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022

路加醫生  2022-08 最近我發現我有很多的病人得了癌症,而且很多都是年紀輕的人。當然,我們用最迅速的方式轉給專科醫生尋找最佳治療方式。但除此以外,我們能夠做什麼呢?就像我在上一次所講的,我們瞭解並且相信「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 16:33)。「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 8:28)。因此我們可以坦然接受神所賜給我們的環境,讓這個環境來塑造我們的生命,更加有主耶穌的形象在我們生命中。 除了坦然面對之外,我們也能使用  神所賜給我們最好的武器來爭戰。那就是禱告。禱告不僅只是對  神的請求,更是一種屬靈上的爭戰。「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  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 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  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 10:4-5)。我們固然和撒旦魔鬼爭戰,但也在跟我們自己的思想爭戰,使我們一切的思想都伏在  神的大能之下。在每天的生活當中,我們應該隨時隨地使用「禱告」這個爭戰利器,例如在超市買菜或購物排隊時可以禱告,開車上班或接送小孩時可以禱告,出門散步時更可以禱告。 我在教會做長老多年, 但只有兩位弟兄拿著雅各書第五章「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 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雅各書 5:14-15),請我為他們抹油禱告。感謝  神,他們兩位都得到了  神的醫治。我多麼希望看到更多教會肢體能夠抓住神的應許,運用  神賜給我們最好的武器來爭戰。我更感謝  神,在禱告中,有些弟兄姊妹的肉體固然沒有得到醫治,但他們的生命卻得到改變和更新,固然常在困苦艱難當中,但是他們更活出令人羨慕的生命,也同樣幫助安慰了許多人。

圖文Eric Lau    Iso800   1/2000Sec. f4. 420mm 有一次耶穌帶着眾門徒四處傳道,有一人對耶穌說 :「你 無 論 往 那 裡 去 、 我 要 跟 從 你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路加福音9:58 主耶穌這樣說並不是要人同情他們艱苦的宣教生活,乃是提醒人,若要跟從祂先要計算代價,可 能要放棄舒適的生活和享受,甚至要四處漂泊。我們得聽聞福音,要感謝歷世以來那些聽從主命,為福音獻上的傳道者。

2022-08   Eric 小軍弟兄,平安! 在上幾次回信中提及在我還沒有信主前,也就是慕道之中,那時在學校附近教會裡常常説明我的是我的主日學老師Nancy Clay一家。 她常常邀請我和她的一家人去參加她孩子們學校的美式橄欖球Auburn Tiger比賽、野外徒步旅行、家庭聚餐、看電影等等。 有一年耶誕節,他們就帶我開車幾個小時去她父母的城市Alexander City,參加他們一年一度聖誕全家團聚聚會。 不僅與他們一家人吃了火雞大餐,得到許多聖誕禮物,也有美好的交流幫助我更多認識他們的信仰。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難忘的耶誕節。 Nancy Clay的爸爸Clayton Gilbert是當地第一浸信會教會的牧師,一輩子服事神、服侍當地的信徒, 從而影響了他的兒女們。