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2020 (Page 20)

2 月 2020

˙洪順強牧師˙ 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主耶穌卻說:「我來了,是要使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祂所指的豐盛生命就是人信祂後所領受的新生命,這個生命與舊生命不一樣。舊生命是一個被罪惡過犯所捆綁、沒有神、沒有盼望、不喜樂、不滿足、沒有平安、充滿憂慮恐懼的生命。新的生命是一個被神改變的生命,以弗所書4:24說:「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在公義和真實的聖潔裡創造的。」人領受了這個新生命是行義不犯罪的生命,是按著 神性情被造的生命,神的性情是充滿愛、公義、平安、聖潔、憐憫、真善美等美德,這個新生命也是如此。也許我們會問:「為甚麼耶穌能給人這新生命?」讓我們從聖經去瞭解。 人只憑表面認識耶穌 首先,很多認識耶穌只憑著外貌、表面去認識祂,就像二千多年前祂降世為人出來傳道時,人看不起祂。約翰福音1:45-46記載有一位耶穌的門徒腓力,當他認識了耶穌是救主後,他找著他的好朋友拿但業,想介紹給他也去接受,腓力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指眾先知所預言要來的救主彌賽亞),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 拿但業對他反應說:「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他立時顯出不能接受,因為在拿但業的觀念裡頭,拿撒勒是一個卑微的城鎮,從來沒有產生過甚麼偉人,更何況是救主的來臨,豈可選擇這個小城。 除了拿但業外,聖經還記載了多次人對耶穌的藐視,例如耶穌有一次去到自己的家鄉去傳道,祂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雖然聽見耶穌有智慧地去教導;他們甚至知道耶穌手所做過的異能,但他們反應說:「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嗎?」(馬可福音6:1-3)他們就厭棄他,原因就是因為只看耶穌的出身卑微,認為他是木匠(當時被認為是很卑微的工人),他出身的家庭也是很平凡。其實,聖經早已預言救主的來臨並不是以尊貴的身份,也不是出身於甚麼名門望族,甚至先知在以賽亞書53:2-3這樣介紹他說:「他(耶穌)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 人要真正認識耶穌 耶穌選擇卑微地降世,聖經希伯來書2:17-18說︰「他必須在各方面和他的弟兄們相同,為了要在神的事上,成為仁慈忠信的大祭司,好為人民贖罪。因為他自己既然經過試探,受了苦,就能夠幫助那些被試探的人。」又說︰「因我們的大祭司(耶穌)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15-16)耶穌祂本是神,但祂甘願「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腓立比書2:7)原來耶穌是為了讓人知道祂能體恤人,祂因此甘願選擇降生成為卑微的僕人,祂同樣與人一樣去經歷人間的困苦。 然而,聖經告訴我們耶穌不單是完完全全的人,他在生活、家庭、工作、社會上完全顯明他的人性,但他也在傳道時顯明祂也是完完全全的神。這就是神學上所稱耶穌擁有神人二性,即祂同時是人也同時是神,是我們不能理解明白的,但在歷史記載中他在世間時,他神人二性的確非常明顯。他成為人所以有人的屬性,例如他要吃、會疲倦、要睡、要行路等,但他行很多神蹟時卻完完全全證明他就是神。約翰福音1:1、14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 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滿有恩典和真理。」 全能的神可以改變人的生命 耶穌是神、是創造主,祂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神,祂滿有大能,這樣祂豈不是能夠改變你和我的舊生命嗎?聖經約翰福音2:1-11記載了祂能將清水變成上好的酒,顯明祂有改變事物本質的大能。其實一切的事物祂都能掌管,祂能使風浪平靜、行走在海面上、使死人復活等,我們人的生命也是在祂掌管中。祂起初創造的人類始祖是完全的人,並沒有罪惡過犯,祂容讓人在地上自由地過活,並沒有控制人的思想與舉動,因為祂並不是創造人成為機械人。可惜人卻不聽神的吩咐,人日後更漸漸不認識神、甚至遠離神,結果就是陷入各種過犯中,成為聖經所說的舊人,並且行出種種的污穢與在私慾中漸漸的敗壞(參看以弗所書4:17-32)。但聖經中卻記載了耶穌能夠改變人舊的性情,例如路加福音19:1-10記載了一個眾人所憎的罪人撒該,當他聽到耶穌願意接待他後,他也願意接待耶穌,於是他的生命有所改變。他從一個很自私很貪心的人,變成一個有愛心關心窮人的人,他在眾人面前認罪悔改,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主耶穌能夠改變人的生命,過去歷史中億萬人接受耶穌為救主後生命有所改變,正如聖經所說:「如果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經過去,你看,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 主耶穌為世人完成了救恩 親愛的朋友,主耶穌願意改變我們舊人生命,因為祂願意萬人得救。舊人是一個有罪過的人,死後要面對神的審判。人因為不聖潔是本來要往地獄去的,但這位極愛我們的主耶穌竟然願意到世間來,祂為我們捨己成為人,並且擔當世人的罪過,成為代罪羔羊被釘死在十架上,要贖去你我的所有罪過。人只要悔改就可以被改變,因為耶穌死後三天復活,顯明祂就是那位勝過罪惡死亡滿有大能的救主,所以祂能夠改變我們。親愛的朋友,新的一年來到,請問你已經接受了主耶穌成為你的救主嗎?如果還沒有的話,盼望你今天就接受主耶穌要賜給你的豐盛生命及永生,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去過新的一年。你願意悔改並相信祂、跟隨祂嗎?我們相信了主耶穌的人,聖經說我們也要繼續依靠主除去我們那照著從前生活方式而活的舊人。

