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202110 月 (Page 2)

10 月 2021

作者:王文賢傳道 聖經中列王紀下四1-7,記載了一個先知以利沙幫助窮寡婦的故事。先知以利沙有位門徒,他離世後只餘下妻子和兩名兒子,由於債台高築,無法償還債務,面臨兒子要被帶走當奴隸。妻子不忍,哀求以利沙,盼望能夠有轉機。當以利沙面對這位無助的寡婦,他問:「我可以為你做甚麼呢?你家裡有甚麼?」寡婦說:「什麼也沒有,除了一小瓶油之外」 「甚麼也沒有?」可見寡婦當時的心境,似是絕望,似乎再想不出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解困,她可能心想,已經沒有了丈夫,若連兒子也沒有,叫自己的日子怎樣過呢? 坐在我對面的小青,衣著很樸素,簡簡單單束著一條馬尾,看上去與一般的家庭主婦無異。離婚後的她也好像這寡婦一樣,獨力撫養年幼女兒。在香港的生活並不容易,小青雖然自問吃得苦,地盤搬泥頭等粗重工作,她都咬緊牙關做下去。身體累壞了,工錢卻不夠應付高昂的租金,生活相當困苦。就在那時候遇上一位女同鄉,建議她到一樓一從事性行業,起初她接受不了,但慢慢被說服了。 提起以前在性工作的行業中,她真的有苦自己知:「其實我好討厭男人…….因為我的第一次,不是我自願的,而是被迫的。那個男人說喜歡我,然後有次就騙了我去一個地方,然後就強暴了我。」雖然是多年的事,再談起眼睛仍然泛紅:「我哭著把事件告訴父母,我父母因為面子,不願把事情弄大,還勸我說既然都米已成炊,不如就嫁給他吧,反正他喜歡你,人也不太差。」 筆者有點激動:「若他人不太差,那就應該懂得尊重女性,尊重你。」這也令到筆者想起從前聽過在非洲的地方,若有男子喜歡一名女孩,他就會先強暴對方,這樣對方就非嫁他不可。想不到坐在我對面的婦女,正正就是經歷這種荒謬。 小青點點頭:「我知道,但當時自己也相當混亂,那時覺得自己未必有人要,甚麼也沒有。只好聽父母話,就嫁了。」與一個不懂尊重自己的人生活,結局自然也不會幸福。小青婚後誕下一名女兒,但難忍與這個傷害她的男人生活下去,最後還是選擇離婚。 筆者心痛她:「你這麼憎男人,卻因為要養家而服侍男人,你怎樣過的呢?」 「好痛苦呀!」眼淚隨著面頰流下來。「真的很痛苦呀,只能不斷告訴自己好快會過去………,雖然不知何時過去,但回想我仍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做不足一個月我就遇到愛麗斯和阿黎 (機構同工) ,她們來探我,又幫我想辦法。我之前以為我甚麼也沒有,只有這條路可以選擇,才選擇入行。但愛麗斯她們很幫我,也沒有看不起我們。她們還教我祈禱,我知道我不是甚麼也沒有的。在這裡認識一班姊妹,可以談心,我覺得很開心。」 我轉身問愛麗斯:「你們一直接觸一班在色情場所工作的婦女,你們為她們做甚麼?」 她說:「沒有甚麼,只想與她們做朋友,讓她們知道最重要是生命有耶穌,因為在耶穌裡甚麼也可以求。」正因為耶穌很重要,故在數年前,愛麗斯從神領受要為這群婦女建立屬靈的家,故開設了一個聚會叫「愛回家」,甚願這群婦女最終能夠回到神的家,並且在聖靈的醫治下,重建尊貴神女兒的寶貴身份。 你可以為這群婦女做什麼?至少請為她們禱告,並且求主給我們用神的眼光看她們。