Nancy Clay在基督教大學畢業以後就在當地一所殘障兒童學習教書一輩子。 盡心盡力地幫助那些在身體和心智上有需要的孩子們,影響了周圍的老師和同學們。 老牧師向我們詳細講述了另外一段家庭里的故事,也讓我為之一震, 就是他的幼女Mary Anna Gilbert去中國宣教的經歷。 Mary Anna在家裡最小,從小就受到父母的喜愛,她每天與一家人一起靈修禱告,自己喜讀宣教士傳記,參與帶領在教會青少年崇拜和團契事工,跟著父親一起去參與探訪事工等等。 1985年她從Benjamin Russell高中畢業後,進入阿拉巴馬大學商學院主修市場行銷專業, 副修英文專業。 這期間,她積极參加大學所在地Tuscaloosa市加略山浸信會教會的服事,她負責教會兒童主日學六年級學部的教學,參加大學唱詩班和領導大學生主日學的服事。 1990年她得到商業學士學位,畢業的同年,神就呼召和感動她去海外跨文化宣教。 當她聽到神呼召去中國宣教的聲音,想到中國是那麼遙遠,人地兩生,完全不同的文化,心裡有一些膽怯。但她的一家人和教會弟兄姐妹們一致支援,讓她明白了要願意順從神,就必定有美好的帶領。 之後,她接受美南浸信會(SBC)海外差傳部差她來到廣東一所大學作為英語老師在學生中傳福音。 短短幾個月,她已經聯絡一些學生們,開始通過讀聖經來學英文和分享上帝給他們。 同年十月份,她要出差乘飛機離開廣州,一架民航班機被劫機犯逼降白雲山機場,在跑道上這架飛機衝出跑道,攔腰截斷了幾架停在外面的班機。 Mary Anna的飛機就在其中等待起飛,不幸身亡。 之後,她的一家人開始了尋找和等待的過程。 她的爸爸和媽媽告訴我,那是一個對父母來說非常痛心的事件。 然而,他們說最讓他們溫暖的是教會弟兄姐妹們不斷給他們的禱告和全方位的支援。 那個時候,只要有弟兄姐妹見到他們,都會停下來為他們禱告,求神的靈保守安慰他們,幫助他們尋找當時各種資源和消息。 當他們最後知道Mary Anna已經回到天家,教會就為她舉辦了追思禮拜。 很多看著她長大的長輩,很多一起在教會裡成長的同伴,都踴躍上台見證Mary Anna在主裡成長的不同生命階段,大大激勵著教會弟兄姐妹們獻身宣教。 教會弟兄姐妹紛紛捐款建立了美南浸信會紀念基金(The Mary Anna Gilbert Memorial Scholarship Fund),用以資助神學院學生部分學習費用。

小兵  2022-08 在前四期我們分別探討了生活和工作觀、文化和歷史觀、教育觀和家庭觀,這一期我們來探討導致上述這些觀念的思想和思維模式。 許多的國內移民來到加拿大,經過學習和碰撞,多多少少會改變自己的思想和思維方式。然而,不論居住了多長時間,一些固有觀念和思維習慣仍舊發揮作用,甚至是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內移民經歷的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幾千年專制文化和儒釋道文化。按著一位學者的總結,國內同胞的思維模式如果用圖形形容,主要呈現出的是點、線、兩極,平面和立體的思維,這幾種思維方式呈現在不同的人當中,或者一個人有一種或幾種的思維方式。「點思維」是指缺乏基本的常識,頭腦中存了很多死的知識,卻不具備任何思維能力 ,完全是人云亦云; 「線性思維」也叫直線思維,主要特點是對他人、社會、世界的認識停留在一個固定的台階,一直沒有新的變化和發展。一些虛假、僵化、混亂、錯誤的文化或概念,比如,忠義孝、萬歲、好人、大公無私,或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槍打出頭鳥、學而優則仕、信則有不信則無等等深入其心,成為其判斷事物的固定標準。 「兩極思維」又稱對立思維或黑白思維,具有這樣思維的人看似有獨立見解和堅定的立場,但卻常常是非黑即白、非敵即友、你死我活,沒有寬容和相容精神。 「平面思維」又叫客觀思維,其主要特點是能夠正確認識和理解在黑白之間更廣闊的區域。