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幽默感, 小品, 真理報 兩塊石頭 ˙舟子˙ 我最近有機會看了一遍《讓全世界都知道》的一片專輯,是介紹凱撒利亞的影集,心裡有不少感觸。凱撒利亞(Caesarea)是以色列地中海沿岸的一個小鎮,以「凱撒利亞國家公園」而聞名﹐是當年大希律王為了取悅羅馬皇帝而命名的﹐其中不僅有大型羅馬圓形劇場、賽馬場、海濱海角宮殿,還有許多壁畫和雕塑等等。 Continue reading 15 4 月, 2019 0 Comments0 Share
小品, 小基督大世界, 真理報 換位思考 ˙志雅˙ 有一次我們教會的牧師在小組裡分享聖經的信息,提到:「要愛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時,有人不假思索,馬上回答:「不可能,做不到!」可是聖經清清楚楚這樣教我們啊!難道聖經裡的話是讓我們「篩選後,做參考用的」嗎? Continue reading 12 4 月, 2019 0 Comments0 Share
小品, 真理報, 童真日記 永遠的晴天! ˙童若萱˙ 三月二十號將是春天到來的日子!冬天是有限的,寒冷的日子終會過去。感謝讚美主!花草樹木復興,所有生物也甦醒了﹐到處充滿生氣!若不經過冬天,我們就不懂得欣賞春天的美好。 Continue reading 11 4 月, 2019 0 Comments0 Share
真理報, 科學、聖經、人生, 科學信仰 紅黃黑白棕 ˙蘇緋雲博士˙ 還記得小時候唱的歌嗎?「耶穌喜愛所有小孩,世上所有的小孩,無論紅黃黑白棕,都是耶穌的寶貝,耶穌喜愛世上所有的小孩。」 我們剛到香港的時候,住在九龍城新建的公寓,就在附近的教會上主日學。當時有洋人老師,以不標準的粵語教我們,只是唱歌時那不標準就不明顯了。在我記憶裏,她們都很善良,主日學也很好玩。上面這首歌是我們常唱的,每次唱的時候也覺得很好,因為耶穌喜愛所有的小孩! Continue reading 10 4 月, 2019 0 Comments0 Share
真理報, 社會心 對“正能量”再進深認識 ˙秋霖˙ 上期談到對於“正能量”的思想理念,本人是從“理性行為治療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引申而來。“正能量”是指人的思維選取以正面取向為依歸,因為正面的思維可影響正面的情緒,從而帶來正面的行為。強調“正能量”,並不是“只報喜不報憂”,更不是指“相信自己會成功,就必然會成功”(you think,you will),當中也要努力學習、練習,甚至要克服重重困難以及經歷失敗,才有可能成功。更重要的是即使失敗,也不會過於內疚自責,而是勇於反省,改良跟進。 Continue reading 9 4 月, 2019 0 Comments0 Share
信仰篇, 真理報 宗教信仰是很複雜的嗎? ˙洪順強牧師˙ 很多人不想談宗教信仰的問題,一方面他們覺得神與人的距離很遙遠、很抽象,人好像不容易去接近神,也很難與神建立一個很親切的關係。另一方面,現今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各有各的說法,不少宗教甚至擁有很多的經書(例如佛教經典超過萬冊),有些則深奧難明(例如印度教的梵文經典),有些則眾說紛紜(尤其是民間宗教)。那麼宗教信仰是不是很複雜、最好不要去談論呢?請看看聖經的回答。 Continue reading 7 4 月, 2019 0 Comments0 Share
信仰篇, 真理報, 聖經人物誌 聖經人物誌:保羅篇(23) ˙余玉書˙ 阿波羅具有作教師的恩賜,又有膽量講道,可惜美中不足的是他對福音的瞭解並不足夠,所以亞居拉和百基拉邀請他到家裏,「將神的道給他講解更加詳細。」使徒行傳18章26節的記載說:「他在會堂裏放膽講道,百基拉、亞居拉聽見就接他來,將神的道給他講解更加詳細」。其後亞波羅帶著以弗所的弟兄的推薦信到哥林多去展開工作。路加形容他是滿有神的恩惠與能力,而保羅在哥林多前書3章6節也提到亞波羅澆灌他所栽種的,顯示二人之間並沒有競爭與衝突。 Continue reading 5 4 月, 2019 0 Comments0 Share
日本樂散步, 真理報, 風土人情篇 炆炆憎憎的愛情故事 ˙Chion˙ 習慣了「想什麼就說什麼」的北美文化,初到陌生的日本時,看了一套令我超級「炆憎」的劇集,滿腦問號「Why? Why? Why? 為什麼他們會如此做?!」不過,也多得這「黑部的太陽」的電視劇,推動我積極去認識及了解新隣居們,還到訪黑部山來個實地考察。 Continue reading 3 4 月, 2019 0 Comments0 Share
真理報, 見證 出死入生:阿梅的生命轉折 – 「溫哥華晨曦姊妹之家」首位戒毒少女的見證 ˙劉林靜儀師母˙ 沉溺於毒癮 2019年的1月26日週六傍晚5:30,「溫哥華晨曦姊妹之家」的董事,常李文潔女士邀請「溫哥華晨曦姊妹之家」的第一位戒毒少女阿梅,在本拿比「迦南英文學院」向那裡的莘莘學子現身說法,講述當年如何沉溺於電子遊戲和毒品,以致反覆耗費寶貴青春,連國三(初中三年級)唸三次也沒唸完,輟學至今,淪為一個失學並沾染上毒癮的大齡少女(19歲)。 Continue reading 2 4 月, 2019 0 Comments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