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上的猶太人
˙李健萍˙
看過了《焦土上的猶太人》,才知道整個猶太民族所經歷的苦難與悲痛,遠遠超過我的想像。幾次幾乎滅族的厄運,在猶太的歷史裡出現,牽涉多少人命的傷亡、幾許家庭的破碎,造成的創傷不足為外人道。最慘烈的莫過於德國納粹發動對猶太人進行滅族大屠殺的行動,因此而被殺的猶太人接近六百萬人,受害人數高達一千萬,其中包括一百五十萬名兒童。
˙李健萍˙
看過了《焦土上的猶太人》,才知道整個猶太民族所經歷的苦難與悲痛,遠遠超過我的想像。幾次幾乎滅族的厄運,在猶太的歷史裡出現,牽涉多少人命的傷亡、幾許家庭的破碎,造成的創傷不足為外人道。最慘烈的莫過於德國納粹發動對猶太人進行滅族大屠殺的行動,因此而被殺的猶太人接近六百萬人,受害人數高達一千萬,其中包括一百五十萬名兒童。
王擎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 回想自己從生死關頭蒙神拯救,在身體軟弱中得到神的安慰和醫治,在生意和生活的難處中,得到神的庇護和幫助,在生命的改變中得到神的破碎和更新,我實在要向神獻上千萬聲的「感謝」!若不是神的救贖,我今天怎能擺脫屬世的牽絆,屬人的牽掛,屬肉體的情緒等等的一切,定會讓我和喜樂、平安和盼望無緣!所以,我豈敢離開我的主?我又何等的盼望我的家人、親朋好友,以至所有的人都能認識這萬福之源—主耶穌基督!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哥林多前書 9:16) 現今的我真的不願知道別的,惟願傳揚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因為我知道惟有祂是人生一切問題的解藥,是賜道路、真理和生命的主。因此,我想說福音不是傳不傳的問題,而是要抓緊時間快傳,拯救靈魂刻不容緩。 回顧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一些事,我的親弟弟罹患癌症離世,年僅52歲。我小弟弟的好朋友小張與癌症抗爭,結果也在去年以失敗告終,年僅40歲。我妹妹的好朋友也是40多歲,去年離別了人世。親人離別是撕心裂肺的痛,但當想到神是何等的憐憫他們,在他們有生之年,神藉著我們向他們傳了福音,在他們遭遇疾病時,神憐憫他們,及時地揀選了他們,使我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特別是我小弟弟的好朋友小張離世的前一天所發生的事,簡直出乎人的意料。小張離世前一天的凌晨,他不想再連累家人伺候他,竟然想到了割脈自殺,幸好被他太太發現得早,及時把他送到了醫院。當我和弟兄那天早上到醫院見他時,我擁抱著他說:「感謝主憐憫你,你要自殺成功,就沒有機會見神了!」那時我心裡實在感謝神對他極大的憐憫和愛。 說起我的大弟弟,雖然失去他的痛至今仍如刀扎心,但想到神對他的憐憫和揀選卻極大的安慰了我。過去他是個極端悖逆的人,自私、貪婪、虛榮、極度暴躁,常常口出惡言,但主憐憫他,揀選了他。直到兩年前他被查出患癌症末期時,他才開始親近神、呼求神,感謝聖靈的帶領,竟然他在禱告中跟主認罪說他是個口唇不潔的人,跟天父說他是個混蛋兒子。他說,主耶穌甚至在夢中對他說,我已經赦免你了!神在他身上有何等大的憐憫和恩典,在他的葬禮上我們全家齊聲歌唱《奇異恩典》,為我的弟弟向神獻上感謝和讚美!
