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2017 (Page 19)

6 月 2017

作者:黃朱倫

經文:啟示錄第二章12至17節(環球新譯本)

別迦摩教會所面對的問題,也是我們今天教會面對的問題。今天教會面對異端,面對道德墮落,面對許多淫亂和迷惑,充滿危機。主耶穌對別迦摩教會所說的話,今日同樣也在提醒我們這時代的教會。
「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要寫:『那位有兩刃利劍的,這樣說:我知道你居住在甚麼地方—撒但寶座所在!』」(啟二:12-13)

作者:CHION

你為什麼會變成今天的你?出生時潛在的性格固然先天定了,但大部份行為表現都是後天構成,受父母或生活在一起的人影響,也可以是從日常環境中慢慢的形成。

日本有一句「親の背を見て子は育つ」,說及孩子是看著自己父母背影長大的。聖經也如此說:「行為純正的義人,他的子孫是有福的」(箴言二十7)。父母平日做什麼,有什麼好或壞的榜樣,在還沒有明白是非黑白、如白紙一張的小孩子就會完全跟著做。受到正直行為所引導的孩子們,一生都會為自己及別人帶來福氣。

作者: 姚錫銘

每當我分享自己生命的經歷時,心情總是悲喜交集。我的人生經歷可算曲折離奇,以下分三個階段分享。

第一次打擊:年青時貪污受賄入獄

年少時因為家貧,住在公共屋邨。小學畢業後,由於父親只有我一個兒子,沒有兄弟姊妹,於是安排我去做針車學徒。當時是1965年,那個年代,很難找到工作,所以打甚麼工都沒有任何福利。老闆對工人,很刻薄。做學徒期間,不准我回家,要在店鋪留宿,平日沒有假期,每年放年假只有三天。學徒還要輪流看鋪,每日工作十多小時,由上午七時到晚上十時,相當辛苦。

Wendy Chow 採訪

多倫多駭人血案

二零一三年八日廿四日,加拿大東岸的多倫多市發生了一宗駭人聽聞的傷人案。一名華裔老婦在多倫多市中心天車站內,乘搭升降機從地面下到地底搭天車時被人襲擊。當時只有老婦和一個男人在升降機內,突然那男人用手大力掐住老婦頸項。當她感到快要窒息時,那人忽然鬆手。混亂中她感到鼻子很痛,原來那人用刀割了她的鼻子然後逃去。她跌坐在地上,滿地鮮血。這時有一年青人進入升降機內看見這情況,便替她致電求救,然後有救護車來送她去醫院急救,當地傳媒均有報導。這件傷人案的受害人是楊龔燕卿女士。警方找不到那施襲者,相信他是一名有精神問題的人。

作者:寶

加國非法入境者激增

根據加國聯邦政府數據顯示,皇家騎警於2017年首兩個月截獲的非法入境者共1134人,已經接近2016全年人數的一半。近來有不少難民從美國徒步過境到加拿大,其中的主因是與美國收緊難民政策有關。美國總統特朗普於一月十七日所簽署的行政命令,將七個(其後改為六個) 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公民限制入境,暫停難民申請120日,並將接收難民的每年上限定為五萬人。可是,為何難民放棄從正式的邊境關卡入境,寧願冒著生命危險,而選擇非法越境呢?原來按照2004年起生效的《安全第三國協議》(Safe Third Country Agreement),難民必須於首個扺埗的安全國家尋求庇護; 從美國入境再轉到加拿大的難民便不合資格在加國尋求庇護。可是這協議有一漏洞:這只限於從正式關卡入境者。因此許多擔心受行政命令影響,居於美國的難民,便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以非法途徑入境,尋求庇護。

作者:曾浩斌

有一首非常有意義的聖詩,不知道你有沒有唱過?《教會獨一的根基》(The Church’s One Foundation)收集在《生命聖詩》第215首。

教會獨一的根基(The Church’s One Foundation)

1.     教會獨一的根基,是主耶穌基督,
      她是主的新創作,從水與道而出,
      主從天上來尋她,作主聖潔新婦,
      甘願流自己寶血,捨身將她買贖。

作者:李立本

新一屆香港特首選舉已於3月下旬完滿落幕,一直被視為大熱門的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首輪選舉中以777票勝出,擊敗民意高企但只能爭取到365票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以及只取得21票的退休法官胡國興,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5任行政長官,亦是歷來首位女特首。

作者:亞元

人類建造房屋,最初都是根據地理氣候和種族文化的習俗逐步發展演變的。居住山洞,使用樹木,覆蓋乾草獸皮來遮風擋雨,或在高山或在平原,或在丘陵或在沙漠,甚至在皚皚深厚的積雪中以求生存。隨著沙石,泥土的運用人們學會了燒制磚塊從而大大改善了人類的居住條件。其後鋼筋混凝土的使用又將房屋從平面逐漸增高直至聳天而立直上雲端。今天,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原始住屋已瀕臨絕跡,然而今天的非洲仍隨處可見起初的光景。

作者: 志雅

新約聖經的馬太福音(9:18-22),馬可福音(5:21-34),和路加福音(8:41-56)裡都提到耶穌醫治兩個「女兒」的故事。這兩個女兒的身分差距很大,一個是患了血漏十二年,耗盡家財卻治不好,貧困如同乞丐的婦人;一個是父親是會堂的主管,家境不錯,約莫十二歲大的閨女,但她不知因何故,患了重病瀕臨死亡。這兩個「女兒」幾乎在同一時間,一個主動,一個被動地尋求耶穌的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