陳彪牧師 美國IIIM神學教育資源中心東亞區域主任 (原載於《生命季刊》第18期,經作者授權,編輯部整理) 耶穌對他說:「你跟從我吧!」 (約翰福音21:19) 恩典中成長,事奉中學習 感謝神,給我和妻子一顆渴望認識祂和服事祂的新心。1994年信主受洗後,我們就開始參加教會詩班。隨著生命的一步步成長,因著神的憐憫和保守,教會牧長和其他同工的多方面鼓勵和支持,我成爲普通話團契的主要同工,在教會裡與其他不同文化背景的弟兄姐妹們成為一體,共同事奉。 1996年,我被提名選為教會執事,負責差傳方面的事工。作為一個年輕的基督徒,在一個三、四百人、用三種不同語言敬拜的教會裡,執事會層面 (沒有設立長老的教會) 的事奉帶給我極大的挑戰和成長的機會。那兩年的事奉中,神讓我學到很多功課,特別是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後,人就變得謙卑了一些。 當時的我參與了多種服事,並常常熱心領人歸主。後來,還加入了網絡基督使團,作技術同工。但個人讀經禱告的靈修生活極不規律,我們自己以往的經歷仍舊不斷地告訴我們,一切要靠自己的奮鬥和努力。因此,信主頭幾年的事奉和見證,多是依靠自己的 「聰明」 和血氣。 學做門徒,跟隨耶穌 信主四年後,神將兩位弟兄帶進了我們的生活,透過他們建立和影響了我們的生命。 先是一位有教導、關懷、培訓及管理恩賜的成熟基督徒從 Michigan 搬到本地,在他的家中開始了一個弟兄們的 BSF 小組 (即Bible Study Fellowship,聖經學習團契)。在教會無主任牧師的情形下,他幫助一批年輕的基督徒建立敬虔的靈修生活,裝備年輕一代的同工。在這種彼此鼓勵、督促的環境中,我開始學習建立良好的個人靈修習慣:讀經,在禱告中認識真理,在順服神話語的生活中實踐真理。我開始經歷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路4:4) 的力量和恩典。直到今日,我還常常為這位屬靈的長者感謝上帝。後來,他成為我個人屬靈的良師益友,不時向我推薦好書和提供事奉中的具體指導。 由於我們在大陸多年的生活經歷和自小的教育,因而對所有的教條和正統說教都不太感興趣。但是,教會在那一年嘗試性地舉辦了兩次神學入門課程。其中呂沛淵牧師講授的系統神學簡介,使我對神學產生了興趣。此時神又帶領另一位弟兄從密西根州來哥城工作 (與我在同一個公司工作)。我們兩家很快就變成了知心的弟兄和朋友。他是第四代基督徒,雖然是電腦專業的博士,但在文、史、哲方面卻有著很好的造詣。來美後在極好的牧者輔導和帶領下,歸正其信仰,在聖經和神學方面有了很紥實的根基和架構。神透過他對我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最深刻的可能是合乎聖經的神學思維模式和基督徒的使命意識、國度觀念以及敬虔操練的實踐。也因認識他,使我們家的書架變得更沉重。 神的呼召,人的逃避 在這位弟兄的鼓勵和極力推薦下,1998年夏天我和妻子一同去華盛頓特區,參加了一週歸正神學院密集課程的學習。在短短的一週裡,我們過去許多不正確觀念得到了歸正 (歸回聖經),一些模糊不定的思想變得清晰,令我們在主的知識和恩典上長進,讓我們真知道祂。但主耶穌要在我們身上所要成就的並不僅是這些。 早在1996年的中西部夏令會,我和妻子一同走向祭壇,立志要以帶職事奉的方式事奉永生的神。當唐崇榮牧師靠著聖靈賜下的洞察能力和智慧,講述如何知道神呼召人進入不同領域事奉神時,自己抵擋神的罪和參雜私慾的事奉動機,就在神的面前赤露敞開,暴露無遺。我當時並沒有順服神對我全時間服事的呼召,我的回應是我不配。其實隱藏在這個理由之下的是我的擔心懼怕:我的孩子將來可能要受苦,以及父母親那邊的極力反對。 那個秋天,是我靈命的低潮期,自己的服事好像是懸在空中的,沒有力量和方向。常問自己的問題就是:我如何在神的旨意中做人?神對我的呼召和帶領是什麼?這類問題成為禱告和思想的重要內容。有一天從書架上拿起唐牧師的一個小冊子《誰肯?》,看到一半我就趕緊合上,不敢往下看了。因為再看下去,神的心意就要在我身上成就了! 信心的回應和行動 那學期的成人主日學課程,我教《約翰福音》。在週六預備《約翰福音》第十二章時,耶穌對祂自己死的描述和對門徒服事祂的要求,把我整個人一下子完全抓住。我感受到聖靈以神的話再次來直接召喚和鼓勵我:「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12:26)那是十字架的榮耀,願天父的名得到榮耀。我的淚水流下來了,來到正在電腦網路上事奉的妻子那裡。當我告訴她,我願意降服在神的權柄下,回應神的呼召進修神學,預備成為全時間教導神話語的工人時,她令我意外地回答道:「好哇!」 感謝上帝賜給我如此同感一靈、常常走在我前面的親密幫助者。懸在空中的我,終於踏實了——踏在那永遠的基石上了。我一口氣讀完了《誰肯》。年底,作為網絡基督使團的同工,我們夫妻一同參加每三年一度使者主辦的1998北美華人差傳大會,目睹了神如何呼召四、五百華人基督徒出來專心事奉祂的場景。 在這七年的心路歷程中,最令我們驚奇的是我和妻子幾乎同步地在主的手中被改變、被潔淨、被教導、被塑造、被使用,正如以弗所書2章10節所講: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你跟從我吧!」 進入神學院之際,恩主耶穌對門徒的呼聲猶在耳際。主啊,是的,我要一生一世跟從祢,我和我的全家! (陳彪牧師:2021溫哥華國語福音佈道大會講員,來自中國大陸,現任美國IIIM (Third Millennium Ministries) 神學教育中心東亞區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