我是做俄羅斯邊境貿易的所謂「倒爺」。做生意就有賺有賠。1997年的全球經濟危機,盧布暴跌。手裡一大把的盧布忽然就一分不值了。貨賣沒有了,手裡的盧布成了一堆廢紙,可以用傾家蕩產來形容。但看著兩個上學的孩子,路還是要往前走的。可路在何方,就必需有錢。可要好的朋友都離開了我,錢是借不著的,家裡的親戚又不好意思張口。曾經的佼佼者就這麼像僵屍一樣地維持著。 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快速回復,生意也慢慢好做了。有一個老闆與我以前的關係很好,他叫我信耶穌吧,或許上帝能幫助我。他給我一本聖經和一本新生命科學,以及一本新編讚美詩。因為我知道這個老闆很有錢,那麼他的話在我的心裡還是很有分量的。再說我以前曾經對佛教以及氣功很感興趣,但是怎麼打坐也不能使我靜下來或我的生活發生改變。因著我當時的窘境,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就開始讀新約。裡面的話使我很受用,特別是「信我的人使你凡事都富足」等等有關祝福的應許,新約讀完以後也連續讀了舊約,沒幾個月就讀完整本聖經。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我相信這麼有能力的神,他說的話肯定是真的。 因為當時國外市場還沒有教會,也沒有講員,也就三、四個人一起唱唱讚美詩,讀讀聖經就算聚會了,但我能積極地參加,奇怪的是我晚上能踏踏實實地睡著覺,臉上也有了點笑容。回國內進貨的時候也能理直氣壯地說我沒有錢,可不可以賣完貨再給你錢。貨主都被我這種誠懇的態度嚇住了。因著我以前做生意的經驗,進的貨到國外就很快賣出去了,賣的錢我第一時間就給了貨主,使我們的合作更加順暢。最主要的是我能挺起腰板實實在在的做人。因為沒錢我在國際列車拽貨掙錢的差事也不幹了,就專門把自己的貨進好。人有了精神,說話辦事都很機智圓滑,而且也很省心,因為神說祂要擔負我一切的重擔,負他的軛是輕省的。不像以前那麼忙,但生意卻有了很大的起色。「非典時期」由於口岸人員不能流動,廣州和北京的商場都被迫關閉,而我的貨主卻有充足的備貨,所以貨發到國外非常搶手。信主三年我就在現在住的邊境口岸買了一套房子,並且和兩個孩子的關係也得到了改善,他們的學業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兩個孩子都順利的進入一本院校,大兒子也順利的來加拿大讀書就業。 能獲得這些成績都是因著我所信的這位神,使我這棵壓傷的蘆葦重新有了勃勃的生機。我只簡簡單單的信這位神能救我。通過幾年的發展,我們教會也有了十幾個人,有一個初中文化的姊妹站起來為我們講道,也就是念聖經而已。藉著加拿大、香港和臺灣的宣教團體來探訪,教會我們怎麼查經、怎麼禱告,並且給我們帶來很多資料。我也能積極的做接待的工作和積極的奉獻。想想那時我對神那麼單純的追求,神就給我那麼大的恩典,回想起來仍然歷歷在目。
「祢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23:5下-6) 我出身在一個基督徒的家庭,自小就聽到很多聖經故事,對很多的經文也是耳熟能詳。連我就讀的幼稚園、 小學及中學,也是基督教背景的。所以聖經的真理,一點也不陌生。雖是這樣,當時我還是年少,所以沒有多思考耶穌跟我之間的關係,只知道祂總在我旁保守著我。而我雖不能稱得上是搗蛋的小孩,會做令人討厭的事,但也不是一個乖乖的孩子,惹人喜歡。我是一個有「小聰明」的小孩,所以會到處攪破壞,會作弄別人、跟人打架、駁嘴等。特別對朋友及家人在關係上做成破壞。雖是這樣,神的福氣總在我身旁,沒離開過。 特別在我小六畢業的那一年,就是2008年,因我所讀的小學是基督教的,所以在我們小學畢業時有一個畢業營,讓大家相聚一起。當中特別有一個「講道」環節,顧名思義就是講神的道,但對我這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只是一篇長的道。