˙鄧佩儀˙ 父母的愛、不離不棄 我叫鄧佩儀,有七兄妹,我排行中間。雖然爸媽只有哥哥一個兒子,但他們從來沒有重男輕女,爸爸更特別疼愛每一個女兒。小時候家裡很貧窮,而大伯父家卻很富有(他是建築師,但卻沒有孩子),他那時領養了三伯父的兩個兒子,又想爸媽將其中一個女兒送給他。不過爸媽始終捨不得把自己的骨肉送給別人,無論如何艱難,都要把自己的孩子帶在身邊,所以長大後,我們都十分敬重他們,特別當我們眾姊妹信耶穌後,我們更懂得表達對他們的愛,盡力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更積極向他們介紹耶穌基督的救恩,希望他們也得著永生。我們都很感恩,父母親在離世之前都信了耶穌,並且洗禮加入教會,將來我們一家可以在天家相聚。 爸媽在二次世界大戰時逃難來到香港,在工作中認識,後來結婚生了三個孩子,爸爸外出工作,媽媽在家照顧孩子並取一些外發手工回家加工,在九龍租住一個房間,生活清貧艱苦。後來得悉有些同鄉在新界粉嶺租借地方種田,於是爸媽也決定搬到那裡,請鄉里們幫忙建屋,在那裡開展新的生活。後來爸爸的一個同鄉兄弟,介紹他到英軍營地做保養維修的工作。從此爸爸有了安定的工作,媽媽在家種田,爸爸下班後及我們放學後也要到田間幫手,生活雖然辛苦,一家人卻是樂也融融。 由於我們家附近有一個很大的墳場,常常都會見到出殯的場面,一隊人抬著棺木,有人在吹樂器,有人在發狂地大哭,場面十分恐怖也令人不安,所以我從小便很怕黑、怕鬼。從小就思想,人死後會到哪裡去?死後是否會化為厲鬼,到處害人?有時候,於冬天在田間工作太辛苦,我會思想:「與其勞累一生最終都要死,不如早點結束生命。」但每當我想到人死後到底往哪裡去,又想到父母親這麼辛苦養育我們,如果我這樣了結自己的生命,他們一定會十分難過,我便打消了結束生命這個念頭。 為人父母甚艱難 自己婚後生了一個女兒,五年後又生了一個兒子,本來是十分開心的事,但我的兒子出世二十天,就發現有一個叫「漏管」的小瘡在他排大便的出口處,要馬上動手術,並且手術後不能夠把傷口縫合,每次大便後需洗傷口,待傷口慢慢癒合。三個星期後,傷口終於癒合了。有一天幫他洗澡時,又發現他下腹位置腫起一小塊,醫生診斷為「小腸氣」,必需接受手術,但由於他在出生後二十天剛接受了一次全身麻醉的手術,所以要待他達三個月大時,才可進行這個手術,我當時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媽媽和奶奶都說:「孩子那麼多事,帶他上契給黃大仙及觀音,希望這些菩薩能保佑他平平安安,快高長大。」家中也安放了一些什麼「門口土地」、「地主」、「天官」等。每天早晚上香,每逢初一、十五,就更換放在神位的茶。 兒子還小不懂事,有一天他偷偷喝了神位上的茶,又把燒完的香所剩下的竹枝放入口中,因而引發腸胃炎,我便想到:「這些菩薩沒有保佑我兒的平安,反而害他入住醫院,我以後也不要拜它們了。」由於擔心兒子身體,我陷入了產後抑鬱症,常常擔心如何養大這個兒子,曾經多次想到跟兒女們一同自殺;但每當想到丈夫也是一個勤奮努力的好丈夫,愛兒女愛家庭的好爸爸,如果我們就這樣死了,對他實在不公平,也太殘忍了。 兒子漸漸長大,他十分聰明及異常活躍,我曾懷疑他是否有「過度活躍症」,當時也沒有帶他去做特別的檢查,每天面對這個兒子,真是又愛又恨,一方面擔心他的健康,另一方面又擔心他跌跌碰碰會受傷,我真是身心俱疲,十分後悔生了他,並時常埋怨女兒叫我生個「弟弟」給她;又埋怨兒子為何要出生,飽受肉體之苦,而我的心靈也受盡折磨,何時才能將這個兒子養大? [caption id="attachment_6248"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24"] 作者與丈夫、兒女和孫兒[/caption] 與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終於撐到兒子上幼稚園,我也可以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在他就讀的幼稚園,逢星期六早上有一個叫「清晨小聚」的家長聚會,小朋友在課室由老師看管,家長可以放心聚會,內容每次都不同,有講座、看影音、烹飪示範等。