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020

作者:王文賢 新娘子向著新郎說:「多謝你接納過去的我,以致今日你可以擁有更好的我。」在婚禮中,新娘子道謝的對象,又何止是她的新郎,少不得的還有愛她的神,她的牧師,教會的弟兄姊妹,她的上司兼屬靈母親。新娘子忍不住眼淚,向在場的來賓說:「是他們每一個,用愛把我從爛泥中拉出來,我試過很多次逃走、避開、不理他們。連我自己都想放棄自己的時候,但他們沒有放棄我,一次又一次拉我回到神裡面,以致今日有一個煥然一新的我。」 大約五年前,新娘子阿恩(化名)經她教會牧者推薦下,參加了一間機構所舉行的服侍流浪兒童訓練班課程,而我是她當時的組長。雖然她未肯定自己服侍的對象,但她卻正尋求可以如何回應神的呼召。後來,她一步一步更明確知道神帶領她服侍紅燈區的姐姐,而更在她服侍的機構中認識她的丈夫。為了要讓婚姻更加幸福,她很認真的去預備,不單只是婚禮,還有就是婚前輔導。經她上司介紹下,我就為他們進行婚前輔導,過程中立體地認識她。知道,若不是靠著聖靈的能力,她根本沒有可能走到今天,能夠踏上紅地氈,與丈夫挽手進入人生另一階段。 中國傳統重男輕女,阿恩有一位姊姊,母親懷有阿恩時,希望懷的是一名男嬰,能為夫家繼後香燈。出世後,知道是女,自然也感到失望。母親甚至曾對她說:「你本不應該在這個世上。」對阿恩來說,她的出生,似乎不那麼受歡迎。慶幸的是,她父親卻是寵愛她。小時候美好的回憶,很多都與父親有關。她清楚記得爸爸錫她、抱她、騎膊馬的片段。可惜,這些溫馨的場面,隨著父親在她四年級離世而終止。父親的離世,帶給她們一家沉重的打擊,母親在醫院崩潰,她小小年紀幫父親遺體抹身,送別父親一幕,仍然記得清清楚楚。事隔廿多年,阿恩甚至還記得父親的體溫、錫額頭的場景。提到與父親離別這個片段,說起來心還是痛。 心理學家說,人類天生的需要是要感到親切感、有歸屬感、被愛、被需要和被照顧。而阿恩的父親,正正讓阿恩和她家人因著他所付出的愛,感到滿足。 愛錫她的父親離開,固然給她沉重的打擊,更不幸的是,她之後被鄰居性侵犯。性侵,令她感到被侮辱,心裡充滿憤怒。有誰可以明白她?有誰可以保護她?有誰可以為她出頭?後來她所結織的男朋友,都不是她要找的人。他們一次又一次背叛、離棄她,引誘她一起吸毒、落入色情場所。她試過想自殺,很想放棄自己。究竟有誰可以把她從困局中拯救出來呢?有誰聽到她微小的吶喊?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16:31)神的應許是真的。姊姊是家中首先信主的,之後也把她帶到教會。阿恩說:「這次是姊姊給我最大的禮物。」 當然「上教會」是不會像變法術一樣,轉眼就把人的生命扭轉。然而,她的牧者不離不棄,幫她戒毒,幫她回到正常的生活作息,在人看來,她一次又一次叫人失望,但這位牧者沒有叫她失望,在她心裡彷彿相信,因著神,她會回復她被創造時的尊貴和美麗。 阿恩告訴我,她很多次要離開教會,有一次她又想離開時,牧師語氣很堅定地對她說:「若你再不回來,我找八個人抬你回來。」就是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她的心。從此,她沒有再說要離開教會。或許,自父親離世後,她很久沒有如斯真實地感到被愛、被接納、被照顧,很久沒有遇見過一個不放棄她的人。然而,神卻差派牧者、教會的弟兄姊妹,把她帶回這個家,使她有了歡迎她回家的家人等著她。 當談起此事,阿恩和我不約而同地,想到聖經裡的一個「治好癱子」的故事,記載在馬可福音2:1-6:「過了些日子,耶穌又進了迦百農。人聽說他在屋裏,於是許多人聚集,甚至連門前都沒有空地;耶穌就對他們講道。有人帶著一個癱子來見耶穌,是由四個人抬來的;因為人多,無法抬到耶穌跟前,就把他所在那房子的屋頂拆了,既拆通了,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去。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孩子,你的罪赦了。』」 