡來吧!我必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應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你們就必得著心靈的安息;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8-30)世界上我們沒有聽過一位宗教領袖曾經這樣說,而且他又能真的使人生得到輕省的。主耶穌說祂能夠使人得輕省,因為「安息」就是安樂、安心、可以休息,不用憂慮愁煩、不用掙扎受壓。也許你會問耶穌如何能使人生輕省?請看下面分享。 主耶穌是神,人可以把一切交託祂 人人都會有勞苦、重擔,「勞苦」是指疲累、苦,主耶穌借用人做苦工後肉體的那一種勞苦,去說出人心靈的疲累、心中的苦,我們會聽見不少人說:「我好累呀!」、或者是「我心裡好擔憂、不能夠安靜下來、好煩呀!」、或者在心裡說:「我心裡好苦呀、我沒有享受過真正的安樂!」聖經所說的「重擔」是指重壓、壓力、有重量的擔子,其實主耶穌特別是指心靈方面的沉重和壓力,不是指拿重東西的那一種重量。身體做工所帶來的疲累可以用休息去解決,拿重的東西如果太重可以拿少一點,但是心靈的疲累與壓力卻不是說休息、或者是拿輕一點的東西就可以解決。為甚麼? 人心靈的疲累與壓力是需要找到一位你能夠可以安心把自己交托的對象,意思指人需要一位能夠幫助我們去面對一切煩惱、憂慮、壓力的。請問有誰能夠?很多人就是因為找不到,他們患上抑鬱病,世界衛生組織 2019年報告說:「全球有超過 2.64 億各個年齡的人患有抑鬱症。」更糟糕是很多人用自殺去解決,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新數據,每年每 40秒鐘仍有一個人自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稱,每年有近80萬人死於自殺,超過死於瘧疾、乳腺癌、戰爭和兇殺案的人數,並將自殺稱為「嚴重的全球公共健康問題」。數據指出高收入國家的自殺率最高,也指出「自殺是15歲到29歲年輕人的第二大死因,僅次於道路交通傷害。」2017年有一個報告,指中國內地衛生部公布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自殺在中國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歲至35歲年齡段的青壯年中,自殺列為死因首位。據大約的統計,中國每年超過28萬人死於自殺,自殺不死的人數超200萬。我們中國越來越繁榮是好的,但人好像越來越多壓力,自殺數據明顯也反映人心靈出了問題,有很大的壓力、重擔,當人找不到出路,一時衝動只有求死。主耶穌說可以到祂那裡去得輕省,為甚麼?因為祂是神呀!聖經說:「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得前書5:7)詩篇68:19並且說:「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神,是應當稱頌的!」我們的主耶穌祂曾經到世間來,為了我們完成救恩後,祂復活升天證明祂就是 神,所以親愛的朋友,你有疲累苦澀嗎?你有重擔嗎?到主耶穌面前去,把一切交託給主,天天都可以交,祂幫助你去擔,放下你的重擔,你會感到輕省的。 主耶穌在我們所面對的凡事上都可以幫助我們減壓,聖經腓立比書4:6-7說:「應當毫無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帶著感恩的心,把你們所要的告訴神。這樣,神所賜超過人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思意念。」人內心的苦與重擔很多時候找不到可以立時傾心吐意的人,但主耶穌祂是神,祂等著我們隨時都可以去傾訴,祂可以賜下平安給人去面對問題,信耶穌的人能夠找到這個減壓的最佳出路,你投靠祂也可以經歷到的! 人得蒙主耶穌拯救就會輕省 其實,另外一個很大的重擔是來自於宗教,人在受壓中到處求神拜佛,希望心靈可以輕省,孰不知反而帶來壓力,原因是甚麼?一方面因為人找不到真神,另一方面是人總不能靠宗教的禮儀規條得幫助。不同的宗教都有不同的禮儀與規條,他們宣稱只要能遵守,人才可以得到他們的神的幫助、才能到平安、才能去天堂而不用進地獄。有些宗教要人去唸經,人要不斷的唸經;有一些宗教要人守很多的誡命,有些宗教要人遵行他們的教義,做好功德的事,有些宗教要人做一些拜神的儀式、每天都要燒香叩拜;有些宗教要人做一些飲食上的限制,好像一些民間宗教要人吃素,還有其他的忌諱、禁戒。 我們不能說所有禮儀規條都是不好的,舉例說如果那個宗教教導人行善去幫助窮人、做施捨的行動,那是好的,都是人有能力時應該去做,甚至是理所當然的。問題是:宗教信仰要人去遵守的律例規條要遵守多少、要遵守多久、要遵守多好才能做到完全?才能滿足他們神的心意、才能做到有資格去天堂?才能使心靈得到輕省?今天如果我們去問那些靠守誡命的宗教人士,問他們是否有把握能得到他們神的祝福、能靠守他們的教規與行善積功德去天堂?絕大份部份人的答案是「盡量做好吧」、或者說「不知道」、或者說「到死後才知道」,他們不能從所拜的得到安樂、心靈的舒適。因此,很多人仍然活在一種心靈重擔之下,就是怕做得不夠好,甚至怕得罪神靈、觸怒他們,甚至將來要接受審判下地獄。 