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ale Winder The National Initiatives Manager for the BGEA of Canada 加拿大葛培理福音佈道會全國議案經理 翻譯:裴瑋 加拿大葛培理福音佈道會 國語項目事工經理 When I began my elementary school years we began the day singing the Canadian national
作者:梁海華博士 誰會想到極之微小的新型冠狀病毒,竟然將全世界翻轉!全球確診和死亡人數每天激增,封關和封城相繼出現,經濟重創,疫情讓全世界都慢下來。藉此短文,反思嚴峻的疫情對教會和牧養的衝擊,讓這危機轉化成為一個契機,帶來教會更新的轉機。 1. 領袖角色的轉移:由權力領袖至僕人領袖 原來「小」的影響力是可以那麽巨大,這豈不是聖經所教導似非而是的真理嗎?人性有一種傾向就是重大輕小,在一些所謂小事上,苟且隨便,敷衍塞責。聖經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加福音16:10)耶穌為「小孩」祝福(馬太福音19:13)、看重那窮寡婦兩個「小錢」的奉獻(馬可福音12:42-43)、強調芥菜種那樣「小的信心」(馬太福音13:31-32)、賞賜那些服事「弟兄中一個最小的」 (馬太福音26: 40)、教導門徒「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馬可福音10:43-44) 耶穌以身作則活出「小」的真理,祂本是至尊榮、至偉大的上帝,但衪卻活出至虛己、至卑微的樣式,並且「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8)衪說:「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45) 耶穌的言談身教樹立領袖美好的榜樣,不是要爭上位、爭做大,乃是從「大」權力領袖虛己成為一個「小」僕人領袖,甘願付出、犧牲和愛去服事更多的人。 2. 教會觀的轉移:由狹窄的教會觀至廣濶的國度觀 這新型冠狀病毒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教會實體的崇拜、團契……等被迫暫停,教堂關閉了,但教會仍在!因為教會的原意不是一座有形的建築物,乃是在基督裡蒙救贖的群體。在疫情下,教會已經不再局限在四幅牆之內,乃在多元化的廣濶網絡平台上。 若能放下狹窄的教會觀,不只單顧自己教會的發展,乃是以擴展神的國度為中心,必能影響社區和世界。再思大使命的核心信息:「使萬民作主的門徒」,擴濶屬靈的視野,努力推動普世差傳和本地福音事工。 3. 教會使命的轉移:由傳揚福音至培訓門徒 疫情攔阻了實體的聚會,但卻不能使人與基督的愛隔絕(羅馬書8:35-37)。通訊科技能夠幫助人克服社交距離的障礙,但令人產生彼此關懷的意願,卻不是先進的科技,乃是在基督愛裡的彼此相愛、相交和分享。 昔日跟隨主的門徒,「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使徒行傳4:13),他們沒有現代化的資訊科技,也不懂植堂大計。然而,他們卻能翻天覆地,廣傳福音,建立教會。因為這些「小民」倚靠聖靈的能力,專一信靠主,「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使徒行傳11:21)今天,教會的使命不單是傳揚福音,理應是培訓門徒;孕育一羣專一信靠主的「小民」。 4. 牧養模式的轉移:由事工導向至建立人導向 面對疫症的衝擊,全球都關注確診和死亡的人數,努力搶救確診的人。耶穌在世所關注的是人,「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馬太福音9:36);「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馬可福音3:14)耶穌的事奉就是要建立人,衪要建立一羣委身的門徒,遵從大使命,訓練別人成為門徒的人。 教會所關注的也應該是人,人比任何方法都重要。神不斷地尋找更好的人,完成祂的工作,不論是摩西、約書亞、保羅……教會要不斷地成長和增長,就要培訓屬靈領袖。健康的屬靈領袖才能建立健康的教會,健康的教會就是增長的教會。當我們建立人,神就建立教會。 5. 事奉模式的轉移:由個人事奉至團隊配搭 若今次抗疫成功,這不是單靠一己的努力,乃是全球齊心配合的成果。活在西方個人主義澎湃的社會,聖經却強調羣體的重要性。「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4:7,12) 聖經指出信徒都有不同的恩賜,彼此配搭,各盡其職,建立教會。團隊的配搭是帶著異象和使命,信靠神的能力,努力實踐大使命,擴展神國。團隊配搭的事奉是會帶來美好的果效,信徒得到造就和建立,並且一同快樂和感恩,教會也會漸漸地增長。(以弗所書4:16) (梁海華博士,加拿大華人神學院溫哥華院長)
作者:李耀全牧師 常作準備 (Be Prepared) 在我成長期間,我曾參加童子軍多年,在其中我學會「常作準備」(Be Prepared),並透過各種活動和培訓,以提高我的生存技能和應對困難的能力。我越熟練掌握這些技能,就越有信心面對不同和意外的挑戰。因此,時刻作好準備和具備各方資源,是保持冷靜的關鍵。 何謂 GAD 和 OCD? 病毒大蔓延如此快速地擴散,使我們在短期內失去了生命中的安全感、穩定和平衡。威脅之大,是因為我們所經歷的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尚存很多未知之數。我們因而變得焦躁不安、緊張、焦慮和失眠,長時間嚴重的焦慮(超過兩週)可能會導致各種情緒病症。就如17年前香港的 SARS 一樣,如果對焦慮不加以控制,可會使人形成廣泛性焦慮症(GAD),即對所有事物都變得焦慮不安,甚至患上强迫行爲失調症(OCD),影響患者產生強迫性思維和行為。例如,在無法控制情況下不住反覆洗手等。因此,能夠保持鎮定、冷靜和泰然自若的的能力,會有助於防止我們患上此類精神失調病症。 逆境商數
作者:Rev. Amos Tam 在默想基督復活的日子,花一點時間靜聽心靈聲,這樣在神面前歇息,不應被看為奢侈。 我們都活在一個資訊網絡停不下來的年代,人們可以24小時不停止的在互聯網活動。人彷彿漸漸忘了自己的心靈需要歇息,並且需要離開互聯網的世界。人們都習慣在睡前或睡醒一刻,都進到社交網絡中,並忠心地成為45億位恆常使用互聯網的用家之一。甚至人漸漸習慣在虛擬世界中進行所謂歇息,但可能已陷入長期不能歇息的狀態(RESTLESS)而不自知。就這樣,離開網絡世界並安靜獨處,已被視為最奢侈的一種歇息。 耶穌基督的救贖帶給人的平安(約翰福音14:27),不是世人可以供應,也不是網絡世界中可以享用的。試試把心一橫,關上所有屏幕,離開網絡世界,你會發現基督的平安能讓人有勇氣聆聽自己的心靈聲,讓人甘於承認自己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人,並且得著心靈的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