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2020 (Page 6)

9 月 2020

作者:林海鴻傳道 從2000年到2005年,神藉三段經文向一位不配的人作出恩典的呼召,分別是羅馬書12:1、以賽亞書6:8 和馬太福音28:19-20。因著神的恩典讓筆者在香港播道神學院接受六年,兩個學位的裝備,神又引領我返回母會香港播道會恩泉堂事奉,及後回來溫哥華於本立比華人播道會事奉。回顧這短短十多年從蒙召到全職事奉的人生,每一段都是神恩典的記號。 這記號先從2003年說起,當年在香港沙士爆發前的三月初,在神確切的感動和祂給予的特別記號下購入了新居樓花,等待2004年與當時的女朋友結婚,二人準備「公一份、婆一份」,展開新的生活,一同建立幸福的安樂窩。萬料不到婚後半年,神不但呼召我放下工作,也同時呼召我的太太一同進到神學院接受裝備,因我們同時讀書,沒有收入,只好賣掉新居,而那買賣的差價,剛好足夠我們六年的生活所需,這是神在我們回應祂呼召前為我們所預備的恩典。 當初計劃太太完成三年道學碩士後能在事奉中支持家庭的開支,神卻讓我們兩人進神學院,三人出來,因為神賜給我們兒子。神透過學院的老師讓我們再次經歷神的恩典,在太太即將畢業的那年,神讓她懷著胎兒完成學習,而剛出生的兒子也能一同參與太太的畢業禮。因太太要照顧年幼兒子,未能全職事奉,神卻為她預備在海關團契中作部分時間的事奉。 後來,當我完成六年的神學裝備後,神讓我回到母會事奉四年多,服事不同的群體,參與不同的聖工。在母會的事奉讓我深深體會到,能在教會事奉不但是神的恩典,也確實需要恩典才能事奉神,因為教會不是天堂,她只是幫助人認識真理,接受真理,繼而讓人得到永生把握的橋樑。教會不只是聖徒聚集的地方,教會也是罪人聚集的地方。所以,無論是教會的執事、領袖、教牧同工、弟兄姊妹和每一位新朋友,都各有人性的特點,因此我們能夠同心事奉,絕對不能單靠能力、人際關係,而是靠賴謙卑的來到主前默默的禱告,祈求憐憫人的主施恩典。 從來沒有想過離開母會的事奉,神卻在2015年大大的感動我回溫哥華照顧年老的母親,又讓我在香港時看到溫哥華教會有關聘牧的網頁,在申請的過程,神一次又一次的開路,讓我和教會同時看見神的引證,我實在沒有想過一個只在香港事奉了四年多的傳道能在這裡事奉。直到2016年上任後,我在教會的年報中得悉,原來教會多年來一直在尋找主任牧師,直到2015年才改為聘請中文堂牧者,否則,我沒有可能申請這教會的事奉,神讓我再一次看到祂恩典的記號。 還記得在神學畢業前,有位資深的牧者跟我們分享,切勿想望在事奉工場必有一番作為,我們也不能只憑教導真理就能改變人心。我當時問老師:「那我讀了六年神學有何用呢?」那老師回答說:「你要讓弟兄姊妹看到你信靠神,讓他們看到你如何經歷神。」我相信神的恩典不只是給牧者同工、執事、領袖,神的恩典是給每一位信靠祂的人。 當初我因著神的話語,羅馬書12:1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事奉、敬拜神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在我們的生命中,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看到、經歷到神恩典的記號。 (作者現任本立比華人播道會中文堂牧者)