那個癱子得醫治,並不是因為他的信心,而是因為耶穌見到那抬癱子來見祂的人的信心,所以就醫治那癱子。而當下的阿恩,對耶穌的認識不多,也不是因為對耶穌有信心。而是她身邊的牧者、家人和弟兄姊妹的信心,以致今天阿恩能夠來到神面前,把自己和家庭都獻上。今天,她不單是別人的妻子,更是主的僕人,在紅燈區向一班姐姐傳揚神的愛和救恩。就好像昔日耶穌向西門說:「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姊妹)弟兄。」(路加福音22: 32) 婚禮過後,不是像童話故事的結尾:「王子和公主從此快快樂樂地生活。」阿恩和丈夫深知道還有很多需要成長,彼此學習的地方,維繫婚姻是需要用心去經營的。 在神裡面,學習揮別過去、珍惜現在、擁抱未來。但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生命中,在婚姻中,「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枉然警醒。」(詩篇 127:1) 縱然沒有華麗的過去,但因著耶穌掛在木頭上的拯救,讓阿恩和丈夫能帶著盼望,走進婚姻。 約翰福音13:10:「耶穌對他說:『凡洗過澡的人不需要再洗,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 阿恩和丈夫在婚禮中要求有彼此洗腳的環節,是希望喻表當大家為對方洗腳,是表明當進入婚姻的時候,不把過去的不潔帶進婚姻,以及承諾彼此委身,互相服侍! (後記:感謝阿恩同意筆者把她的事寫出來,她的心願是盼望更多姐姐同樣經歷神的恩典,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

第一組 – Jesus Loves Toronto 2020 –  Group 1 sharing By 董曼莉 (Dong Man Li), Doris Wan, Betty Ng 董曼莉: 慈爱的天父,感谢你在现金有瘟疫和灾难的时期,不离不弃的关心,帮助我们把我们来自同一 教会的三个姐妹有国语的。粤语的英文的不同语言的三个姐妹聚在一起参加多伦多网络电话布 道会。这是神天衣无缝的安排,是神拣选了我们。 。这次学习班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在彭牧师和师母示范和带领教导下。我的灵命有了很大的提 高。深深地体会到。不管任何环境,顺境逆境无论得时不得时,必须传福音。这次网络电话布 道会,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传福音的技巧。解答福音问题的处理。还有传福音的艺术等等。 愿我在今后天天能和周围的朋友分享福音。做一个合格的基督徒。 Doris Wan : Attending this evangelistic training course was a wonderful and blessed experience for me during this pandemic. In the past three months, three of us from

作者:鄭媛元博士 猶太《塔木德》中有句話:「父母只是把孩子帶入今世的生活,而教師則把它帶進來世的生活。」猶太人把教師當成是城市的保衛者,民族利益的守護者,所以父母會從小就教導孩子:要像尊重上帝那樣尊重教師。 猶太人被公認是這個世界上最會賺錢的民族,其實對猶太人來說,知識和智慧比財富和地位更重要。在他們的歷史記憶和觀念中,金錢可以隨時被剝奪,而知識是最可靠的財富,是唯一可以隨身攜帶而且終身享用不盡的財產,只要你活著,它們就會永遠跟隨著你,無論逃到什麼地方也不會失去。也正因為如此,當其他民族把擁有權力、地位、名聲或金錢的人視為成功並給予尊重的時候,猶太民族中最受人尊敬的卻是有知識和智慧的人,可以得到極高的聲望。