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顏進德牧師 美好的家庭建立了以後,需要繼續維持下去,可以讓家庭顯明有愛和溫馨的氛圍,體現有神同在的確據,活出美好生命的見證,來榮耀神。 上一期 (第二期) 提出建立美好家庭的七點建議,每一點建議都很重要,其中以舉行家庭祭壇最為關鍵。當一個家庭推行家庭崇拜,長期堅持下去,必然會產生明顯果效。父母親生命長進,同時孕育和教養出樂觀、積極、開朗的孩子,活出正能量,達成營建一個美好健康家庭的目標。 家庭祭壇 (Family Altar) 又稱為家庭崇拜 (Family Worship) 或家庭禮拜,就是在家裡,由家人組織起來同心敬拜神。基督徒希望家人都是虔誠的信徒,因此,建立一個以基督為主的家庭是推行家庭祭壇的目的之一。 家庭生活影響一個人的品格、價值觀、道德觀和性情至深且鉅,家庭是孕育健康良好品格子女的溫床,是受傷害時的避難所。所以家庭應致力培育子女從小認識神,相信耶穌,跟隨主的基督徒,對家庭、教會、社會做出正面貢獻。 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在我們個人的一生當中,是影響最早、最巨大和延續最久的系統。原生家庭會影響個人的自我形象,人際關係,也會影響到我們與神的關係 (林國亮,2004,頁23)。 從聖經中看見原生家庭對其後代有明顯的影響。亞伯拉罕為人處事的良好風格對兒子以撒有強烈的示範作用,也影響到孫子雅各和他們的後代。提摩太從小接受母親與外祖母的宗教教育,小時候就認識神,打下很好的聖經基礎,培育優良品格。保羅宣教旅行時帶領提摩太及其家人信主,提摩太經過保羅的培訓成為稱職的牧者,參與宣教和牧養的工作,受到鄉親的肯定和表揚 (徒16:1-2)。 在人類的古老活動中,就有敬拜神的禮儀。聖經記載族長築壇獻祭,挪亞一家八人離開方舟,為神築壇獻上燔祭,神悅納挪亞的馨香之祭 (創8:20-21)。亞伯拉罕舉家南遷至迦南地,建壇獻祭,敬拜神 (創12:7-8,13:4、18)。亞伯拉罕敬畏神的態度,兒子以撒和孫子雅各深受影響,都有築壇敬拜神的行動,蒙受神的悅納和賜福。他們通過敬拜與神建立親密關係,謙卑順服的品格和靈命成熟,成為神子民的榜樣。 申命記6:4-7記載,神確立家庭宗教教育,要求以色列人要全心愛神,遵行律法,做子女的榜樣,要將神的話語教訓孩子明白和遵行。因此,推動家庭祭壇是實施基督教教育的良好平台,對家人都有極大的幫助,尤其塑造子女的靈命與品格將會產生重大作用。乃如麥希真牧師 (2006) 所言:「帶領兒童從小認識神,他們就會更有安全感、更快樂、更勇敢;更能面對家庭、學校、內心和外來的壓力;更能面對學習上的挫折,犯罪後的自責自恨,老師的責備和處罰,同學朋友的欺負,許多的失敗與無奈。」(頁36) 一. 推行家庭祭壇的好處很多,僅列出下列四項提供參考: 1) 可以營建基督化家庭,培育出敬畏神的下一代。2) 能夠塑造健康家庭,促使教會健康增長。3) 子女從小認識神,一生行在神的道路上。4) 家庭崇拜能夠造就父母和兒女都能愛神愛人,全家受益,蒙神喜悅。 充滿愛心的基督化家庭是孕育傑出領袖的極佳環境,許多優秀的領導人是從良好家庭培植出來的 (顏進德,2022,頁134)。 二. 推行家庭祭壇的責任:實施家庭崇拜並不困難,只要有心志有負擔的家長經過簡單的培訓,就能夠進行。家庭和教會都要負責各自的職分,下定決心去推動,就能夠水到渠成,做好家庭崇拜的事工。 1)
作者:顏進德牧師 2022-08 美好家庭是世人竭力尋求的理想願景,但是在現今追逐名利的社會大染缸裡,和道德敗壞的世界潮流衝擊之下,真正的美好家庭彷彿瀕臨絕種。因此,離婚是文明國家的普遍現象,一言不合便選擇分居以致最終離婚。要知道夫妻二人是構成家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成員,大家彼此相愛是家庭穩固的重要元素,以及建立美好健康家庭的良方妙藥。溫馨又健康的家是要用愛心去築巢,而非以金錢物質來填補。 建立美好家庭的方法很多,以下提出七點建議給讀者作為參考,希望能夠拋磚引玉。