作者:秋霖 疫情存在無人可免,如何應對各顯本領。在疫情下,有人鬱悶在家,衝突忽然增加。夫婦朝夕相見,磨擦糾紛難免。苦無工作做,在家變懶蟲;手停口停,可是仍要繼續供房貸、交租。困難一大堆,怎樣做才穩妥? 疫情看來有很多負面影響,但世事無絕對,有失必有得。自從今年三月中封關以來,各社區中心、公園、康體娛樂場所停止開放,有更多時間在家,見到正能量發放: 「個人層面」多了空間去讀聖經,看看書(筆者看了 "Survival Guide for the Soul")、整理舊相片,發現有些值得懷念的,便傳去給久而未見友人,重新連繫昔日友誼。多了在家吃飯,少了出外,反而瘦了少許! 另方面,改善了「家人關係」。一起嘗試煮新菜式、自製餃子;又可以栽種小菜苗、蕃茄、苦瓜、白菜、矮瓜、黃椒、紅椒,每日都看看有沒有長高一些!這些樂趣非金錢可衡量。又共同做些小項目,例如為舊籬笆掃上新漆,整理相簿,以及電腦內的相冊,想起「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 一半令人流淚。」我們還有去踩單車、行公園、漫步海灘、看日落,都感覺到身心在為正能量充電。 「教會方面」教堂聚會停了,全部用網上開會。開始時大家都有些擔心適應困難,後來發覺好處,如省卻交通時間,準時開始準時完結,避免受到傳染,正是在危機裏看到轉機的好例子。 「工作上」自己仍然如常工作。除了戴口罩手套,六呎社交距離等,沒有太大分別。亦知道有朋友因為疫情緣故公司停業,被迫申請政府的緊急津貼。有朋友已開始尋找其他工作。家庭開支本來要換車,裝修的可能要延後,這也是理性表現。在壓力中發出鬥志,改變適應的力量。正能量,往往在逆境中更見光彩。 有失必有得。新冠病情疫情來勢洶洶,令人措手不及,很多人想不到會如此嚴重,持久及廣泛性,叫全人類都停下來,把我們習以為常的繁忙生活方式,來一個强逼性改變。三個月來,「教會」已經藉著網上聚會而進入「無牆教會」年代,往後的傳福音、牧養及擴堂策略,會如何調整呢? 「家庭」方面,發覺能夠可以握手擁抱,已非必然。疫情把家人更加拉近,不要再為小事而發狂了,能見一面就是一面,所以要珍惜見面。「個人」方面,思想生命中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萬一疫情臨到自己身上,我會如何處理呢?我有甚麼臨別贈言?最想下一代知道我所珍惜的是甚麼? 疫情,可以提醒人很多忘掉了的問題,重新思考!

作者:Lisa Zhang 這一次疫情讓全人類都生活在恐慌和無奈當中,我們作為一名基督徒很有負擔,願意將神的愛分享給更多還沒認識神的人,希望將主平安的福音帶給他們。剛開始時我還有一點擔心,因為在電話中看不見對方,不知應該怎麼開始與對方交談,後來透過短宣中心的培訓和同工一起的配合,就感覺沒那麼緊張了。我們剛開始電話佈道的時候,致電教會的新來賓和朋友,以問候的方式建立關係,分享福音。後來我們教會正好在7月份開辦線上福音真理班,藉著這個機會,再一次邀請福音對象來參加。神總是很奇妙的帶領,將人數多多的加給我們,這次福音真理班是最多人參加的一次。榮耀歸神!

作者:李耀全牧師 Bonnie邦妮‧亨利醫生(Bonnie Henry)為加拿大卑詩省家喻戶曉的衛生官員,她的聲譽也因著成功地拉平卑斯省冠狀病毒爆發的曲線,已超越了本省及全國以致聞名於國際間。她在危機期間,以冷靜、富有同情心的表現而成為受歡迎的人物。邦妮‧亨利醫生慣用的口號是呼籲人要保持「友善、冷靜、安全」。當我反覆聽到這口號時,我開始問自己,這到底與控制病毒的傳播有什麼關係。其後我聽到她提及阿爾伯特‧加繆(Albert Camus)創作的小說《鼠疫》(The Plague)(1948)對她的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 非一般性的恐懼 亨利醫生於2020年4月24日在接受CBC廣播訪問時說:「艾伯特‧加繆的《鼠疫》抓住了人們的心靈。我在追尋傳染病方面所學到的其中一方面就是,病毒引起了人們的恐懼,這種恐懼與其他類型的災難完全不同。大多數原因來自對病毒的不了解,不認識和肉眼無法看到而導致患病的物體所致。」我們從而看到亨利醫生主要是想引起人去關注,加繆在《鼠疫》一書中所描繪的非一般性恐懼。我們承認並會緊記我們亦正在經歷這種恐懼的心理。我們實在可見到,在加繆的《鼠疫》和當前的疫症大流行中,普遍存在著一種非一般性的恐懼,我們必須加以克服。 亨利醫生及加繆提倡「保持警惕性」 為了消除這種恐懼,加繆也曾說:「看似沒受感染的人,或幾乎沒有感染症狀的,是最易被忽略的人。如果您勇於去面對——保持警惕性始終不能放鬆,在保持健康、正直、純潔方面,也須如此。實在需要極大的意志力和不斷的思維張力,以避免失誤。」從這些言語中,我們均可看到亨利醫生針對疫情所採取的警惕性措施背後的動力。「保持警惕性始終不能放鬆」,這就是驅使她參與抗冠狀病毒鬥爭的精神,包括保持「友善、冷靜、安全」的態度。但本人卻不能認同加繆消極的存在主義,因它不能給我們終極的盼望。 我們的盼望在於基督 本人認為愛我們、美善的救主耶穌基督,不但能平息我們生活中的風暴,祂的大能更足以保守我們安全地面對一切。是的,我們可以在基督裡,要保持友善,冷靜和安全。