現實生活本身是一個複雜的整體,人的思想認識也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立體思維」也即全面思維,是對自然、社會、人的心理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能夠比較深入地研究事物外表背後的內在規律。 從點到線到立體,思維的維度越多,思想者本人看待世界的觀念相對越全面。通常來講,我們不能下結論說國內移民中沒有客觀思維和立體思維的,但是前幾種的比例更多,所以讓他們從無神論轉為有神論,從泛神論轉為一神論,從好人壞人論轉為義人罪人論更難一些。 另外,國內移民還有幾種思維模式,分別是利益思維、壞人推論思維、把恨當愛思維、迷信聖賢思維。 以利益思維為主的人,其觀念、理論、思想等沒有定式,圍繞個人利益而變化無常。 壞人推論思維是指很自然地“把人往壞的方面想”,國人尤其在經歷過文革後,似乎不再相信人會有天然的好心和善意,導致對別人在內心中處處提防,不但不信任「 人」,甚至連「神」都不信任。 因著把恨當愛的思維,國人感情中“愛”的成分太少了一些,僅僅把“愛” 局限在親屬和好友之間,缺乏對一般人的博愛和泛愛。比如對自己人的愛表現在“恨鐵不成鋼”;用對別人、別國的恨來表達對自己人、自己國家的愛。 迷信聖賢就是迷信領導、迷信權威,期盼大救星,沒有樹立人人平等的觀念。 因為在傳統文化中沒有神創造人的觀念和聖經的思想,人就以自我為中心,懷疑人本性中的善,就缺乏神的大愛,於是盲目崇拜所謂的偉人、能人和名人,其結果往往是大失所望,不知道偉人畢竟是人,也是罪人。 因著這種種思想和思維模式,國內移民失去了很多認識神、信靠基督的機會。 在向國內移民傳福音的時候,我們要知道每個人的年齡,生長、生活、教育和家庭背景等有很大的差別,這就造成各人的思想和思維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別。 我們可以通過接觸、交流,更準確地瞭解和總結每一位福音朋友自己獨特的思想和思維方式,找到傳講耶穌救恩的切入點和好方法。

作者:顏進德牧師  2022-08 美好家庭是世人竭力尋求的理想願景,但是在現今追逐名利的社會大染缸裡,和道德敗壞的世界潮流衝擊之下,真正的美好家庭彷彿瀕臨絕種。因此,離婚是文明國家的普遍現象,一言不合便選擇分居以致最終離婚。要知道夫妻二人是構成家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成員,大家彼此相愛是家庭穩固的重要元素,以及建立美好健康家庭的良方妙藥。溫馨又健康的家是要用愛心去築巢,而非以金錢物質來填補。 建立美好家庭的方法很多,以下提出七點建議給讀者作為參考,希望能夠拋磚引玉。重點在於必須盡心盡力去實行,不能光說不做,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穫。 靈修生活:夫妻一起靈修、讀經禱告,一同親近神,便能與神建立親密關係,逐漸擁有神的性情。如此夫妻同心合一,如同聖父與聖子的合一 (約17:22)。夫妻合一是建立美好家庭的基礎,是最重要的關係凝結劑。經常親近神的人有主的同在,心裡就充滿著愛,如此就能夠彼此相親相愛。若與神沒有建立關係,在血氣驅使之下,夫妻就很難合一,雙方容易意見分歧。當大家看法不同,就不能同心,這樣便極容易引發家庭戰爭,最後可能踏上離婚之路。 家庭祭壇:定期舉行家庭祭壇 (家庭崇拜),一家人同心合意敬拜神。若持之以恆,日積月累下必能產生果效,把家人融合在一起,無論是兩代或三代同堂,都能夠輕易做到彼此相愛,和睦共處。 當家庭成員時常藉著家庭崇拜去親近神,神也會親近他們。因此,長期在屬靈氛圍的孕育之下,家庭成員的生命便會更新而變化,靈命成熟、品德良好、愛神愛人及與神同行,達到美好家庭的理想境界。 基督為主:建立基督化家庭是基督徒夢寐以求的目標,可以通過推行家庭祭壇來達成目的。