重點在於必須盡心盡力去實行,不能光說不做,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穫。 靈修生活:夫妻一起靈修、讀經禱告,一同親近神,便能與神建立親密關係,逐漸擁有神的性情。如此夫妻同心合一,如同聖父與聖子的合一 (約17:22)。夫妻合一是建立美好家庭的基礎,是最重要的關係凝結劑。經常親近神的人有主的同在,心裡就充滿著愛,如此就能夠彼此相親相愛。若與神沒有建立關係,在血氣驅使之下,夫妻就很難合一,雙方容易意見分歧。當大家看法不同,就不能同心,這樣便極容易引發家庭戰爭,最後可能踏上離婚之路。 家庭祭壇:定期舉行家庭祭壇 (家庭崇拜),一家人同心合意敬拜神。若持之以恆,日積月累下必能產生果效,把家人融合在一起,無論是兩代或三代同堂,都能夠輕易做到彼此相愛,和睦共處。 當家庭成員時常藉著家庭崇拜去親近神,神也會親近他們。因此,長期在屬靈氛圍的孕育之下,家庭成員的生命便會更新而變化,靈命成熟、品德良好、愛神愛人及與神同行,達到美好家庭的理想境界。 基督為主:建立基督化家庭是基督徒夢寐以求的目標,可以通過推行家庭祭壇來達成目的。基督化家庭是以耶穌基督為主,每一個人都要全然委身基督,放棄自我中心,接受基督為掌管家庭的主人,如此家人必能相親相愛,和睦同居,組織美好的家庭。 有很多基督徒家裡都會掛上“基督是我家之主”的匾額,這不只是家居裝飾, 也非口號,而是有提醒和激勵的作用,必須認真看待。有一次,筆者夫妻為了某件事工的安排看法不同,意見無法一致。當我抬頭看到“基督是我家之主”這匾額時,心裡感動對師母說:“我們需要安靜禱告,尋求神的旨意。”後來我們心平氣和地交流溝通,想法趨於相同。當信徒真正的遵奉基督為家裡的主人,家庭發生任何爭議、矛盾,都可以藉著禱告,祈求主耶穌的幫助來解決難題。 彼此相愛:美滿婚姻的標誌是夫妻彼此相愛——婚前是戀愛,婚後是恩愛。「愛」是人與人之間感情聯繫的橋樑,夫妻心意合一的接著劑。坊間常說“恨是離心藥,愛是膠合劑”,夫妻之間若存著不滿怨恨,需要用愛來修飾縫補、化解矛盾、舒緩張力,彼此應當常常感謝和稱讚對方,否則便會產生嚴重後果。日本前首相安培曾說:“家庭幸福的秘訣就是丈夫向太太投降”(TVBS新聞網,2022-7-13),這句話不無道理。 愛能夠把夫妻連結在一起,同甘共苦,白頭偕老。聖經教導 (箴10:12):「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家人彼此相愛,必能建立美好幸福的家庭。
顏進德牧師 2022-06 美好的家庭是人人夢寐以求的愛巢,是大眾嚮往的美地,也是最理想的避風港。有夢想最美,而願景能夠實現更美。因此要落實夢想在家庭裡——無論是與子女同住的、單親的、夫妻二人的、或是兄弟姐妹同住的——每位成員都必須負上個人應盡的本分,做好本身的職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大家彼此相愛、謙讓、扶持、幫助、包容、尊重、饒恕和理解,如此家人之間才可以維持和睦相處的局面。如果家庭中有基督徒成員,還可以透過實施家庭祭壇 (家庭崇拜,Family Worship) ,建立基督化家庭。 因為家庭是社會中最基本的單位,也是最重要的骨幹。基督徒若有良好的品德和靈命,就能發揮光與鹽的作用,感染鄰舍反思自己的生命素質,從而吸引社區人士加入教會;若教會裡充滿許多美好的家庭,信徒和睦相處、彼此相愛,就能促使教會健康增長。不單開拓基督國度,亦將社會推向和諧的氛圍。因此,建造美好的家庭是一項必須關注的重要議題,也是極需推動的項目和不能忽略的社會建設方針。建議政府可以考慮編列預算,招集專家學者、社團、機構和教會,研討規劃建立美好家庭的策略和訂定執行步驟,共同合作開發與推行,落實建設美好家庭的願景。 根據聯合國發布的2022年全球幸福指數排行榜,芬蘭連續5年高居榜首,加拿大排名15,美國排名16。國際幸福報告結合蓋洛普世界調查,計算因素包含國民GDP水準、預期壽命、生活自由、社會援助等。就如該份報告所言:「《2022 年世界幸福報告》揭示了黑暗時期的一盞明燈。疫情帶來的不僅僅是痛苦和苦難,也增加了社會支持和善意。當我們與疾病和戰爭的禍害爭鬥時,必須僅記對幸福的普遍渴望。」(World Happiness Report:WHR 2022, March