一個研究聖經的學者,他的身份比富翁高千倍;富翁寧願傾盡所有,也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窮的像乞丐卻有知識的學者為妻。 猶太人重視知識,所以也十分尊重有知識的學者和傳授知識的教師。他們認為教師比國王更偉大,而且教師比父親重要。如果你問一個孩子:「如果爸爸和老師同時掉進了水裡,你會救誰?」猶太孩子的回答往往是救老師,可以看出教師在猶太社會中的地位。早期的猶太社會,教育子女的責任通常是通過父親和拉比完成的,而在希伯來語中,「父親」和「拉比」這兩個詞都有「教師」的含義。父親在家庭中承擔著教育子女的重任,要把「德慧之言」及為人處世之道傳授給子女。在社會上,教師的職責則由象徵著智慧與權威的拉比來擔當,他們作為上帝律法的傳授者和智慧的化身,不僅要向學生解答學業上的難題,也要指點生活中的迷津,正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主後二世紀以後,隨著學校與會堂的分開,教師與父親、教師與拉比的角色逐漸分離,誕生了現代意義上的教師。 在猶太人看來,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在社會中享有極高的地位,因此,教師必須是才德兼備的,除了知識,同時也需要在道德和信仰上具備最高的資格。中國古語亦有雲:「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禮記·學記》教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而為師之道,當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如果「師道尊嚴」已成明日黃花,教育和未來又在哪裡? 箴言1:7:「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作者:周振傑牧者及周羅嘉妍師母 《結婚週年給老婆的信》 親愛的老婆: 一年一度的結婚週年紀念日又到了。今年的紀念日象徵著我們的婚姻正式進入第21個年頭。回想當日與你一起走進教堂的那一幕,就彷如昨天發生的一樣。 還記得我們新婚時那段只有兩口子生活的日子嗎?是何等的自在啊!但自女兒出世後,我們的生活便起了重大的變化,每天總是為著照顧孩子而奔波勞碌。不過,時間飛逝,相信不用再等幾年,當孩子們獨立時,我們又可以重回昔日二人世界的日子了。 記得當年有位朋友,在我們新婚時揚言我們的關係會隨著年日和實際生活的衝擊而慢慢轉淡。當時,我不認同他的說話之餘,我甚至暗暗地向自己立志,要用我最大的努力來証明對方是錯的。我要好好的保存我們之間的愛情,與你同心建立一段鞏固的婚姻。 轉瞬間,21年了。我不能說我已經做到了,但至少我們並沒有如那位朋友所揚言,我們的關係隨著生活影響和時間流逝而變淡。相反,我們依然保持著一貫的熱情。我甚至覺得我們之間的愛情,比當初來得更堅實和穩固。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們從來沒有意見不合或衝突的時候。不過,我們就是仍舊地深愛著對方,願意為對方犧牲,付出,並且享受著每一段能有對方相伴的時刻。而我深信,能夠建立出這樣的關係,箇中的原因與我們那種願意與對方「坦誠分享」的習慣確實有莫大的關係。 「坦誠分享」相信正是我倆多年來的婚姻保鮮法吧!你常對我說,為何我們之間有數不盡的話題。不過,我相信並非我們的話題數之不盡,而是我們從來沒有吝嗇向對方開放自己。我們從沒在意自己的分享是重要,還是不重要;是大事,還是小事。我們甚至不介意自己的分享會在對方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我願意分享,你願意分享,只因為我們都想對方明白自己,更想自己能多明白對方。 我特別享受每星期四早上的時段。因為,那天早上不單是我一週的假期,更是我倆每星期約定的「拍拖日」。