在一次影音的聚會中,內容述說一位香港明星喬宏和他太太(小金子)的見證,深深感動我。喬太說:「為什麼他們夫妻關係那麼甜蜜,家庭生活這麼和諧?因為他們家裡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以聖經為他們一家的標準。如有什麼事情要討論和做決定,各人都會認為自己的一套一定是最好的,各人都會堅持己見,這便很難作出令對方或所有人都同意的方案;這時候,父母親就拿出聖經來,看看神怎麼教導我們,這樣便沒有衝突了,而且誰都沒有輸,因為大家都是按照聖經,根據神的教導去做。」我覺得這個論點很好,這樣做家庭便可以和諧。 後來學校的宗教主任來探訪我,再向我講解聖經,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死,後來又復活了,祂賜給我們新的生命,並且將來有永恆天家的盼望。我便接受耶穌做我的救主。信耶穌後我每天讀聖經及祈禱,發覺自己的心態慢慢改變,我開始不再埋怨生下了這個兒子,反而開始懂得欣賞這個充滿創意的兒子,我再也沒有埋怨女兒。當我讀到聖經雅各書第三章提到我們的舌頭充滿了殺死人的毒氣,我們用舌頭感謝我們的天父,又用舌頭咒罵按照上帝形象所造的人。我的兒女豈就不是按照神的形象造的嗎?我怎能咒罵他們?我便擁抱著我的兒女,向他們道歉,從前自己不認識神,以後會按照聖經教導他們,不是按自己的意思,也不隨便發脾氣,我們一齊學做天父的好孩子。 感謝主,雖然兒子在青春期我也經歷了不少難處,在他初中的時候,不喜歡讀沉悶的中國歷史課,又跟班主任角力;我惟有一方面慢慢引導他,一方面常常為他禱告,求神賜他好的老師及同學。感謝神垂聽我的禱告,他上中三那一年,神賜他一個懂他、關心他及引導他找到人生目標的老師。從此,兒子有了人生的方向,努力讀書,在學業及運動場上的成績,都取得突破性的進步,我十分感謝耶穌聽我的祈禱,他遇到怎樣的老師和同學,是我不能掌握的,我唯一可以做的是為他祈禱,求神預備合適的好老師和同學幫助他,陪他一起成長。 信主後,我透過讀聖經,也學會怎樣做個好媽媽,我以前只會咒罵兒子,信主後我知道不應該說傷害他的話,要跟他保持良好的關係,但又要他知道要尊重媽媽。轉眼廿多年過去,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發揮,他現在是一名註冊建築師,並且成家立室,有一位「胖嘟嘟」十分可愛的女兒。 我女兒自小聰明、乖巧、勤奮、自律,所以我未信主前常常會將女兒與兒子比較,但信主後我明白到神造每個人都不同,我要欣賞他們各自都有獨特的優點。信主前我常埋怨女兒叫我生個弟弟,令女兒十分自責,後來我向她道歉,覺得自己真不負責任,竟然把這推卸給當時只有六歲的女兒,她後來說每一次當我這樣埋怨她,她的心好像被刀割開一樣,當我聽到她這麼說的時候,我的心真的痛得像碎裂了一樣,我竟然這樣用言語傷害當時只有六歲的女兒。幸好我信了耶穌,如今,女兒是我最好的朋友,她現在已是一位註冊言語治療師,並有兩個可愛的女兒,我現在真是心滿意足了!父母親雖然已經離世,但我們將來可以在天家相聚,感謝上帝賜予的恩典,賜福我們一家四代,希望我們世世代代都得到主耶穌基督的賜福! 作者為香港短宣中心第3屆倩青(婦女)佈道訓練課程校友