作者:洪順強牧師 創世記告訴我們創造主創造一切,那麼新冠病毒也有可能是祂創造的。為甚麼神要創造病毒?看見新冠病毒所造成的瘟疫肆虐全世界,人會問:「為甚麼神不消滅病毒?」 病毒有它的作用 當我們問神為甚麼要創造病毒時,其中帶有一種好像在質疑神是否慈愛的味道,又或者質疑神所創造的有問題。然而當我們讀創世記第一和第二章時,聖經清楚告訴我們神所造的一切都是甚好的。那麼病毒也是好的嗎?有科學家在網上寫了一些有關病毒存在的重要性的文章(參看https://creation.com/did-god-make-pathogenic-viruses、https://creation.com/wuhan-coronavirus)指出病毒維持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角色。故此,我們認為如果病毒是神創造的話,那時的病毒都是好的,原因何在?因為當時的世界沒有甚麼病痛與苦難,人活在一個完美的環境之中,沒有眼淚、沒有疼痛、沒有死亡,而眼淚、疼痛、死亡都是病毒入侵人類時帶來的結果。 病毒是甚麼時候開始入侵人類呢? 聖經沒有清楚的記載,但是我們根據創世記第三章記載人類的始祖不聽從神犯罪後,那時神給人的審判與刑罰包括了「……地必為你(亞當)的緣故受咒詛……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創世記3:17-18),因此病毒入侵人類應該從那時候才開始,尤其是當人沒有好好看守神曾經託付人類的職責。創世記1:28神對人說:「要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地球到處受到人嚴重的污染和破壞,病毒大有可能會變種成為可以入侵人類的病毒,加上人的免疫能力受到各種環境與人為因素的影響而降低,於是人就受到病毒的感染、甚至產生瘟疫。故此,我們認為人是要負起病毒入侵人類的責任的。 神會用瘟疫去審判人 甚麼時候發生第一次瘟疫?我們不知道。但聖經卻肯定地告訴我們,神曾經用瘟疫去審判人,例如聖經出埃及記告訴我們,當時神所揀選的以色列人被埃及人欺壓勞役,百姓呼求的哀聲被神記念,神於是差派以色列人的兩位領袖去見埃及王法老,請求他容許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往曠野去敬拜真神。出埃及記5:1-3說:「後來摩西亞倫去對法老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在曠野向我守節……神遇見了我們,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獻祭給耶和華我們的神,免得他用瘟疫、刀兵、攻擊我們。」 神雖然預先警告埃及王,但是他不肯聽從,神於是再差派摩西去對法老王說(出埃及記9:3-4):「耶和華的手加在你田間的牲畜上,就是在馬、驢、駱駝、牛群、羊群上,必有重重的瘟疫。耶和華要分別以色列的牲畜和埃及的牲畜,凡屬以色列人的,一樣都不死。」 結果(5-7節):「……第二天耶和華就行這事,埃及的牲畜幾乎都死了,只是以色列人的牲畜一個都沒有死……」聖經清楚地說明這次「瘟疫」是神直接降下來去審判人的。還有好幾次的記載神用瘟疫去審判人,不能在這裡一一詳談。 瘟疫是末世的警號 如今COVID-19病毒的入侵是不是神其中的審判?我們不是神,所以不能下斷言。但是主耶穌預言世界末日之前,聖經告訴我們一些有關預兆,其中路加福音21:9-11說:「你們聽見打仗和擾亂的事,不要驚惶,因為這些事必須先有,只是末期不能立時就到。當時耶穌對他們說: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地要大大震動,多處必有饑荒『瘟疫』,又有可怕的異象,和大神蹟,從天上顯現。」 聖經啟示錄又記載主再來時其中的審判信息,啟示錄6:8說:「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灰色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作『死』,陰間也隨著他,有權柄賜給他們,可以用刀劍、饑荒、「瘟疫」、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清楚地告訴我們「瘟疫」的預告,其中用意就是給人類一個警號,提醒人要預備接見主耶穌的再來。雖然今天的COVID-19似乎還沒有達到聖經所預言要發生的「瘟疫」那種程度,但我們應該從這一件事看到人要好好準備迎接主耶穌再來時的審判! 親愛的朋友,請問你接受了耶穌基督的救恩沒有?如果還沒有,現今是機會,快快認罪悔改接受救主、跟隨主,免去將來地獄的審判!

