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冼日新牧師-香港牧職神學院院長 普世教會正身處於一個末世的時刻,像耶穌所預告的一樣,有假基督、假先知興起迷惑多人;有打仗和打仗的風聲;多處有饑荒及地震;神的子民也因主的名被人恨惡;不少信徒會跌倒,甚至有彼此陷害的事發生;人的愛心也變得冷淡等 (參閱太 24:3-12)。 香港教會現今也正活在一個人心動盪不安的年代 — 肺炎疫情仍然肆虐全球;世界政局風起雲湧;香港經濟面臨衰退,失業率升至 7.2 %,成為近 17 年來最高;個人或信仰的自由,似乎已經有收緊的趨勢。在全港官立津貼學校,本學年共有逾一萬四千學生流失,創至少五年新高。社會現時已開始出現新一波的移民潮,人數也許會多達數以十萬計,而不少信徒也同樣會分散到世界各地,比九七前的移民潮可能會有過之而無不及。教會如何能夠認識作為主門徒的身份,在末世各式各樣的試煉中,不單能站立得穩,並縱然分散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及異教文化底下,仍能帶著使命傳揚天國的福音,對萬民作見證,等待主的再臨 (參閱 太24:13-14)? 在地上寄居的門徒 使徒彼得提醒初期教會的信徒,他們是蒙神所揀選的寄居者,代表信徒有雙重的身份。 一方面,信徒在地上是「寄居者」(參閱彼前1:1),地上不是他們永遠的家鄉,世界現今也不服在神的權柄及統治下,有另外一套的世界價值觀及思想,而信徒在地上也必然會面對敵擋神的權勢。但另一方面,信徒卻是蒙神所「揀選的兒女」,叫他們有活潑的盼望,得著神應許為他們存留 (有記賬的意思)。在天上的不能朽壞、不能玷污、及不能衰殘的基業 (參閱彼前1:3-4)。 新約信徒所領受天上的產業,就正如在舊約的時代,神藉著亞伯拉罕、約書亞,對以色列人所應許之地一樣。舊約以色列人在外邦人中是寄居者,沒有自己的地土,卻憑信等候神賜給他們應許之地。信徒現今在地上也是屬靈的寄居者,等候主的再臨及作他們的王,在地上最終建立主榮耀的國度。 在地上分散的門徒 新約信徒當時也分散在地上不同的地域、及文化的處境(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等地)(彼前 1:1)。 在主後第一世紀,門徒分散在地上不同的地方、受著羅馬帝國的統治、及活在希羅異教文化的社會環境下。彼得勉勵當時的信徒,地上不是他們永遠的家鄉,他們真正的身份,也好比舊約的時代,是分散在各地神的選民。當耶路撒冷在主前 586 年被巴比倫所毀滅之後,猶太人就散居在世界各地,成為「散居的猶太人」(Diaspora)。 猶太人當時分散在各地,會面臨他們在民族及文化身份上的危機,特別是包括:他們在外邦人中間,如何持守他們在信仰上的純正,及遵行宗教禮儀及飲食上潔淨的規條?他們也面對一個神學上的危機,為何神容讓祂的子民被擄?神是否仍是良善,慈愛,及有能力,在外邦人的國家中保護祂的子民?他們渴望能夠重新得著神所應許的地,重建他們的聖殿,等候神的受膏者,來作他們的王,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及重建他們所盼望大衛榮耀的國度。 彼得因而勉勵新約的信徒,他們在地上不單是寄居者的身份,現今也是分散在地上外邦人的地方,會有著從前「散居的猶太人」所面對類似的挑戰,尤其是敵視基督教的文化及價值觀。主的門徒更要堅定持守他們是蒙揀選、作為神子民的身份,需忠心宣揚主的美德、及等候神國度終末的來臨(彼前 2:9)。 在地上另類的門徒 使徒彼得勉勵信徒,不要倚靠世界的權勢,反要存敬畏神的心,在生活上不同的層面,活出與世界不一樣的見證生活,從而吸引異教徒歸向基督。 因此,為著敬畏神的緣故 — 作為社會的公民,順服人一切的制度及掌權者;作為僕人,順服主人,就是乖僻的也要順服;作妻子,順服丈夫,藉著好的品行感化還未信主的丈夫 (彼前 2:13-17;2:18-25;3:1-2)。 彼得強調信徒在地上受苦,跟隨主受苦的腳蹤,更是必然的事(2:21),但不是因「行惡受苦」(3:17),而是像所跟隨的主一樣 —「為義受苦」(3:14)、「被人毀謗」(3:16)、「被人誣賴」(3:16)、「行善受苦」(3:17)、「被人引以為怪、及被人毀謗」(4:4)。基督成為主門徒的榜樣,祂因著愛罪人的緣故,更加「曾一次為罪受苦」,死在十字架上,成就神對罪人的救贖 (3:18)。所以,彼得呼籲信徒,「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3:14),更要以「受苦的心志作為兵器」(4:1)。一方面,受苦的心志能幫助信徒「與罪斷絕」,更能有力勝過罪的試探(4:2)。而另一方面,藉著信徒在罪惡的世界中,仍然能活出聖潔的生活,叫攻擊信徒的外邦人,因找不著信徒有任何行惡的把柄,反而感到羞愧、及讓神得著榮耀(3:16)。 信徒因行善受苦,不要看為是一件消極的事情,因為可能會成為一個信徒意想不到、能為主作見證的機會。彼得前書的收信人,可能大部份是低下階層作僕人的信徒,沒有特別的身份及社會地位,所以在工作及生活上,會容易受著主人不公平的對待及苦害,而同時未必有任何權利或機會作出申訴。然而,彼得勸勉他們不要灰心,反而要常作心靈的準備 —「心裡尊基督為聖、以祂為主」(新漢語譯本註釋),等待神所安排的機會來到的時候,就可以為主作出美好的見證了(3:15)。(編者按:以上經文參閱彼得前書)