但奇怪是,在我記憶中,大家都很留心聽陳傳道講福音。我已經不記得當中他講了甚麼,只記得他說到耶穌在十架上的第一句是:「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然後「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我知道我一直給別人帶來傷害,所以那一天我在耶穌面前悔改,如那在耶穌旁回轉的強盜一樣。 自那天起,生命就不在一樣了,更經歷主恩,因有聖靈住在我心裡。 現在的我滿有主恩,因為當我了解自己做錯的時候,天父會給我勇氣去認錯,亦透過聖靈的提醒讓我知罪悔改。所以現在我和朋友及家人的關係都得到修補,去除了隔膜,只有恩典。我也知道我的人生路還很長,所以我也不是已經完全了,仍要努力追求,「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奬賞賜。」
˙何彤˙ 有一句話 要向您訴說 有一首歌 要唱給您聽 有一種盼望 是永恆的嚮往 我要到哪裡 去尋求心靈滿足 我要到哪裡 去尋覓安身之所 求耶穌的光照亮我 求聖靈引導我 我別無依靠 只能靠您的扶持 我別無拯救 靠您的寶血遮蓋 我別無所求 求您的同在常伴左右 天離地何等的高 您的慈愛向敬畏 您的人也是何等的大 東離西有多遠, 您叫我們的過犯 離我們也有多遠 我的主耶穌 求您使我遠離試探 救我們脫離兇惡 親愛的阿爸父 全能的主 愛我的主耶穌 復活的主 耶穌基督 我愛的天父
照片提供:Eddie Chan
˙賴建鵬牧師˙
《花好月圓》詞曲及主唱者是刁寒:「春花和秋月它最美麗,少年的情懷是最真心。人生如煙雲它匆匆過呀,時光它永遠不停息。把我們年華都帶去,天上的風雲它多變幻,惟有情義地久天長。好花美麗不常開,好景宜人不常在。」
˙田森傑牧師˙
現代的社會保險制度乃是由19世紀在德國的鐵血宰相奧托.馮.俾斯麥(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所創建的,至今已經在全球各地運作,如今不但保險公司林立,保險的種類也隨社會文明的進步不斷地增加,如有醫療、人壽、房屋、汽車保險等。在許多地區,保險制度已經成為政府對市民的立法管制,例如在美國所有汽車都必須有汽車保險才能夠在路面上合法行駛。這樣的立法管制一方面可以提醒駕駛人士開車謹慎,同時也能夠解決在車禍發生後的賠償紛爭,好的保險公司能夠為投保者爭取最高的權益!
˙柴鄭玉雲師母˙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歷史長河中,人的一生流逝於彈指之間。從呱呱落地的一刻起,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支離弦的箭,悄悄然向著生命的終點射去。開弓以後,只能勇往直前,沒有退路。
˙王澤鳳˙ 「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書1:19) 有一位好姐妹的朋友向她訴苦:一個月前的一個晚上,她的老公把她從睡夢中喊醒,要求跟她離婚,原因是他在外面有了另一個女人。她聽完之後,就完全傻了,因為她之前完全不知道這回事。有的朋友就勸她說:「算了,算了,他要走就讓他走吧!還好他在外面也沒偷、沒搶,只不過找了一個女人而已。」又勸她要感謝這個男的,因為如果沒有這個男的話,她可能就要孤獨到老了,至少現在還賺了一女兒陪著她。 這位姐妹的朋友把這些事情跟她訴說了一遍,她很認真地聆聽完之後,就把她朋友的話再認真地重述了一遍給她聽,並且把她受傷、委屈和無奈的感受一一表明了。她朋友就非常感謝她的理解和勸慰,說她舒服多了;還誇我這位姐妹,說話都說到她心坎上了。我的好姐妹說:「其實我就是對她做了一次認真的傾聽,讓她覺得被理解了,大大抒解了她的情緒。」 再說一位母親的見證,她在美國讀大學的女兒給她打電話,表達明天要考試了,但還沒有準備好。她一反常態地理解她的焦慮,讓女兒放鬆心情,早點睡吧!女兒因此很得安慰與平安。