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020

作者:林向陽 可怕的「新冠肺炎」 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爆發了嚴重肺炎疫情,其後發現病毒能人傳人,病毒如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2020年1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此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人類歷史流感記錄 流感在人類歷史上曾造成人類很大的傷亡,令人驚恐。遠在公元前412年,古代希臘已有類似流感的記載。略舉近代死亡嚴重的大流感﹕ 1580年的在西班牙大流感,羅馬數月內因染病毒死亡人數高達 9,000 人,意大利、西班牙等國死亡高達幾十萬人,很多人認為是當時西班牙的國王菲力普的軍隊東征西伐時把流感帶到歐洲,人們已認為流感是傳染病。 十七世紀爆發三次大流感,意大利威尼斯城在其中一次大流感死亡人數高達 6萬,驚慌的人們認為這流感是神的懲罰,把這種病命名為「Influenza」,意思就是「魔鬼」。這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1837年,及1889-1894年整個西歐發生流感,死亡嚴重。 1918年,爆發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大流感,當時正值世界第一次大戰,使疫情變本加厲,單在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數高達800萬,當年全球死亡人數總計高達5,000萬人,故醫學界稱之為「西班牙流感」。後來才發覺此種病毒先在鳥類發生,再傳染人類,也即是現今禽流感 H5N1病毒。 1957年在亞洲爆發流感(病毒類型H2N2),殃及全球,200 多萬人死亡。為對抗病毒,全球各國醫學界深入研究,出產疫苗,同心一致對抗流感病毒。 1968年在香港爆發的甲型流感(病毒H3N2),病毒勢不可當,全球計有700萬人被感染,死亡無數。 1976的豬流感,1977的俄羅斯流感。 華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 H5N1),此病毒變異無常,傳染極快速,死亡率高,死亡人數 774 人,其中有抗病毒前線的醫療人員,如醫生、護士等等。 還記得疫區嚴重的香港,當時有多位不顧自己生命安危的基督徒醫生和護士,自願請纓照顧人見人怕、被隔離的SARS病人,結果多被感染殉職,疫情凶險,可見一斑。其中有年輕基督徒醫生謝琬雯等人,他們安葬時,香港萬人空巷,市民無不因他們的愛心與見證感動流淚,後來還把他們的事蹟拍成電視集。 人生何處有平安? 我們不一定身在疫區才會擔憂不安。試看我們人生,突如其來的風浪讓我們驚恐和喪膽。親人離世、工作不穩定、健康突亮紅燈、家庭變故與困難,都能令我們寢食不安。還有,今天的你,生龍活虎,明天的你會如何?一個突然而來的疾病或意外,就能令你纏綿病床,甚至因而喪生。我們真正的依靠在那裡?何處有環境不能改變的「真平安」? 詩人大衛說:「有耶和華為他們的神,這百姓便為有福。」(詩篇144:14)原來創造宇宙的耶和華神不但是位獨一、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永生神,祂也是愛你至切的,祂差派自己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為擔當你我的罪,甘心捨命,並且死後三天復活,「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當我們明白神的救恩,接受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救主,我們的罪就得赦免,而那些「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翰福音1:12) 罪得赦免,成為永生神的兒女,福氣極大。