羅懿信牧師--溫哥華短宣中心總幹事 這些年間,眼看天災人禍頻繁、世界越來越混亂、各國政局不穩甚至到失控地步,凡此種種,真的難以樂觀。更甚者不少人亦在此時此刻,言之鑿鑿的預言地球將走到盡頭,人類歷史將會終結,世界末日即將到臨,而2021年便是結局之期。面對這一切,人們當然不想相信,但又似乎不能不信! 凡此種種、憂心忡忡,作為基督徒,我們又是否只可以宿命態度面對?筆者希望透過此文,從聖經馬太福音24章耶穌親自論及末世的預言及相關啟示,帶給讀者們上帝真理的指引,叫我們能從昨天的默示脈絡,得以知曉今天的實況,好為明天作好準備。 耶穌在橄欖山上坐着,門徒暗暗地來說:「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預兆呢?」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裏,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來拿家裏的東西;在田裏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當那些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你們應當祈求,叫你們逃走的時候,不遇見冬天或是安息日。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只是為選民,那日子必減少了。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基督在這裏』,或說:『基督在那裏』,你們不要信!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看哪,我預先告訴你們了。」(太24:3-25) 對於世界末日的年、月、日,耶穌明確指出無人得知,連祂自己也不知,只有父上帝知曉(太24:36)。既然如此,我們是否只能在現實的無奈中虛無地等待?然而,不知確實日期不等於不知指向及進程。耶穌特別以「無花果樹」作比方,提醒我們當「看見這一切事」,便知時候已差不多 – 「正在門口了」(太24:32-33) 。 那麼,這些事是什麼呢?耶穌在地上時清楚指出九個現象,我嘗試以「門」作例,六個在進入末日的「門口」、三個形成末日的「門檻」,從「門口」跨過「門檻」便到達末日的「門內」。這些都清楚地記載在馬太福音24章。 末世「門口」六景象 「門口」的景象可分為兩種 – 1. 世界上、2. 教會中;每種三狀況。到達「門口」時,世界上讓我們看見:1. 多人以救世者自居、2. 各地大小戰爭頻繁、3.
作者:塵木( 香港某教會主任牧師 ) 新冠肺炎從年初爆發,疫情曾經緩和,但踏入炎夏,確診處處,更為嚴峻。與此同時,豬流感、蝗禍、水災、地震、風災、戰爭等亦在世界各地肆虐,身為升斗巿民的我們,面對這無日無之的天災人禍,會否感到這地球是否仍然適合人類居住呢? 被疫情影響,很多人忙碌的腳步都要停下來,日常工作、社交生活都大受影響。在人人有機會是帶菌者的陰影籠罩下,是否足不出戶就是良方?!然而,似乎保得了身體健康,卻失了心靈健康;在這段期間,情緒病患者增加不少。認識一位長者,因家人中有長期病患者,故為了保障家人健康,由一月初起,除了買餸及必需處理的事外,幾乎不出街了。亦有病者入院,因疫情關係謝絕探訪,患病、無親人探望下更為落寞! 對教會而言,在這段期間,大部份聚會、甚至所有聚會都取消了!人人禁足,如何在苦難及疫情中,與人同行?教會在這疫情期間,大多數以電話慰問,在電話中與對方禱告;有一位80多歲的獨居婆婆,對我們說,時常給她電話關心,真的很好!有一位信主不久的老弟兄,在我們不斷電話關心後,也主動回電,第一次來電是有病,請我們代禱;第二次是跌倒昏迷,醒後立即來電,請我們代禱。在這段時間,雖然沒有了聚會的群體接觸,但個別接觸、說心事的日子卻多了很多! 在這段期間,我們離開教會的四堵牆,在社區派發防疫包、食物包、父母親節禮物;在弟兄姊妹、慕道友的生日送上祝福,在對方家居樓下見面,短暫接觸交談,送上生日禮物;若對方樂意,一起吃一頓飯。聚會雖然停了、見面雖然少了,但個別接觸、主內情誼在這段期間卻是增添不少!另一方面,在開始暫停聚會的時候,教會便每天發放一段經文、一幅金句圖、一首詩歌給有whatsapp的弟兄姊妹、慕道友。有一位長期病患的姊妹回應,詩歌及經文是她每天的力量;有一位仍是慕道的婆婆回應,詩歌很好聽,每天都聽、每天都有看金句。 在末世,你是因疫情、患難,以致看不見神?還是看見神仍在掌管,祂的恩典及慈愛沒有減少,甚至可以透過我們,傳送給身邊的人!末世近,苦難臨,這是我們從聖經啟示中早已知道的事實;但我們透過神的話,更加知道在這末世神仍掌管,祂的眼目仍然遍察全地,祂的膀臂沒有縮短,祂的慈愛沒有減少。正如彼得前書5章10節所說:「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裡召你們,得享祂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
作者:阿寶
十一月五日不單對美國德州小鎮薩瑟蘭泉(Sutherland Springs)是一個悲痛的日子,對於全球的基督徒而言,同樣感到震驚和哀傷,因為當天在這小鎮上,發生了德州歷史上最多人死亡的槍擊案。案件發生在當地的第一浸信會(First Baptist Church),事發教會正進行主日崇拜。一名男子進入教會向會眾開槍。當他逃離教會時,槍手被附近的居民槍擊受傷,最後在飛車追逐中交通失事,警方發現槍手在車上已經死亡,案發的動機仍然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