基督化家庭是以耶穌基督為主,每一個人都要全然委身基督,放棄自我中心,接受基督為掌管家庭的主人,如此家人必能相親相愛,和睦同居,組織美好的家庭。 有很多基督徒家裡都會掛上“基督是我家之主”的匾額,這不只是家居裝飾, 也非口號,而是有提醒和激勵的作用,必須認真看待。有一次,筆者夫妻為了某件事工的安排看法不同,意見無法一致。當我抬頭看到“基督是我家之主”這匾額時,心裡感動對師母說:“我們需要安靜禱告,尋求神的旨意。”後來我們心平氣和地交流溝通,想法趨於相同。當信徒真正的遵奉基督為家裡的主人,家庭發生任何爭議、矛盾,都可以藉著禱告,祈求主耶穌的幫助來解決難題。 彼此相愛:美滿婚姻的標誌是夫妻彼此相愛——婚前是戀愛,婚後是恩愛。「愛」是人與人之間感情聯繫的橋樑,夫妻心意合一的接著劑。坊間常說“恨是離心藥,愛是膠合劑”,夫妻之間若存著不滿怨恨,需要用愛來修飾縫補、化解矛盾、舒緩張力,彼此應當常常感謝和稱讚對方,否則便會產生嚴重後果。日本前首相安培曾說:“家庭幸福的秘訣就是丈夫向太太投降”(TVBS新聞網,2022-7-13),這句話不無道理。 愛能夠把夫妻連結在一起,同甘共苦,白頭偕老。聖經教導 (箴10:12):「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家人彼此相愛,必能建立美好幸福的家庭。 互相尊重:夫妻之間互相尊重,看待配偶如同尊敬貴賓一樣,就能相處融洽。可是有些夫妻卻相敬如「冰」,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不爭執也不吵架,內心卻是苦悶萬分,極其難受。與人交往本來就需要彼此尊重,夫妻更應該如此。正如神所說:「因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撒上2:30)。神與人之間的關係既要如此,人與人之間更要關注遵行。 寬恕包容:家庭成員具有包容寬恕的心胸,必能呈現和諧溫馨的氛圍。每一個人都會犯錯 (羅3:10),當家人犯錯的時候,切忌咆哮謾罵,尤其是孩子有過失,父母不要生氣憤怒,大聲指責孩子。「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29:11),父母要有智慧去教導孩子,用愛心去饒恕子女的過失,糾正錯誤但要包容他們的軟弱。主耶穌在臨死前,祈求父神赦免將祂釘上十字架的群眾,體現出基督博大無私的愛,饒恕敵人的胸懷。(路23:34) 信任不疑:如果家人互相猜疑,互不信任,家中就不得安寧。夫妻之間一旦懷疑對方不忠,將會埋下離婚的導火線,還可能做成極大的悲劇。如果有絲毫疑心,就要坦誠提出,在日光之下接受檢驗,證明清白後就不可以再起疑慮。夫妻、子女之間互相信任,是家庭的福氣,幸福美滿的保證。 有一天深夜筆者接到一對夫婦的電話,他們吵鬧著要離婚。我們夫婦開車到他們家裡,坐下來禱告之後,聆聽雙方陳述爭吵的因由,原來丈夫懷疑妻子有外遇,妻子卻堅持沒有,因此便發生爭執,最後更互相指責對方過往的不是。我們婉言相勸,請他們在這段時間安靜禱告祈求神的幫助。之後邀請他們隔天來我們家,一起跪下祈禱,閱讀經文,鼓勵他們分享內心的想法,他們最終釋懷,言歸於好。神做了奇妙的工作,使一對瀕臨婚姻破裂的夫妻,能夠消除疑慮和嫉恨,重拾歡笑。 夫妻要有靈修生活,彼此相愛、信任、尊重、饒恕和包容,常禱告,不指責,多鼓勵,常交流,多講愛少說理,站在對方立場著想,實施家庭崇拜,以基督為主,信靠神的幫助,順服聖靈的引領,與神建立良好關係,必能建立美好的家。