你會為那天早上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專注與我約會,並為我們製造一個可以互相溝通分享的空間。送過孩子上學後,你便會陪伴我上茶樓(你知道我喜歡飲茶)。我們一邊吃早點,一邊分享過去一星期所發生在我們中間的軼事。有時我們會談談孩子,有時我們會分享教會裡的服侍,有時我們會談談自己對將來的夢想。但更多時,我們會一起數算父神給我們一家的恩典,互相感恩。總而言之,不論事無大小,我們總愛跟對方坦誠分享自己的心事和感受。而這種暢所欲言的溝通,不單加深了我倆彼此間的了解,更成為了我們互相激勵對方生命成長的地方。說實在的,我不單喜歡這一日,我甚至覺得,我需要這一日,用來培植我們之間的婚姻和愛情。因為,婚姻就好比一棵植物一樣。若要開花結果,便需要有人願意悉心培植。而這麼多年來我們彼此間的坦誠分享,正是我們用以來培植我們這段婚姻關係的養份。 親愛的老婆,謝謝你多年來與我一同坦誠。謝謝你過去對我一切從心而發的分享。我會繼續為著我們的婚姻而向你打開我自己。我會在下一個二十年裡,繼續保持這種與你互相坦誠分享的習慣,以一種暢所欲言的溝通來培植我們這一段充滿愛的關係。 祝結婚週年快樂! 你的老公 (註:周振傑牧師 Rev. Joshua Chow,現任歌鄰基督教會主領牧師) 《結婚週年給老公的信》 親愛的老公: 多謝你在結婚記念日給我的信。原來我們結婚已經21年了,時間過得真快!我感謝神,因如你所講,我們的感情並沒有因時間飛逝而變淡。相反,我們更懂得珍惜對方。我相信,若不是因為有上帝在我們關係當中,我們的婚姻絕不會如此美滿。 說到我們之間的坦誠分享,我同意這是我倆的婚姻保鮮法。多年來,我們彼此毫不保留地向對方所表達的感受、想法、異象、負擔,讓我們能夠互相有更深的了解。在生活各方面上我們也因為這份無間的溝通而變得更有默契和湊合,彼此間的信任也因此而被鞏固。 在21年的婚姻當中,當然我們也經歷過高高低低,甜酸苦辣的時候。不過,我感恩的是,無論在什麼境況中,我倆都學會在對方面前謙卑自己,接受彼此的不足,並且甘願讓天父來修剪和陶造我們的生命。正如父神過去將我高傲的個性拿走,又將耶穌基督的恩慈注入我的生命裡一樣。說實在的,學習謙卑,過程殊不容易。不過,當我能夠謙卑下來時,我發現我的內心反而更有力量和勇氣。我能夠勇敢地接納自己的軟弱,確認自己的不足。以至在你面前,我可以有能力不爭強,不執著。我若真的錯了,我甚至有勇氣去承認和改過。正因為我們都願意在謙卑的功課上擺上自己,我們的關係也變得更充滿憐憫和愛。 還記得一位老牧者曾經這樣勉勵我:「你在家裡時,要讓丈夫感到自己好像娶了耶穌基督回家一樣。充滿柔和和謙卑,恩慈和憐憫。」你知道嗎?我把這句說話常常都存在心裡。我要提醒自己,成為你的太太是上帝給我的呼召、托付、位分。我不單要與你同行,我的生命也要為著我們的關係而力求成長。 最後,我想你知道,我能夠愛你的另一個秘訣,那就是耶穌基督的吩咐。主耶穌吩咐我要跟你彼此相愛。祂願意我甘心樂意地與你互相服侍, 並且要我盡情地享受祂給我們在這關係中的各項恩典。世界不能給予我的,成就不能給予我的,甚至關係不能給予我的,主耶穌都已經給我了。祂用自己來滿足我一切心中所需的。而當我們的生命全被耶穌的愛滿滿包圍著時,我們之間不單能夠保持著一份不會熄滅的愛情,我們的關係也能夠成為父神切切實實地在我們中間的證據。 最後,老公,我想多謝你。多謝你過去一直以來對我的坦誠。當我做得好時,多謝你對我的稱讚;當我有過失時,多謝你對我的提醒。多謝你對我的信任,多謝你愛我。 祝結婚週年快樂! 你的老婆