最近她女兒打電話給她的頻率明顯增加,也願意分享自己和朋友之間關係上的煩惱了。母親把剛學到的「懇談、傾聽」好好地應用了一下,女兒的情緒馬上得到疏理,母女倆都很開心。 聖經中的溝通原則,就是「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1:19)充分地告誡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隨時聆聽別人的意見,不急於自己的發言,更不要輕易動怒。使徒雅各指出,只有當雙方的聆聽比說話為快、為先時,才有良好的溝通。我們往往想多說一些,讓人明白我們的想法,但也必需願意多聽別人的言語。當我們「快快地聽,慢慢地說」,就是在向人表達尊重與愛了。就像我的好姐妹對她朋友不打岔、不評論、不給建議的認真傾聽,就讓她朋友很得安慰,感受到一份尊重與重視。那位母親的學習傾聽,更讓女兒真實地感受到母親的理解與愛。 我們很多人被訓練得很會分析問題和提供解決之道,所以擅長思考和講話。但我們很少人受過傾聽訓練,就是從對方的觀點、角度來看世界的同理心的傾聽,以暸解對方的思想、感覺和願望。事實上,學習傾聽可能像學習外國語文一樣難。因為「傾聽」是讓對方有講話的機會,務必去除自我中心,學習先放下自己的觀點,把自己的身段放低,用別人的眼睛看世界,去看一個你不熟悉但其實你有機會看到的世界。 所以聖經說:「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就是不要以為自己什麼都懂),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羅12:16)人什麼時候最聰明?就是他卑微下來的時候最聰明。因為當我們身段放低,去傾聽比我們更卑微的聲音的時候,我們反而有機會變得真正的聰明,去看見我們原來看不見的東西,聽到我們原本聽不到的聲音。我們要能夠用別人的眼光去理解世界,這並不等於他是對的,但是當我們去學習傾聽的這個過程,我們就不一樣了,他人也不一樣了,我們變成結伴同行的天路客,一起去認識彼此,和幫助彼此去認識自己。 口語的溝通是所有人類文化、思想傳遞的基礎。「聽與說」的能力,是上帝賜給人類最奧秘的兩項禮物。然而「聽與說」卻無法在同一時間內一起發生,許多人曾嘗試,但做不到。所以,在我們的婚姻、家庭裡,必需有人聆聽,溝通才會順利。這個「聽與說」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婚姻四季》的書中,在調查離婚原因的問卷中提問「你為什麼婚姻失敗?」竟有八成多的人回答「缺乏溝通」。在改善婚姻的過程中,很少有比同理的聆聽這般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了!因為願意全神貫注地集中在說話之人的身上,努力去發掘他內裡的真正意思和心意,就帶出了「彼此勸慰」 和「互相建立」(帖前5:11)的正面溝通模式了。 耶穌是情感智慧的典範,「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基督的寬廣,能擴大我們對人的接納;也惟有基督捨己的愛,能幫助我們脫離以自我為中心的限制,願意更有耐心和恩慈地去聆聽他,並且聽懂他! 親愛的阿爸天父: 我們感謝讚美祢,並以感恩的心,娓娓訴說我們心裡的需要;我們可以暢通無阻、深信不疑地來到祢面前傾心吐意,向祢坦承我們的感受、過錯與罪惡,為要得憐恤、蒙恩惠、有美好的團契和生命的更新。主啊!祢是最好的聆聽者,祢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祢瞭解並接納我所有的情緒和想法。當我向祢袒露心聲的時候,祢專注的傾聽,就安慰、溫暖並鼓勵著我。感謝主的慈愛與恩典,祢是我心靈的醫治者和輔導者。求主幫助我也有像祢一樣憐憫的心腸,耐心聆聽有需要的人。我這樣感恩禱告祈求,是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