雖然神的兒女依然也會經歷世間各種的困難、憂患、危難和死亡,但慈愛的神知道我們的軟弱,主耶穌臨升天前親口安慰我們:「我留下我的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14:27)「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又藉著聖經提醒我們:「我們曉得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28) 萬事包括一切好事與壞事。沒有主的允許,沒有任何事情會臨到我們。 況且,試煉與苦難能使人認識人生的無常與短暫,能造就和堅固我們依靠主的信心。還有,當我們經歷苦難時,我們並不是孤軍作戰,有聖靈與我們一直同在,作我們隨時的幫助,在我們軟弱時,祂加力量,當我們頹喪灰心之際,祂親自鼓勵,使我們的軟弱能變成剛強。故此,藉著神的恩典,我們可以「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愧……」(羅馬書5:3-5) 記得2010年海地的災民,經歷了大地震的苦難,還能一邊流淚,一邊敬拜神。他們的大使在華府接受訪問時,滿眼是淚,除了呼籲美國與各國緊急救災外,還說:「賞賜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值得讚美的。」他們雖然經歷苦難,但對神堅強的信心、完全的依靠與盼望流露無遺,令人肅然起敬。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個警鐘,提醒基督徒要切切為自己,為疫情區裡的人,為執政掌權者禱告,我們需要認罪悔改歸向主,以往我們注重物質財富的擁有,看重享樂,我們離棄了神,求主赦免我們,醫治我們,停止疫情,因為「洪水泛濫,耶和華仍然坐著為王」。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還不是基督徒,希望你也能因這次可怕的肺炎病毒,思考人生的意義與依靠,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

各位《加東版真理報》忠實讀者及主內弟兄姊妹平安: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五月份及六月份《加東版真理報》印刷版將停刊,我們仍會每星期發放最新文章在本中心網頁及臉書內供讀者們閱覽,亦歡迎大家轉發《真理報》文章給身邊未信親友閱讀。願福音得以廣傳,堅固信徒信心。 《加東版真理報》將在疫情緩和後再次印刷出版,繼續服事及派發給本地教會和社區。我們盼能與信徒們共渡困難、疫境靠主剛強,努力為神作美好見證。 多倫多短宣中心《加東版真理報》 2020年4月24日

˙王澤鳳˙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哥林多後書1:4) 2020年一開年,新聞報導了來自全世界的消息:澳大利亞山火延燒、西班牙大暴雪、菲律賓火山噴發、東非蝗災,繼之而來的就是中國武漢的新型肺炎……我們身為地球的一份子,沒有一人能够置之度外。當你看到肆虐的瘟疫,人生的無常,你的心是否驚慌、抱怨、懼怕?而如若不幸,病毒真的找上了你,你的心情又會是如何?憤怒?恐懼?還是慌亂? 自有疫情以來,每天面對眾多訊息和分享,其中一篇標題為「一位感染者的心聲」的見證,最為感動我。作者講述了如何先處理了自己的情緒,再去幫助那些受苦的病友看見基督裡的盼望,滿滿都是神的恩典與安慰。文分四段,從第一段:「剛開始我不相信自己被感染。」;到第二段:「我被上帝丟棄了嗎?」;第三段小標題是「祂帶我走出死蔭的幽谷。」;第四段是「我用自己的經歷,激勵同室病友戰勝病魔。」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給了我們如何面對那不請自來的風暴、如何從否認到接受,從抗疫到戰勝的一個最佳榜樣。 作者一開始的否認心態,正是一般人遇到重大失落時的第一反應,接著而來的是憤怒情緒,她問了一個千古名句:「為什麼被感染的是我?而不是別人?」因為她是一名基督徒,所以她接著問:「難道是我的信仰出現問題,所以神給了我這樣的疾病嗎?」她看著周圍躺著這麼多的病人,死亡的氣息正撲面而來,她感到心驚肉跳,無數的想法在心裡翻騰:「上帝啊!祢是不是丢棄我了?祢是不是不管我了?為什麼祢要把我一個人扔在這個地方?」她向神發出一個又一個的抱怨苦情。 