林向陽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墮胎合法案 今年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對(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案件作了判斷,它推翻了50年前,也是1973年「羅訴韋德案」的判斷(Roe v. Wade—承認婦女墮胎權受憲法保障、奠定全美墮胎合法)。今次,最高法院以6票(保守派)對3票(自由派)的強勢,認為「憲法不賦予墮胎權」,並且引用美國憲法第十修正案——「監管墮胎的權力歸還給人民及其當選代表」,即是允許各州自行決定墮胎是否合法(註一)。此裁決與5月洩露的意見草案雷同。證明了「支持墮胎陣營」諸多的示威和恐嚇,甚至包括企圖刺殺某位保守派大法官等等,並沒有左右保守派大法官持守憲法的立場。 「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起源與禍害  該案女主角Norma McCorvey,法律化名「Jane Roe」。生養三個兒女,各有不同的父親。她在1969年懷了第三個孩子,想要墮胎,但在德州墮胎是非法的,除非要挽救母親的生命。她無法證明自己是被強暴而受孕(其後她承認撒謊),墮胎被拒絕。她的律師代表她,對當地的檢察官亨利·韋德(Henry Wade)提起訴訟,指控德州墮胎法違憲,獲勝訴,檢察官不服上訴,一直到了美國最高法院。 1973年1月22日,最高法院以7比2的票數作出裁決,認為美國憲法規定了基本的「隱私權」,保護孕婦的墮胎權。但法院也認為,墮胎權不是絕對的,必須在政府保護婦女健康和產前生命方面的利益相平衡。(註二) 此外,最高法院還通過一個三個月的時程,以便使美國所有的墮胎有一定的法規。在妊娠早期,政府無法對墮胎進行監管,在妊娠中期,政府可以規範墮胎程式,但只是為了保護孕婦健康,而不是為了保護胎兒生命。隨著時間的過去,美國道德走下坡,現今有若干州,為得選票,迎合婦女解放運動,立法允許無時間限制墮胎,有的州甚至允許母親在生產之際墮胎。(註三) Norma McCorvey(Jane Roe)的人生 根據報導,Norma McCorvey 在最高法院判案時,已經產下女兒,送別人收養,她後來與某位同性戀者同居,每日爛醉如泥。多年後,她悔改信靠耶穌基督,成為反墮胎的喉舌,還出書述說自己的罪行和改變。但是,她真的悔改信主了嗎? 2017年,Norma McCorvey 去世,有位導演 Nick Sweeney 在她死前採訪她,拍了紀錄片《AKA Jane Roe》。她在訪問中直言自己生活方式一直不變,依然是同性戀和酗酒,她仍然支持墮胎,當年參加「反對墮胎」是因為收了對方的錢,成為反墮胎的宣傳工具,還說自己是一個非常好的演員。這紀錄片在2020年上演,令人吃驚。(註四) 2021年12月,Christian Today《今日基督教》就此事,發表了《The Prolific Deceivers at the Heart of Roe v. Wade》(Roe與Wade 墮胎案裏眾多的騙子)一文,真相令人握腕嘆息。(註五) 聖經說得好:『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我耶和華是鑒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結果報應他。』(耶17:9-10)人看人的外表,唯有神看人的內心。即使罪大惡極的人,只要肯真心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慈愛的神還是會赦免我們的罪孽。而欺騙神,一直不悔改的人在公義的神審批台前,怎能逃罪呢? 1973年後墮胎數據 確實的墮胎數據很難得到,美國的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和支持墮胎權的Guttmacher Institute負責發表數據,CDC因並未涵蓋所有州,故其數據較低。自1973年至今,約有6千300萬墮胎案件。1990年為全美墮胎人數的高峰,共1百60萬件,其後墮胎人數稍降。(註五) 根據CDC最新數據,全美墮胎619,591人(2018年),629,898 人(2019年)。