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2017 (Page 8)

10 月 2017

搜集:Binken

一個個蒙恩的福音精兵於8月22日至27日,在多倫多東、中、西區的華埠街頭匯聚成軍,為的就是要宣揚那領人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讓更多的人能同蒙恩典,同蒙應許。

感謝神,第四屆的「耶穌愛華埠」已經順利結束。這屆「耶穌愛華埠」的參加人數是歷屆最多的,分佈區域和佈道項目也是歷屆最廣的。中文組有接近250人,英文組有近60人,共約300人參加了這次宣教活動。我們仿效耶穌基督走遍各城各鄉,盡可能地接觸更多不同的群體。

作者:余玉書

根據保羅在使徒行傳十五章7-11所記,那些在耶路撒冷傳統派猶太人認為﹐外邦人必須接受割禮後才能成為使徒的觀念﹐最初甚至連幾個嫡系的大門徒如雅各、彼得、約翰等人亦為之動容。但後來彼得終於覺悟,站起來力排眾議,講出他自己在哥尼流傳道的經驗,體悟到外邦人得救是本乎恩典,而非依靠猶太人傳統禮儀的要求,然後保羅及其同工巴拿巴二人﹐進一步共同見證了上帝在外邦人之中所行的大能。

攝影 : Eric Lau 北美氣候,四季分明,春、夏、秋、冬,風光如畫,遠離鬧市,遠足郊遊,心曠神怡!想起聖經裏説,"起初神創造天地" 創世記1:1‧神説:"天上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歳,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1:14,15 ‧"地還存留的時候,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就永不停息了。"創世記8:22

作者:路得師母

「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1:15)

約阿施死後,其子亞瑪謝登基作猶大王。起初他還敬虔,但心不專誠(代下25:2),處理殺父之仇也還遵從律法——不可因父殺子(代下25:3-4)。那時,猶大仍受外族騷擾,亞瑪謝在全國征兵,並僱以法蓮兵。自南北分裂後,由於耶羅波安使百姓離棄神,使之後的北國上下都陷入罪中,在靈裡癱瘓﹔而猶大國雖不穩定,卻也較蒙福。因此,我們可明白神人的勸勉了,信與不信者豈可同負一軛?(7-8)。

作者:蘇緋雲博士

住在美國加州的人,過去好幾年都知道雨水不夠,所以大家都要節省用水。今年很高興下了不少雨,正高興的時候,卻發生了太多雨的問題,美國最高的土壩(Oroville Dam)一下子要放水。

連日大雨,土壩後面的水庫,快要滿溢了。為了防止湖水滿溢,所以管理局決定要開溢洪道(spillway)。二月初,開了溢洪道,卻發現水流不正常,趕快關了。察看之下,發現那混凝土(concrete)鋪得好好的溢洪道竟然一下子被水沖壞了一大塊,而且水也將山石沖掉了。

作者:童若萱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耶和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創6:5-7)

這裡所描寫地上的情況,是否和我們每日聽到的新聞相似?那麼是否神的審判就快臨到?我們若讀到先知書中的預言和啟示錄,就知道我們很接近主再回來之前的日子了,那時會有敵基督和假先知,會合撒但來逼害基督徒,神也會同時降天災,來毀滅惡人。(啟6:8,8:7,9:15)但神必定會保守祂的子女,那麼,哪裡將是我們的方舟?又誰是可進入方舟的人?

作者:秋霖

相信在一般父母心中,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不是如做褓姆單單把他們養大,更想他們成長健康快樂,能貢獻社會。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一次「單程旅行」,錯過了教育的最佳時機也就錯過了孩子最佳的成長發展期,可能由此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雖然,我們在教育孩子總有心目中的藍圖,費盡思量,可是在實際上似乎我們的教育效果並不那麼明顯,為甚麼?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作者:洪順強

耶和華見証人(Jehovah’s Witnesses)簡稱

「耶証」,很多人都可能看過他們的《守望臺》(Watchtower)或者是《儆醒》(Awake)雜誌。他們在街上派發他們的刊物,到處尋找人加入他們的組織,常常逐家逐戶拍門,並且很熱心地聚會及帶領人查經。他們的聚集地方名叫「王國聚會所」(The Kingdom Hall),世界總部則設於紐約。
一般人是不容易察覺到「耶証」有甚麼問題的,因為「耶証」在人看來都是好人,他們也很強調要過聖潔的生活,只敬拜一位神,甚至他們也好像很熟悉聖經,與人談論信仰時也常引用聖經。然而,所有正統信仰的基督教會早已判斷它為異端,市面上其實亦有不少的書本或資訊,可以幫助大家去分析「耶証」為甚麼是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