感謝神恩領滑鐵盧聖誕報佳音行動和聖誕短宣佈道週順利完成。參加教會約有30間,佈道肢體約400位,接觸未信者約800位,談道約300位,決志者約40位,榮耀歸神。求主賜恩給各區教會有美好的跟進栽培工作,引領慕道者和初信者參加教會聚會,也繼續燃點信徒熱切傳福音的心志。 短宣中心30週年慶典暨短宣異象分享晚宴於5月23和24日舉行禱告。主題為—另一個十年奮進。求主使用這異象分享晚宴,與大多倫多教會一同頌讚神恩,並策劃十年奮進事工,為教會效力,榮神益人。請為各籌備工作和義工團隊禱告。 請為短宣中心1月份新學期的佈道和靈命培訓禱告。求主感動信徒們委身, 願意接受佈道和靈命培訓,成為基督精兵,能配合教會佈道事工的推展和加強信徒靈命質素。課程有—週二:關懷社區佈道、週三:國語佈道、週四:文化與佈道、週五:主工人的性格和週六第32屆週末實用個人佈道訓練。 請為2020年短宣中心與大多市教會的社區佈道行動禱告。請為短宣中心同工現正接洽教會參加這「改變社區改變生命的福音行動」繼續禱告。不但把得救的人數加給教會,更讓福音改變多人的生命,見證福音的大能。 請為短宣中心需要大量基督徒義工參與禱告。A) 派報義工到自己最鄰近的商舖和餐館中派發真理報;B) 佈道和跟進栽培義工—早上(10:30am-1:00pm)或下午(2:00-4:30pm)佈道並提供培訓;C) 辦公室義工—2小時或以上,週二—週六 (10:00am-5:00pm);D) 圖書館義工—2小時或以上,週二—週六(10:00am-5:00pm);E‧真理報文章校對義工—短宣中心或在家中校對皆可。 請為短宣中心同工們的靈命和身體興旺禱告。感謝神賜我們有美好合一的團隊,求主賜恩給我們各同工的靈命健壯,身體健康,並我們的父母、配偶和兒女們都蒙主看顧和保守,與我們同心興旺福音。