而根據Guttmacher Institute,全美墮胎有916,460人(2019年),2020年為930,160人。超過半數,約54%的墮胎用藥物流產,以上數據並不包括當事人私下購買墮胎藥,自行墮胎。 墮胎多為20多歲女性,佔57%(2019年);非裔女性的墮胎率最高。(註六) 墮胎會絕跡嗎? 不會!據調查,61%的國人認為墮胎應該全部或大部分時間都是合法的。(註七) 很多民主黨領導的州政府已經宣佈盡量放鬆墮胎的限制,又歡迎其他州的婦女前來墮胎。更有很多大財團(如Facebook、Amazon、American Airline 等等三十多家大公司)搶先恐後地宣佈,全費支持其員工去別州墮胎;有的國家元首,如加拿大的總理,不但公然譴責美國最高法院不合潮流,更揚聲歡迎大家到加拿大墮胎(註八),如此黑白顛倒的言論,能不令人氣憤? 看到這裏,可能你會問:『我們用什麼標準來評論墮胎的錯或對?』要判斷事情是否正確,我們必須用聖經的真理作標準。因為聖經每一句話都是宇宙唯一的真神耶和華所默示的,聖經的真理永遠不改變,是我們生活和道德的指南。 聖經雖然沒有特別提及墮胎的問題,但是聖經中有很多的教導,充分顯明神的心意。如:『人若彼此爭鬥,傷害有孕的婦人,甚至墜胎,隨後卻無別害,那傷害他的總要按婦人的丈夫所要的,照審判官所斷的受罰。 若有別害,就要以命償命。』(出21:22-25)由此可見,神看胎兒生命可貴,如同一個成年人,故此,規定一個令在母腹中的胎兒死亡的人跟殺人犯承擔同樣的懲罰。 也請看下面數點常見的辯點: 贊成墮胎者:胎兒不是人,沒有生命,只是女人體内的一個會生長的肉團,女人可以隨意拿掉。 反墮胎:胎兒有生命,應當有享受生命的權力:在卵子受精後的第一天,胎兒的性別、頭髮與眼睛顏色等等的基因藍圖已定。第3至第4天,受精卵進入子宮膜裏,開始吸收營養及生長,心臟、神經系統、大腦及脊椎的基本架構漸形成。第18天,心臟有規律的跳動;8個星期,胎兒五臟俱全。第13個星期,可以從超聲波辨別其性別,胎兒會踢脚、轉動頭部等等活動;七個月時,胎兒有視覺、聽覺、味覺與觸覺。九個月時,胎兒瓜熟蒂落,到期出生。(註九) 聖經記載,大衛如此說:「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覆庇我。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祢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祢的眼早已看見了;祢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寫在祢的冊上了。」(詩139:13-16)可見,我們受造奇妙,神參與積極角色,能不令人贊嘆? 耶和華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作列國的先知。」(耶1:5)生命是神所賜,神的作為與偉大,不可言喻。 贊成墮胎者:胎兒沒有知覺,不曉得痛苦 反墮胎:胎兒有知覺:根據墮胎醫生描述,在墮胎時,胎兒會左閃右避,躲開要殺害他們的儀器。 聖經記載:馬利亞從聖靈懷孕後,去探訪懷孕的伊利沙伯。伊利沙伯一聽到馬利亞問安的聲音就說:『妳在婦女中是有福的……因為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就歡喜跳動。』(路1:41-44)可見胎兒有感情,對外面的事物也有反應。 3.因遭強暴或亂倫而懷孕,可以打掉胎兒嗎? 贊成墮胎者振振有詞:難道要受害者,繼續忍受身心的痛苦而把孩子生下來嗎? 這是一個極難回答的問題,對此,聖經說:「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凡被殺的都為本身的罪」(申24:16),胎兒是無罪的,神都看他們為寶貴,而且神也能使用這個生命去幫助別人。生下的孩子是否送人收養,也是值得考慮的。 4.胎兒性別不是父母所要的,或胎兒有嚴重的殘障,又如何?