范新鴻傳道 慕迪港頌恩堂中文傳道 我十來歲在香港已信主,生命卻不怎麼成熟,從不曉得為自己將來的伴侶向神禱告。一天,在我工作的救世軍院舍當值表上出現了一位新同事的名字:李英明。我除了好奇她為何上班没幾天就可以放大假以外,壓根兒没料到將來與我一生同走天路的就是這個女孩子。天父帶她走進我生命中來了。屈指一算,我們結婚已快三十五年。 離開救世軍,進入理工學院攻讀社會工作,畢業後在懲敎署當懲敎官,婚後在大嶼山麻埔坪監獄駐守。還記得我被調離該崗位的那天,腹大便便的妻子大老遠從市區跑進來,陪伴我收拾行李,然後結伴離開。 那年代手提電話並無具備照相功能,不然我定會拍個照,讓女兒看看她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爸媽是什麼樣子的。 如今,這個印象只能留在我倆的腦海之中。 移民了,我淚灑啟德機場,別過雙親朋友,帶著妻女坐上了往温哥華的航班。在機艙內陪伴我,看著我濕潤的眼睛的,是我那抱著電飯煲登機的愛妻。從第一天住進了高貴林市現在的這房子,都快三十年了,她就是在那裡默默地奉獻,為我們守望著女兒成長,守望著這個家。一九九六年迎來了兒子,她更辛勞了。二零零零年一個晚上,我提筆寫了以下一段話: 晚上十一時多了,看見妻子斜倚在地墊上,靠著沙發,睡著了。她委實很累,這我是知道的。我看著她的面容,心裡想到這十多年來,她為我,為這個家所付出的一切,竟情不自禁流起淚來。我現在所看著的,是一個十多年前決定把她的一生託付於我的姑娘;我現在所看著的,是一個已經把她十多年青春融入了我生命的女人。她的臉龐滄桑了,卻因為生活的磨練,多了一種成熟的味道;她那没時間打理的頭髮亂了,卻使我想到那是因為她犧牲了自己的閒暇的緣故,而多了一種希望被憐惜的要求。 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我用了買很快會衰殘的玫瑰花的錢, 買了不那麼快會破爛的磁畫, 去表達那不破爛,不衰殘的愛。 畫中只有兩張椅, 我們可以坐在那裡談話, 討論神的事情, 又可以口角, 又可以無聲, 靜靜地看著上帝的創造。 若果因為人生命的限制, 其中一個, 或你或我, 要早些離開, 不要怕, 神會填補那個空缺, 因祂一路與我們同在。」 以上是在我們結婚二十週年的那天,我送給妻子的一段話。 同年五月,她得了癌症。記得她得知檢驗結果回到家,剛進車庫,我一看她就已曉得,她也只短短的說了一句:「是的,中了。」我們都無話,只能夫妻相擁。五月三十日大清早,我和妻子待在 Eagle Ridge 醫院等候時,馬振國傳道來了,為我們獻上了我們最需要的禱告,然後,醫護把妻子帶了去,做各種手術前準備。時候到了,我被領進一個地方,見到妻子穿著手術袍,在升降機門前站著,好些醫護伴著她,其中一位溫柔地說:「手術前讓你的 honey 親一下!」妻子向我走過來,我趨前將她擁抱,在她的臉上親了一下,然後把我的手放開!我看著她走回升降機門前,眾醫護扶著她踏進去,而她,在最後一刻回過頭來,望了我一眼,跟著,門關了。我到此刻仍忘不了她那雙目的神情。我獨個兒到醫院食堂去,買了一客早餐,找個位子坐下,捧起咖啡,閉起雙眼,為我那躺在手術牀上的妻子,潸然淚下。 天父的厚恩,我的妻子是剛強而勇敢的!她努力地適應化療和各種藥物,重新投入生活。 師母手術後康復期間,在郵輪餐廳拍攝。 二零一四年還陪伴我返港探親,又到杭州稍事休息,在西湖畔留下美麗的回憶,再伴我南下温州敎導了一星期的希伯來書。二零一五年女兒結婚了,愛妻作了丈母娘,同年我進了加拿大華人神學院,二零一九年畢業,愛妻作了師母,二零二零年小孫子誕生,愛妻作了外祖母。今年她的生日,我特地買了跟她年齡相合數目的玫瑰送與她,這一回是我的愛妻親了我的臉! 今年師母生日送予她的玫瑰 親愛的天父,我拿什麼報答祢的厚恩?祢不單賜我救贖主,還賜我一生同甘共苦的妻子,感謝祢保守醫治了她。我所有的服事,人雖看見前面的我,她卻是在背後支持我的那個。願我們同心的配搭事奉,真能討祢歡心,榮耀祢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