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Huang 弟兄,平安! 你問我們信主後如何帶領孩子成長,我從今天起會分享一些我們與孩子們互動的美好經歷。 這些日常生活中瑣碎的小事,平時是不會去深思的,但因著神的愛,溫暖就瀰漫在我們的家庭裡。 當女兒阿樂三歲時,一位教會姐妹邀請阿樂在她婚禮上作花童(Flower Girl),我們替她答應了這樁事,但心裡卻為她擔心,因阿樂從小在公眾場合就很害羞和膽怯,並且要媽媽常在她的身旁。 隨著這位姐妹婚期的接近,我們對阿樂還是沒有信心。甚至讓她試穿花童禮裙,她都強烈地拒絕而不歡而散。所以我們建議這位姐妹另找他人,可是他們已準備好了阿樂的用品。最後還是阿樂為她做花童。我們便買一些她喜歡的東西為誘餌,也以失敗告終。離舉行婚禮的日子只有三周了,我們實在一籌莫展,只有每天都為她禱告。有一天當我思想這件事時,「人的盡頭是神的開始」這句話進入我的腦海。那為什麼不切切求告神呢?從那天開始我們迫切地為阿樂禱告,也請求主內弟兄姐妹加入這禱告的行列中。我們求神幫助阿樂有信心,不怯場和不害羞,在婚禮上表現大方自如。我們每天都看到神改變她,她開始願意試穿禮裙,並隨着音樂學習步伐的速度,她自己也禱告,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親愛的主耶穌,求祢不要讓我怕怕,阿門!」她懂得自己向神求幫助, 這的確是神的作為啊! 婚禮前四天,我們全家冒著傾盆大雨,來回驅車二百多公里去參加「婚禮綵排」,路途中不住為她禱告。因為交通擠塞,到達時已遲到了半個小時,連忙給阿樂換完衣服後,才發現阿樂不見了,後來在洗手間找到她;她一臉的不高興,我心裡又開始擔心。 我輕輕地將她抱起,告訴她說:「孩子,神愛你,爸爸媽媽也愛你。」我就為她禱告, 她的小手攢得緊緊的,禱告以後就看見她已經放鬆。然後,我將她抱到紅色地毯上,她全身打扮得非常美麗,活脫脫的像個小天使。驚奇的是當鋼琴彈奏,阿樂左手牽拉著男花童(Ring Bearer),右手提着花籃,並隨著音樂的節奏,慢慢地步入禮堂。當看到她一本正經地站在側台旁等候一項項程序進行,並多次在排練的過程中非常順暢,我和太太不住地感謝神,懸著的心也完全放下了。 我們給阿樂在換衣服時,她突然說:「爸爸,你知道嗎?神一直和我在一起,我的怕怕就沒有了。」 在回程中,我們的喜樂是沒法形容的。全家人跟隨著詩歌的旋律,高聲歡唱地回到家。 神讓我們從這件事再一次看到祂信實的確據。當我們信靠祂時,祂都會全然看顧,並超過所求所想。孩子們也從這件事上,經歷到天父與他們同在。 神藉著這段經歷來提醒我們,凡事先來到神的面前依靠祂及仰望祂,在神裡面得著祂豐盛的恩典。 感謝讚美我們的神!願神也祝福你和你的一家! Eric 2022-10-25
時代論壇 / 2022年4月27日 芬蘭赫爾辛基地區法院於三月底駁回當局對政客雷薩寧(Päivi Räsänen)及芬蘭教區福音信義會(Evangelical Lutheran Mission Diocese of Finland)監督波霍拉(Juhana Pohjola)發表仇恨言論的起訴。三位法官一致裁定,雷薩寧的言論「具冒犯性,惟不算仇恨言論(hate
王文賢傳道 緬甸朋友轉來的訊息,最後是令人心痛的一句:「請盡你們能力幫助緬甸人民,並讓全世界知道軍政府是何等的野蠻殘暴。世界需要知道此點,世界需要盡快拯救 (緬甸),人民正在死去」(英文原文:“Please help Myanmar peoples as much as you can
作者:不鳴 五月下旬,窗外春光明媚,彷如初夏。安省第一階段重啟經濟計劃已經展開, 似乎疫情帶來的陰霾,很快將會過去。可惜,事與願違。安省過去幾天新增確診病例一直沒有下降跡象,每天新增確診病例均超過400宗。加上天氣良好,週末市民均急不及待到公園享受陽光,各大小公園人頭湧湧,市民置社交距離於不顧,情況令人憂慮。省府有可能因此減慢第二階段重啟經濟的步伐。 疫情至今,市民大眾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不論在家工作、在家網上上課、 不得外出用餐、不得戶外活動、 在家中網上崇拜等等,叫人重新思考生活模式。