致教會牧長、長執、教會傳道部與差傳部同工,與各位願多結福音果子的信徒們: 我們誠意邀約您們參加短宣中心第三十週年慶典暨短宣異象分享視像晚會/Zoom Vision Sharing Meeting於十月十八日或十九日。今年晚宴的主題是:「另一個十年奮進」。 於今年新冠病毒席捲全球下,各地民眾均深受其害。然而主曾應許我們,若我們遵行祂的大使命,祂應許我們更多經歷祂,如祂所說,要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8-20)。雖然在今年三月中旬,教會也像其它社群被勒令要停止大型聚會,只是如保羅所說,神的道卻不被綑綁 (提後二9)。 在剛週去的一季(五月至七月),我們蒙主的恩典,已完成了視像電話佈道培訓。這裡所說的電話佈道,不是以個人進行的,乃像在疫情前,我們所看重的小組佈道。學員被安排在小組裡一起佈道。每個信徒都有機會講解福音要道,也讓他們的隊友一起為他/她禱告,並作隨時的支援。我們蒙恩了!! 過往一季參加者眾,以致今年第七屆的耶穌愛華埠仍能順利進行。因著同學人數多了,聽福音的人則多了好幾倍。福音對象分別是這兒四千多戶的華人商戶 (其它族裔也能聽聞福音)、信徒們的親朋好友、與及教會所累積的來賓記錄。我形容過去半年其特別之處,就是每個星期,從小組佈道的匯報,我們都得知有人信主,榮耀歸神!九月至十一月,我們依舊有週日課程,與週末課程,詳情請登入多倫多短宣中心網站查詢細看。讓我們很興奮的,就是十二月份聖誕佈道週,靠著主的恩典,定可順利進行。深盼福音能快快地被傳開。 今年的視像晚會日期分別是10月18日(主日晚上八時正,以廣東話進行),與19日(週一晚上八時正)。教會及肢體們請按著自己方便的時間報名參加!這兩天晚上的聚會,分別有著眾多畢業生分享他們在傳講福音的美好見證。每一年異象分享晚宴過後,我們發現不少參加者都得著激勵。這對教會來說,又多了一顆顆熱熾的佈道心靈。只要教會多派人來,我們在主的恩典與祂的話語下,我們為教會又培訓多一位佈道人才。為了方便不同教會,與及肢體們不同的需要。 懇請您閱畢此信息後,參加,我們會傳遞有關資料,讓您於當天晚上順利與我們一起,共證主恩,同得激勵! 祝願您我為主多結福音果子! 多倫多短宣中心總幹事 彭偉賢牧師 敬約 二零二零年九月一日 Thursday, September 1st, 2020 Dear pastors, deacons, coworkers in the mission, evangelistic, and outreach departments and all brothers & sisters: We sincerely invite all of you to attend our 30th annual ZOOM Vision Sharing meeting celebration. The theme of this

作者:不鳴  「悔改」是整本聖經的其中一個重點,亦是成為基督徒不可或缺的一環。「悔改」的英文是「Repent」,但中文比英文更有意思,不單是「後悔」,更要有實質行動,「悔」後要「改」,不能只悔而不改,這樣只會屢悔屢犯。聯邦杜魯多自由黨政府似乎並未體會悔改的真正意義,也沒有吸取教訓,近期爆發的WE Charity事件醜聞,令杜魯多繼接受富商阿加汗(Aga Khan)提供的旅行,及魁省建築巨擘SNC-Lavalin司法案件後,在擔任總理期間第3次接受國會聽証會質詢及遭到道德專員的調查。今次事件更不斷發酵,不單摧毀杜魯多過往多月對抗新冠肺炎而建立的良好民望,甚至有可能觸發提前大選,結束自由黨少數政府執政的局面。 事緣渥太華6月下旬宣佈推出逾9億元的學生服務助學金項目,以資助學生參與抵抗新冠病毒疫情的義工服務,並交由慈善組織WE Charity獨家管理及統籌,WE將可獲得4,350萬元的管理費用。及後有傳媒披露,指杜魯多家族與WE Charity過從甚密。有資料顯示,杜魯多的母親,於2016年至2020年之間為28場WE的活動發表演講,演講酬金共25萬元。他的哥哥亞歷山大,從2017年至2018年也參加了8場WE活動,獲得了約3.2萬元的報酬。總理夫人蘇菲也與WE Charity有密切聯繫,她是該組織的大使,並以該組織的名義主持精神健康節目。反對黨及傳媒隨即炮轟,直指杜魯多涉嫌利益衝突,需要為事件負責並要求道專員展開獨立調查,甚至要求皇家騎警介入。稍後事件不斷擴大,聯邦財長莫奈(Bill Morneau)亦被捲入醜聞中,指WE Charity為莫奈支付了41,366元的旅行費用,他的女兒格蕾絲(Grace)在WE慈善機構工作,而另一女兒克萊爾(Clare)在過去的WE Day活動中亦擔任過演講嘉賓。