作者:第八組 各位弟兄姊妹好,我是短宣中心電話佈道課程第八組組員Bella,我們還有兩位組員:Tina和Peter。 其實我們最先聽見這個電話佈道的時候,內心是有不少的疑慮及掙扎的,因不清楚用Cold Call的方法去傳福音會不會有果效,那麼多的電話詐騙,人會接電話嗎?但想到得時不得時,我們都是要去傳,這也是主吩咐每個信徒的大使命,我們希望人在這疫情之下不是看到灰暗的未來,而是救恩的盼望。我們就是懷著這心情參加了三個月電話佈道的訓練,在佈道過程中,發現電話佈道和實地探訪分別不大,有時甚至更有效及直接,因為不用面對面談話,就更輕鬆及敞開。 在過去兩個多月中,我們用電話接觸了很多不同商舖的老闆及員工,有餐館、理髮店、醫務所、旅行社、中醫,甚至按摩院,其實他們對我們的問候和關心都是很受落及感謝的。其中有人分享他們的掙扎及困難,也有聽完福音後願意星期日參加教會網上崇拜,也有一位在按摩院工作的人,從來未聽過耶穌的名字,雖然我們未能即時帶他信主,但就是藉着一個電話,他聽到了耶穌的名字,聽到耶穌是真神,聽到主是愛她的,如他願意,可以向耶穌禱告。亦有一窗簾店老闆,未能即時接我們電話,但客人走後,竟回電給我們,並有一個很友善及深刻的分享,最後和我們一起祈禱結束。 福音的種子就這樣傳播開去,願可以讓種子生長的神,在每一個聽聞福音的人心裏動工,早日悔改歸主。 我們覺得在這疫情之下,電話佈道無疑是一個嶄新而有效的傳福音方法,求主繼續使用我們透過電話佈道,將人帶到主前,成為祂的兒女。願榮耀頌讚歸神。

作者:Samantha Ling(來自牙買加教會) 教會傳道鼓勵我參加這個電話佈道課程,當時因為有時間,也想學習傳福音,在不妨一試的心態下報名。 上課後才知道不單止要上課,還要實習,初時心裡很害怕,驚自己能力和聖經知識不足而應付不了,但是因為要交功課,所以不能不硬著頭皮去做。 不過後來開始學習打電話傳福音才知道不是那麼難,還真的有果效。感謝神!師母教導我們要不住禱告,口才和智慧是出於神。佈道中最深刻的體驗是第一次嘗試打電話給福音對象,她便決志接受這福音。感謝主!令我以後更加積極用電話佈道傳福音給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榮耀歸神!

作者:Hannah(來自牙買加教會) 我從未想可以參加加拿大的佈道培訓課程,因為Angela姊妹報名參加這個電話佈道課程的時候,短宣中心同工提議她可找教會其他弟兄姊妹參與,我知道自己對怎樣傳福音的知識很缺乏,所以就報名參加。 過程中有也掙扎,因為自己的教育程度不高,惟有慢慢學,學得多少便多少。感謝牧師、師母耐心的教導,同學們在每週的佈道分享見證,給予我很多的鼓勵。 在電話佈道中我最深刻的是有一位朋友,我們多年關心她,她卻一直無動於衷,但感謝神,真的是撒種有時、收割有時。我們用電話向她傳福音,她竟願意接受並在最後決志信主,令我好開心。這珍貴的福音若沒有人傳,人又怎能知道和相信呢? 羅馬書10:14-15:「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踪何等佳美。」