神容許今次疫情爆發甚至蔓延全球,當中一定有原因。 我們必須從今次疫情中汲取教訓。 世衞領導能力備受質疑 首先,全球是否單單依靠一個世界衞生組織去決定抗疫工作及進程?一個世界衞生組織又是否可由一個總幹事左右大局?集合全球頂尖醫療人員的世衞,普遍被質疑今次錯估形勢。疫情初期,世衛一直表示疫情不算嚴重,不會人傳人等,國際社會不用恐慌。但從包括中國政府要封城來遏止疫情等種種跡象,已可見今次病毒來勢洶洶,甚至比沙士更快更強,作為全球醫療衛生最高機構的世衞,應該一早作出警告,表明即使數據未達至疫情大爆發pandemic的階段,亦應提示國與國之間要做好防疫準備,包括預備個人防護裝備,甚至考慮封關等措施。一旦疫情發展至大爆發時,各國政府不至於束手無策,北美及歐洲多國不致於因掉以輕心而出現廣泛爆發情況。 其次,加拿大聯邦政府必須痛定思痛,改變過往低估情況、因循根據概有模式的處事方法。首先,聯邦政府不能過份依賴世衛對疫情的評估,必須有先見之明,洞悉先機,自己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果斷決定,至少在醫療防護設施及何時封關方面做好部署。若單單強調數據,這比AI人工智能電腦更差勁,因為沒有審時度勢作出前瞻性分析及評估。 政府必須摒棄因循苟且的管治方式 另一教訓,是一直否定口罩的重要性,強調沒有科學及研究數據支持,配戴口罩可防止疫情蔓延,口罩只是有病徵的人才需要佩戴,一般人戴口罩不能防禦被感染。這種說法隨時間過去已變得蒼白無力。聯邦首席衛生官譚詠詩多次改口風,疫情爆發到三月底,仍然堅持民眾不須帶口罩,到了4月6日終於首次改口風,指雖然仍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戴口罩能防止疫情蔓延,但非醫療口罩是額外選擇。到五月下旬,譚詠詩更清楚表明,如果民眾無法保持兩米社交距離,當局建議佩戴非醫用口罩。當局過往一直否認口罩的功效,主要是基於17年前沙士疫情為依歸。當年跟今次最大分別,在於感染者可以毫無病徵、或潛伏期很長、又或病發時徵狀輕微。感染者在沒有任何病徵前,往往已將病毒一傳十,十傳百的擴散開去。所以當年沒有病徵,不用戴口罩的說法已完全被推翻。 在省府層面,當局最初一直表示省府已做好一切準備,有信心打贏今次疫情。但結果是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初期先出現個人防護裝備PPE不足,再發展至長期護理院舍成為重災區。全省280間長期護理院舍,爆發疫情的竟然高達220間,死亡人數接近1500人,佔全省疫情死亡人數超過60%。顯示省府根本不了解醫療制度的種種缺憾,長期護理院舍制度千瘡百孔,一直未被直視。省府隨即宣布成立跨黨派調查委員會,檢討長期護理院的運作並提出改進措施,可說是後知後覺。 大眾必須謙卑再次俯伏神面前 說到底,最需要汲取教訓,深切反省的,正正是我們每一個人。 還記得去年大家對2020年充滿期盼,等待 5G網絡的引入,配合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將會為全球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體育方面,大家亦非常期待2020東京奧運。不論人類誇口自己能力有多大,科技多先進,事實證明,面對一種肉眼也看不到的微小新冠病毒,人類仍然束手無策,對病毒所知有限。今次全球疫情,再次讓我們認知,人類非常渺小,明天也不在我們掌握之中,必須再次謙卑俯伏在神的大能前。 現今世代,有點像舊約聖經中,以色列人建造巴別塔的情況,正是心高氣傲,認為自己什麼也做到,不需倚靠神。經一事,長一智。讓我們好好從疫情中學習功課,千萬別重蹈覆轍! 「……耶和華如此說:『我造出災禍攻擊你們,定意刑罰你們。你們各人當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改正你們的行動作為。』他們卻說:『這是枉然!我們要照自己的計謀去行。各人隨自己頑梗的惡心做事。』」(耶利米書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