莫奈跟杜魯多一樣,在商討向WE Charity批出獨家合約過程中,並沒有避嫌退出決策會議。 [caption id="attachment_7024" align="alignnone" width="1710"] Canada's 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 and his wife Sophie Gregoire-Trudeau are flanked by We Day co-founders Craig Kielburger, left, and Marc Kielburger, right. MATT DAY/OTTAWA SUN[/caption] 杜魯多多次道歉 總理杜魯多很快為自己犯下的錯誤多次道歉,表示鑑於家族和WE的關係,自己沒有退出撥款的決策討論而犯下了錯誤,對此深表歉意。並指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導致學生志願者計劃遭到延遲,感到非常難過。但杜魯多出席國會聽證會時,否認自己和總理辦公室在WE的撥款過程中有任何指示或嘗試施加影響。財長莫奈於國會聽証會表示,旅行費用的安排自己並不知情,得悉事件後亦已立即將相關旅費償還給了 WE。 事件在8月下旬急轉直下。首先,已擔任財長一職5年之久的莫奈,在8月17日突然宣布辭去財長及多倫多中選區的國會議員席位,更表明下屆不再參選。莫奈否認是被迫辭職,日後將尋求到國際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任職。不過,反對黨及評論均普遍批評,莫奈的辭職只是棄車保帥,希望平息外界對自由黨在WE醜聞中的不滿,同時進一步證明自由黨政府的混亂,顯示莫奈與杜魯多在經濟政策出現分歧。 財長請辭國會提前休會 其次,總理杜魯多於一日後更突然宣佈,提前結束本屆國會的第一個會期,國會將在9月23日復會,自由黨政府屆時將提出針對疫情的新施政報告,眾議院將對政府的計劃進行信任投票。反對黨強烈不滿,直指杜魯多在全國面對嚴峻疫情及經濟危機的時刻宣布國會提前休會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目的只是逃避WE事件繼續發酵,使國民忘記他的道德醜聞,強逼國民為自由黨的醜聞付出代價,批評這種自私做法令人作嘔。 杜魯多政府再三傳出涉及利益衝突的醜聞,顯示並沒有從過往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今次反而利用不同處事方法試圖淡化事件,似是明智之舉,但實則可能要賠上更大代價。由「好打得」的副總方慧蘭兼任財長一職,無疑有利執行杜魯多的經濟援助措施,但會否缺乏宏觀穩健的理財觀念,導致國債急速上升?在疫情期間提前休會,多項援助計劃中斷討論,是否國民之福?五個星期休會,或許真的有助醜聞冷卻,但同時讓新當選的聯邦保守黨黨魁奧圖爾(Erin O'Toole) 有足夠時間組班及制定相應政策。縱使目前民意調查顯示,國民似乎不希望於疫情期間舉行秋季大選,但如新的施政報告未能符合國民期望,反對黨不排除借勢聯手投下不信任動議,推倒由杜魯多領導的自由黨少數政府並觸發聯邦大選。 所以不管是執政在位的,或升斗市民大眾,真的要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能重蹈覆轍,要學好悔改的功課,既「悔」、又要「改」。「……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使徒行傳3:19)