Chion  2022-08 其實題目具體的意思應該是:想安安心心,前提是一定要知道大結局,並且這大結局不會有任何變動,要穩定又信得過。 先來說說比較快出現的大結局: 日本懸疑、偵探破案系列的產品滿滿:江戶川亂步、世界奇妙物語、圈套、金田一、東野圭吾的伽利略、輪到你了⋯⋯播放日即可看到,這些與你近距離接觸,季季都有的大批推理劇集,真是令人兩眼放光。日劇通常每週播一集,但七天才看一集,前集的緊張氣氛早已煙消雲散,所以多是十集以下,每次都有獨立故事的劇集很得我心。但有時是連續劇,就要焦急難熬幾星期才看到謎底,等待過程令人煩躁,如果又因某些原因錯過收看大結局,真是懊悔之極。 有位90多歲的星際大戰(Star Wars)擁躉,看了第一集就自然想看到結局,2019年這位老伯伯眼濕濕地說:「太幸福了!我能在有生之年看完第九部曲,忐忑不安了兩年又兩年,當時都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最後一集。」星際大戰到現在還不停推出旁技劇,真是沒有完的電影系列,老影迷到何時才能安心滿足? 錄影機及電子影音的出現,是劇迷的大喜訊,總可以一氣呵成,由頭接著看到尾集。當等不及一口氣追蹤到結局,或難以負荷緊張莫測的解謎過程,也可以直接跳到大結局,先知道誰是壞人、主角生死。先揭曉大結局,是損失了享受燒腦的緊張刺激,但能心安理得地細看蛛絲馬跡,不失為另類輕輕鬆鬆看劇法。近年好劇本難求,電視台用多樣拍攝手法來吸引觀眾的眼球:來個開放式結局請觀者自行補添,或一早就告訴你主角最終死亡,然後回述,或複雜不順遂的佈局編排,還有是摸不著邊的大結局,看了也不明所以,當中不合邏輯的情節也引起劇迷激烈地討論。為免費時費精神看爛攤子結局,又留下一堆令人感遺憾的未解謎,捶胸頓足說早知就連第一集也不看,我建議大家追劇之前,請必先讀知道大結局者的影評推薦。 電視劇大結局是身外事,人生的大結局如果能先知道多好: 開始入學讀書就要為未來的職業而努力籌劃,小小年紀就要經歷無數戰戰兢兢,等候成績合格的公布;有了男女朋友,就七上八下想知道她或他是否牽著紅線的另一邊,兩人能否百頭到老;生了兒女,時常牽腸掛肚,期望孩子能平安無事地長大成人;接著人到中晚年,身體一有不適,就惶恐不安,又害怕不能健康無痛苦地安老。總惦記盼著自己及所愛的人,都可無禍無災地過得美好圓滿的生活,總想知道下一秒將發生的事,不用擔憂到臨終。所以人都愛看預測報告,用各種方法來趨吉避凶。預測就是不確定,測到吉就心安一些,測到凶就日夜不安寧,模棱兩可的結局令人疑惑,信又不是,不信又不是,這就是不能掌握人生每天大小劇情的無奈。 最終極的大結局,早已定了: 聖經對很多人來說,也像本滿滿懸疑的書,特別是最後一卷的啓示錄,記載了末後的日子世界將會發生的事情。 「我(創造主)是阿爾法,也是歐米伽;是首先的,是末後的;是開始,也是終結。」啓示錄22章13節。 創造主全能全知,沒有時間限制,所以地球劇場的故事,一早在創世時已經寫完了。其實聖經可以說是一本公開的歷史記錄連續劇本,是人類的故事,人人都可以自由去閱讀、去了解,是主賜予人的人生指南。劇本記載過去的歷史實實在在已發生了,未來的情節也必定會出現,所以知道地球的大結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關乎還活在動盪世界的你我,能否安心及喜樂地過日子。不論劇中發生什麼驚心動魄、難以理解的事件,確定愛著世人的主耶穌會再臨,深信祂會帶來永恆的好結局,就能平靜地繼續讀下去。 詩人在詩篇39章4節說:「耶和華啊,求你讓我曉得我的結局,我的壽數幾何,使我知道我的生命何等短暫。」 不知結局的好壞,猜測會生很多擔憂不安;確保知道結局是好的,明朗化的未來讓身心靈都安然。