作者:Chion 世界上的憂心事真的沒停過,疫情的第二、第三波又到,水患季節也到,地殼又不時震動,少見好消息的新聞,感到前路灰暗……然而露台中的紫小花正在舞動迎陽,久違十多天的陽光又出來見人;其實在沒有注意到的時候,環境、科技、關係改善了,一堆壞事推進了許多的好事! 例如令外國人難以適應的,是日本的工作環境,定時的上班時間、早上擠擁的電車廂、電梯的長龍、密集窄少的辦公桌、落後的電腦系統、爭奪快餐的午飯時間、沒完的加班、到深宵打關係的酒會等等,從早到晚都緊張兮兮的生活,卻因肺炎病毒把一切推入停頓狀態,日常起了急劇變化。 一直要求員工定時在辦公室露面的日本傳統工作模式,在不能外出狀態下被迫大突破,各員工改為用網絡在自家完成指定工作。日本經年緩慢的科技普及狀態,也因網絡連接需求急增,短短幾個月讓機種及網絡支援大級提升。公司全面使用網絡開會,日常的工作多能使用電腦及互聯網就可以個別獨立完成,員工不需要一定身在公司,普遍開始接受外國早已流行的浮動時間地點工作模式。疫情放緩後,防「感染三密」的要求下,傳統的固定上班時間概念開始瓦解,同時一齊活動的習性給打散了,電車、電梯、午餐時間不再擠擁。晚間的飲宴應酬也大量減少,工作繁忙的父親們能多一些時間與家人相處。但熱愛酒精飲品的日本人就開創流行的視頻小聚,人人手拿酒杯加一碟伴酒小菜,向著電腦框框中的同事、友人大吐苦水談近況,減少不能見面的壓力。 另外,上半年本是學生見工入行的旺季,但熱門的工作地—大城市全進入閉門自肅狀態,很多面試及求職展也停止,全國的畢業生面對困難重重。留家的日子,反而讓他們眼光轉到自家的鄉鎮,發現很多未注意到的工作機會,加上疫情中離鄉令家人憂心,他們就選擇留在家鄉就職。老化中的小城鎮,因大城市的封鎖而添了不少年輕的新力軍,勞動力也不再一面倒流向大城市。 人們不太容易自動改進,在環境壓力下,能把工作模式改革得彈性化,更先進更有效率又照顧到人際及社群關係,好事也! 因生活習慣變化而深受打擊的飲食業,頻繁出現了零營業額!為了防感染擴大,營業時間被政府要求縮短,主力晚間經營的食店集團,開始進攻經營午餐,更創出「借出店舖廚房」的新招,不同區域的連銷店與不同類形的餐飲業者合作,以日新月異的新菜單吸引食客走訪各店,帶動大量人流。 探訪活動全停止令手信的需求大減,傳統和菓子老店在適者生存的大前提下,積極參與網上銷售,勇於創出新式成品,如創出「紅豆最中」(日本甜食)的郵寄自製包裝,讓親子在家中不只可以製蛋糕這西式料理,更能做出日本傳統美食,推廣文化又兼顧流通店中的食料免積倉。 平日客人如潮的老牌烏冬麵店,營業額一度跌到一半。但是困境下大麵匠還是強烈反對外賣服務,因職人不能接受放在外賣盒中、經過十多分鐘路程後,客人在家吃的外賣—湯的溫度及麵的質感都達不到在店水準。經營組於是下苦工改良達到職人要求,及能長時間保溫的三層容器,如此大麵匠才同意承做外賣,結果口感如一的水準得到顧客一致的讚好。 安逸中遇上急變,力求完美的食品業,打破常規改策略,經營者長利潤,食客能多享美食,雙勝好事也! 最感到鼓舞的好事,是一向低調被動的日本教會,因在疫情下會眾不能出席教會活動,而加速網絡化。星期日在YouTube設有直播崇拜的教會多了很多很多,華人教會也在七月中舉辦網絡直播的中日佈道會。我的廣東話查經班也上線,加入了身在不同城市及國家的組員。能與在日本認識的朋友,分開後再次聚首一堂學習神的話語,真是感謝神,讓大家在被困的環境下,有科技支援,也有心志—不停止聚會及學習。 世界最大的好事發生前,也盡是壞事及傷心事。主耶穌受族人的背叛要釘祂十字架,這群人早時才擁戴祂為王;被相處了三年的門徒四散拋棄,怕連累而不認祂;被犯人恥笑;更要為贖世人的罪而死,與親密無間聖潔的父神分隔三天。多麼難受的一大堆壞事,最後因主耶穌由死裡復活,成就了全人類最大最好的事:「救恩」—神叫一切信主耶穌的, 不至滅亡, 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人生總會遇上不受控的難題壞事,迫著去接受,改變又帶來很多不安不愉快。只有賜「 救恩」的全知全能神才能讓人心內有平安,去承受外界的壞事、煩事、難事、討厭事、憂心事,活在恩典下才是真正的好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