作者: Chion 這個夏天,很多大小型活動都因第二、三波的疫情再起而中止。為了防止感染擴大,1,000多個傳統的夏日花火大會 (煙花盛會)有八成都中止,兩成多是在小城市中舉行或煙花工廠自辦。 前幾天,日本友人在群組傳了個花火會視頻,大家都點讚、說漂亮,紛紛羡慕著能在現場看的人。幾分鐘後,友人突然發個對不起貼紙,她剛剛被告知,那視頻是假的。日本的煙花一向都是異常精美,年年都有令人驚喜的全新花樣,因而這合成的視頻才能把我們都給騙了。大家都覺得無傷大雅,更有笑著回應說,「假到真」也很好,治療一下我們對花火的思望情緒。 已很習慣日本民族性的信實氣質,所以對文字說明或傳媒都很有信任感,對「假」的懷疑警覺性降低了很多。所以群組中的友人們沒有想過「假到真」煙花視頻是「假」的,潛意識都在相信傳發的「友人」不會作假,而忘了對方可能已被所信任的「友人」給騙了。 順意同存的「假到真」好像也沒有做成太多的不便,但實際上,沒有察覺的「假到真」實況早已滲透日常生活,早已經深深淺淺地影響著人的思維及行動。不論在情報上,甚至與人溝通上,再難分清楚真與假,並經常無意中參與製造假像,令「假到真」帶來大於所能想像的影響。 在日本有智能手機的使用者都在用LINE這SNS傳訊息,其即讀顯示功能是特別為災難而發明,以讀訊息這行動告知人還生存。在地震、水災或注意危險人物等緊急性情況下,SNS能發揮很大的功能,收消息者把急報傳上自己的群組,立時快速向指定的對象配送廣傳出去,加快救援及疏散行動,大大確保了性命安全。 同樣,這便利也把「假到真」訊息無止境擴散。在不辨真假的情況下,急急廣傳災難現場的偽造視頻,抱著好心而協助傳遞「假」救援請求。災難區域的通訊情況通常都不太順暢,這類「假到真」混在真的訊息中,令非災區的人要先花倍數以上的時間去查證偽實才拖援,打亂了救援速度及方向,也危害了真正需要幫助者的生存率。 保羅為腓立比人祈禱也能用於這世代,求大能全知的天父,讓愛心及真知識不斷增長,能分別是非,誠實純潔,不絆到別人,行為仁義!(腓立比書1:9-11)看似高度誠信的國家也充滿了假,有愛心也需要智慧去明辨真偽,免得好心做壞事。 人心惶惶時特別容易相信「假到真」的事,如新近總務省刊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調查報告書中,發現很多人深信著網絡上最少十七項似是而非的說法。如病毒怕熱要多喝熱飲料;飲漂白水或花岡岩石能防感染;緊急事態宣言發佈完全外出禁止;中國把病毒稱為「日本肺炎」等。喝漂白水可以防感染這等謬論,幸好未嚴重到引至死亡事件。有關種族性的偽資訊,更或多或少在加深國與國不必要的仇恨。輕信亂傳,真是會傷害到思想及生命。 讀者們應都親身體驗過報告書其中一項「假到真」的說法,就是衛生紙嚴重缺貨的恐慌。某一天,在日本住的朋友們,都不約而同在傳衛生紙的空貨架、搶購實況的相片,更互相通知那裡還能買到。而我只回了一個驚訝貼紙,沒有傳也沒有去搶購。第二天,連海外的親友也擔心我沒有紙用,接著發現衛生紙恐慌已蔓延到全世界,甚至某國有人因買不到紙而追殺便利店工作人員。第三天,安定日本人心的方法,也是用網絡快速廣傳 —— 日本製衛生紙還有大量存貨及不限購買的新聞。短短的三天,坐在家裡體驗了現實及網絡世界的深層可怕的互動關係。 是否太輕看按一按的這動作?未經確認真偽,就輕易地送出的一個消息?人需要為自己每一個行動負責任,不確定時還是什麼也不要做,免得間接地把事情嚴重化。再思,「回應一個表情貼紙」這行為也可能鼓勵了別人繼續傳播「假到真」訊息, 「按」一個讚,也要謹慎、要三思!

作者:劉美焱姊妹 我的名字叫劉美焱,來自Etobicoke南部密密可浸信會國語堂。感謝主,多倫多短宣中心在冠狀肺炎疫情期間舉辦了電話個人佈道課程,在這次課程中也是第一次體會用電話的多方通話功能,使我們三個姐妹同感一靈,同心合意來傳揚主耶穌基督的福音。當我拿到商舖的名單時,我心裡暗暗的想,能有人來接聽我們的電話,聽我們傳福音嗎?但是因著疫情和居家令的限制,人們生活節奏慢了下來,絕大多數人都願意聽我們來分享福音。雖然疫情讓許多人陷入生活危機當中,但大多數的福音對象因此而有時間來思考福音,並從中得到從主耶穌而來的安慰。疫情雖然能在空間上隔離了我們,但阻擋不了我們傳福音的熱情和心志,更無法攔阻福音的廣傳!榮耀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