作者:小丸子 我喜歡唱歌,不管是粵語還是英語、時代曲、聖诗,粵曲、福音粵曲。記得多年前我唱歌時很多音符都唱不出聲,那時我的聲音變得粗糙、晚上咳嗽維持了幾個月,直至發現問題是由於胃酸倒流導致聲帶受損。 當胃酸反覆流回食道(食道是連接口腔和胃的管子)時,胃酸會刺激食道和喉嚨的內壁;長期胃酸倒流便會導致胃食管倒流病(GERD)。當您吞嚥時,食道底部有個圓形的肌肉帶(稱下食道括約肌)會放鬆,讓食物和液體流入胃中;然後括約肌再次關閉。如果括約肌沒有關閉或變弱,胃酸便會流回食道。裂孔疝可能削弱括約肌, 以致胃酸反流。當胃的上部通過橫隔膜上的一個小開口向上移動到胸部時,就會發生裂孔疝。咳嗽、嘔吐、勞累或體力消耗時也會增加腹部壓力而引發暫時性裂孔疝。 胃酸倒流 的常見症狀包括胃灼熱,通常在進食後或躺下時出現胸部灼熱感;食物或酸液反流、嘔吐、腹痛;有可能會感到喉嚨有腫塊或吞嚥困難。對於夜間反酸的可能會出現持續咳嗽、聲帶發炎(喉炎)、呼吸問題。食管炎是食管組織的炎症;胃酸會毀損食道中的組織,引起炎症、出血,甚至導致潰瘍。食道炎會引起疼痛并使吞嚥困難、食道狹窄等病徵,因為下食道損害致疤痕組織形成。 Barrett 食管是食管癌前病變,這食管下段組織發生變化與食管癌有關。 增加胃酸倒流病的因素包括肥胖、食管裂孔疝、懷孕、結締組織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狼瘡、胃排空延遲(胃輕癱症)。生活因素包括吸煙、吃大餐,特別是在深夜,某些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脂肪高或油炸食品;某些飲料如酒或咖啡都會加重胃酸倒流。 藥物和維它命包括某些抗生素、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口服雙膦酸鹽、鐵片、止痛藥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鉀補充劑會刺激食道並引起胃灼熱疼痛。有些藥物會增加胃酸反流的發病率​​,包括一些抗抑鬱藥、鎮靜劑、阿片類藥物、某些血壓和心臟藥物、降膽固醇藥。 大多數人能夠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來控制胃酸倒流病。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減肥、避免大餐、盡量減少飲酒、咖啡和誘發食物。藥物包括中和胃酸、抑制胃酸或在食道內層形成保護層來治療胃酸倒流。 中和劑是非處方藥,例如 Maalox®、Milk of Magnesia®,有助於因觸發因素而偶爾引起胃灼熱的人。 Gaviscon® 漂浮在胃酸之上,並在食道內層形成保護層。 組胺-2阻滯劑(H-2-blockers) 有法莫替丁(Pepcid®)、雷尼替丁(Zantac®);和質質子泵抑製劑 (Proton pump inhibitor) 有奧美拉唑(Losec®)、泮托拉唑(Pantoloc®)、埃索美拉唑(Nexium®)和蘭索拉唑(Prevacid®)。藥份較低的是非處方,可治短期和偶爾的胃酸倒流,但如果反流頻繁且症狀持續,最好諮詢醫生作診斷和適當的處方治療。 胃酸阻滯劑不應長期使用,如果每天服用超過 2 年,可能會抑制維生素 B-12 的吸收,如果維生素 B-12 缺乏未得到診斷和治療,可能會出現並發症如癡呆、定向障礙、神經損傷、步態障礙和貧血。除了維生素 B-12 的吸收,鐵、鎂和鈣的吸收也可能減少。所以應復診胃酸倒流病是否已康復。短期使用質子泵抑製劑的副作用較輕微,例如頭痛、皮疹、頭暈和胃腸道症狀包括噁心、腹痛、脹氣、便秘和腹瀉。 我曾經以為我唱歌是為了事奉、榮耀神,但其實我是在為自己的能力感到驕傲,得到人的稱讚。當時頹喪時,才領悟到自己的錯。我的聲音是神給我的禮物,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可自誇。「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 (箴言 22:4)當我看到自己的軟弱時,便得完全依靠神,那才是神得榮耀。聖經中還有一段應許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耀自己的軟弱,好使基督的能力覆庇我。為基督的緣故,我以軟弱、凌辱、艱難、迫害、困苦為可喜樂的事;因為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 (哥林多後書12:9-10) 我想鼓勵讀者, 當你生病、情緒低落、軟弱或遇上其它問題時,記着神的恩典夠你用,依靠神讓你堅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