˙不鳴˙

一年復始,萬象更新!今年農曆新年也在1月份,故1月的新年氣氛特別濃厚。所謂「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很多人在新年,都會立志,希望新一年有所進步。在眾多立志或新年願望中,最普遍的相信離不開:減肥、做運動、專心工作、努力讀書等等。作為基督徒,應該再加上屬靈的立志。大多數基督徒會立志好好讀聖經,多花時間研讀神的話,好好追求;努力傳福音,拯救靈魂;又或者更熱心事奉,勤作主工。但當中有多少人會立志學習或操練舌頭的功課呢?

˙廖燦民牧師˙ 屬靈產業(提摩太後書第一章) 保羅在此稱提摩太為他「親愛的兒子」(2節),由於在《提摩太前書》中,保羅希望他暫代他處理教會的事工,如今知道自己要留在獄中,乃極力鼓勵這「屬靈兒子」打好根基得以牧養群羊。又提醒提摩太,其實他已擁有屬靈產業:就是他從外祖母及親母自小得到的《聖經》教導(5節及3:15)。同時,在聖職上,他曾被按立,因此心不要膽怯,乃要剛強、仁愛、謹守。在傳福音上,不要以「為主作見證」為恥,相反地,「要與我同受苦難(在原文只是一字syn﹝together﹞kako﹝bad﹞patheson﹝suffer﹞,只出現在此處及2:3)」(8節),意即「一同忍受邪惡的對待」‚「擔當被人惡待的命運」。 上帝僕人(提摩太後書第二章) 試想想,如何去說明「上帝的僕人」?保羅告訴我們:(一)上帝的僕人如小孩(1節,「我兒阿」),要有單純順服的心;(二)上帝的僕人如精兵(3,4節):要受苦,要不將世務纏身,要以得召他的人的喜悅為目標;(三)上帝的僕人如運動員(5節):必須按《聖經》中的規矩,並以得冠冕為鼓勵;(四)上帝的僕人如農夫(6節):必須勞力,當先得糧食;(五)上帝的僕人如工人(14-19節):必須勉勵別人避免爭論,又當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六)上帝的僕人如器皿(20-23節):要先靠主自潔,脫離卑賤的事,成為聖潔,合乎主用。 神所默示(提摩太後書第三章) 保羅在《提摩太後書》第三章告訴提摩太要抵擋背道的事:背道的事是發生在現今(「末世」,1節)這個時代,而其性質包括:(1)對自己,「專顧自己,貪財,自誇,狂傲」;(2)對家庭,「違背父母,無親情」;(3)對別人,「賣主賣友」;(4)對上帝,「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上帝」;(5)對宗教,「偷進人家,終久不能明白真道」。而防範背道的事有三個方法:(一)服從屬靈領袖的教訓、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且有受苦的心志(10-13節);(二)以從小所得屬靈教育作基礎(14-15節);(三)以《聖經》的真理作保障(16-17節),因為「《聖經》是神所默示的」,可以解決以上各種背道的事。 務要傳道(提摩太後書第四章) 在《提摩太後書》第四章中,保羅論及作傳道的功夫:無論在有利或不利的日子都要傳道,並且要隨時準備,隨傳隨到(「專心」),要存忍耐的心志,內容也要多方面的(2節)。同時,保羅在臨別贈言(《提摩太後書》可以說是保羅的遺囑,6節)中,說明他自己的一生,「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7節)是的,基督徒每天都要打仗,且要打美好的仗,不被魔鬼所勝;基督徒每天都要跑主的路;基督徒每天都要守住所信的道,不為任何世界理論、學說所動。而保羅期望主所賜的「公義冠冕」,也正是主要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的,因為他們已打美好的仗、跑盡主的道、守住所信的道。

˙衡子˙ 我步行在一條高大樹木覆蓋兩側的小徑上,那就是列巿殼版路休閒步道(Shell Rd. Trail),竟然發現了…… 漫步在樹蔭小徑 不經意地發現了 在路徑旁的角落 有幾棵被砍伐的大樹 留下小半截墩子 驀然 腦中出現一節聖經 以賽亞書六章十三節 「境內剩下的人 還有十分之一 也必被吞滅 像栗樹、橡樹 雖被砍伐 樹墩子卻仍存留 這是聖潔的種類 在國中也是如此」 神應許先知以賽亞 一小群餘民 是聖潔的種類 會得到拯救的 以色列會得到復興 正如樹墩子 能長嫩枝成長為新樹 神將這嫩枝的比喻 預言了以色列民 在被擄亡後仍可歸回 我深思著 樹墩子啊 當大樹幹被砍下以後 你還在地上等候著 因你 仍有再生盼望 仍要發芽生長 仍會長出全新鮮嫩的小嫩芽 假以時日 你將會長成大樹 神啊 祢眷顧每一株平凡的生命 讓它在救恩的國度中存活 並在愛中成長和更加旺盛 我們得抓住祢的應許 竭力關心年輕的一代 並求祢拖帶著他們 在這個具挑戰性的時代 紥根於聖經的真理中 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去走前面迂迴曲折的路

˙吳君才˙

人生有不少里程要奔跑,抱著甚麼態度,決定成敗得失!

聖經提摩太後書4:7-8記載了使徒保羅回顧自己的人生及事奉態度:「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 」

我們不妨借來看看怎樣應用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