其實人也知道天堂不容許一點罪過存在的,因此靠行善的人是不敢肯定說一定能夠做好到一個地步可以進去。基督信仰告訴我們,因著 神的恩典,祂親自降世為人,就是主耶穌基督,祂為全人類的罪作了贖罪祭,人只要信靠祂,就是接受祂為救主,祂赦罪的恩就臨到信靠祂的人。聖經說:「我們若承認自己的罪, 神是信實的、公義的,必定赦免我們的罪,潔淨我們脫離一切不義。」(約翰一書1:9) 神要洗乾淨我們一切大大小小的罪,大約二千年前歷史告訴我們,耶穌降生之前,天使報好消息給一群在郊外的牧羊人說:「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於萬民的:今天在大衛的城裡(就是很多人所知道的伯利恆城),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2:10-11)耶穌到世上來就是為了救贖萬民,神要赦免所有接受祂救恩的人的罪過。 神洗淨人的罪是完全的洗淨。聖經說:「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以賽亞書1:18) 神又說:「我塗抹了你的過犯,像密雲消散;我塗抹了你的罪惡,如薄雲滅沒,你當歸向我,因為我救贖了你。」(以賽亞書44:22) 人不用再背負罪的重擔,無罪一身輕,歷史中的大衛王,他犯了很大的罪,就是姦淫、殺人的罪,但當他在神面前認罪後,神的大愛臨到他,願意赦免他。他在詩篇32:1說:「過犯得蒙赦免,罪惡得到遮蓋的人,是有福的。」詩篇32:5大衛說:「我向祢承認我的罪,沒有隱藏我的罪孽;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孽。」大衛雖然受到犯罪後的一些在地上的報應,但他的心靈卻得到神赦罪的恩典,他的心靈就可以得到輕省,不再被良心責備控訴,並且神也會給人一個清潔的心去行善,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主耶穌當講到祂能夠賜給人安息的背景,那時的猶太人領袖要人守十誡之外,還有613條律例要去遵守才被算是十分敬虔的;主耶穌責備當時的宗教的領袖說他們把難擔的擔子給人,他們自己也不能全守、不能常守,但是他們卻要求人去守,假冒為善。 基督信仰告訴我們人「得救是靠著恩典,藉著信心。這不是出於自己,而是神所賜的;這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8-9)原因是「正如經上所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 神的;人人都偏離了正道,一同變成污穢;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3:10-12)就是傳道書 7:20 說:「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要靠我們自己得救是很難、很費勁、也是不能的,所以我們需要主耶穌這一位救主,我們只要接受祂白白所賜的救恩。 主耶穌說:「你們應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你們就必得著心靈的安息;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祂用到當時牛所負的軛去說明使人得著心靈安息真理,「軛」是用來套在牛的脖上,負軛的牛表示牠是隸屬於主人的,如果主人所給的軛是「輕的」、是「容易的」(指很舒服的),那隻牛只要柔和謙卑去順服接受,牠所背負的是輕省的。主耶穌說我們要學祂,祂到世上也是要負軛,祂完全順服天父的計劃,甘願去承擔前面十字架的苦難,甚至被釘死在十字架,聖經說:「祂(耶穌)因為那擺在面前的喜樂(指祂順服神完成救恩,以後看見很多信祂的人得救的喜樂),就忍受了十字架,輕看了羞辱,現在就坐在神寶座的右邊。」 今天我們負主耶穌所賜下救恩的軛,是一個非常輕省的軛,我們不用付上任何代價,不是靠我們的行為(因為我們的行為不完全),我只要存著一個柔和謙卑的心去接受主耶穌為主,表明我們負祂的軛是隸屬於主的,那麼我們一切的罪都被祂赦免,將來不再被審判;我們的良心不再被控訴,並且將來一定可以上天堂與主耶穌永遠在一起。我們的人生就不怕任何壓力,因為主耶穌已經救贖了我們,我們在世界上只是過客,一切勞苦重擔都會過去,等著那一天回天家享受永遠的安息,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與疼痛。在我們還在地上的時候,我們也有救主耶穌基督成為我們隨時的幫助,因為祂是主人,祂一定會看顧著我們。希伯來書4:15-16說:「我們的大祭司(耶穌)並不是不能同情我們的軟弱,祂像我們一樣,也曾在各方面受過試探,只是祂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的是要領受憐憫,得到恩惠,作為及時的幫助。」 親愛的朋友,你願意接受主耶穌赦罪的救恩嗎?你願意主耶穌成為你人生的主嗎?祂願意背負你的重擔,我們很多基督徒都經歷過信耶穌後罪得赦免的心靈輕省,不用再被所有的宗教規條所壓制!我們的人生也有主耶穌帶領與照顧,我們還怕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