正在絕望谷底中掙扎的時候,牧師發來訊息,對她說:「當然不是,是神要讓你看見祂的榮耀。」又給了這句經文:「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希伯來書5:8)牧師開導她:「神是愛妳的,想讓妳通過苦難,學會順從。我們現在有慣性思維,所以一直是順從環境,順從眼前的世界生活。神通過這樣的苦難要在我們心裡面打造順從應許的心。」當她跟牧師確認了神的心意之後,原本紛亂的心緒,開始平靜下來,已經不再害怕了。 當她正式確診後,病毒似乎得此信號,更加瘋狂地攻擊她的身體。高燒之外,關節疼痛,無法正常呼吸,更沒有食慾,看到食物就想吐,身體極度虛弱。作者說自己一度沉浸在身體的疼痛裡忘記了神、忘記了話語、也忘記了僕人。但神卻沒有遺棄她,牧師和師母一直給她發聖經的話語,並打電話來安慰她、叮囑她說:「妳是健康的、完全的。既然躲不掉病毒,就跟它痛痛快快打一架。妳别被它欺騙了,病毒讓妳不想吃,妳偏要吃;病毒讓妳不想喝,妳偏要喝。堅持三天,胃口恢復了,妳就戰勝它了。」久旱逢甘霖,神的話語迅速地澆進了她乾渴的心靈,她開始強迫自己吃飯喝水,最初很難,但她告訴自己:「不能被病毒欺騙,一定要吃下去,吐了我再吃。」 她也告訴照顧她的護士和鄰床的病友:「雖然看不見它,我一定要打敗這個病毒。」她堅持了兩天,就感覺身體發生了變化,竟然有了吃東西的慾望!一旦食慾恢復了,體力也開始恢復。到了第六天開始停藥,讓自身的免疫力來殺死病毒,她真的熬過了最難的時刻。她眼含熱淚地感謝神:「是祂帶我走出死蔭的幽谷。」 更奇妙的事,還發生在她轉到輕症病房時,左床住了一位好像很有背景的病人,既罵病友的咳嗽,又惡狠狠地瞪人家接電話,病房裡很壓抑、沉悶。她心中不禁暗暗禱告:「神啊!讓我脫離這樣的惡鄰吧!」沒想到當天晚上就跟那病人發生了衝突,原因是護士給作者插氧氣管時,不小心碰到了左床病人的氧氣管,那病人立刻從床上跳起來罵護士,然后又轉過來警告作者: 「不准你晚上咳嗽,聽見了嗎?」作者忍不住了,坐起來笑眯眯地看著她說:「大姐,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你沒有驕傲的資本,對不起,今天晚上我不僅會咳嗽,還會打鼾呢!」 就是這樣好的、正確的回應,讓一個自私的人,因著聽見了真理而改變了態度,再也沒有欺負別的病人了。先是其他病友開始跟作者靠近,甚至對她敞開心門;後來「左床」也主動跟她說話了。慢慢地,大家都成了朋友,全病房的人都和她一起聽福音見證,她也用自己的經歷激勵大家,要用信心戰勝疾病。 在這個受苦的實例中,讓我們看見在受患難時,務必來「禱告」,我們要明白神在我們受苦時也與我們同在。既然神與我同在,我就跟祂說話呀!無論抱怨「主啊!為什麼是我?」或祈求「主啊!求祢賜給我一碗麵條吧!」不住的禱告,讓我們安息在神的同在裡。所以在苦難中定睛耶穌,知道祂是苦難的主,祂為我們的苦難負責,心中就有了盼望。每當神向大地或人類發怒,我們相信「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篇30:5) 當我們被神差遣,我們就可以用同樣的盼望去安慰其他受苦的人,我們的任務就是在苦難中,用我們的生命,與人分享福音的盼望。使徒保羅指出:「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1:4)當一人在受苦的時候,心裡面充滿著對神的盼望,全世界都會聆聽他的聲音。就如上例中的主角,因她那源源不絕的盼望,讓整個病房都聆聽到了福音中的盼望。榮耀歸給有豐盛的慈愛、賜各樣安慰的父神!

˙王人義˙ 我喜歡看一些被稱為經典的電影作品。一部電影作品之所以被稱為經典,首先是因為透過電影作品,可以反映出人性與社會的本質,進而透過其本質,喚起我們對人性的思考和社會存在的思考,更進一步,激發人們活出生命的意義,促使社會生存環境表現出積極意義。由余華同名小說改編,張藝謀導演,葛優、鞏俐主演的電影《活著》可以稱之為這樣的經典。電影以主人翁福貴的一生為主線,向觀眾展示人活著的盲目,活著的艱辛,不得不活下去的無奈。 活著就是為了活著 福貴的父親罵他是像縮頭烏龜一樣無所作為,他以同樣的話回應他父親。這些人沒有活著的目的,他們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為了能夠活著,他們或是遊手好閒,或是苟且偷生;為了填滿無所事事的日子,他們有時會偷鷄摸狗,有時會吃喝嫖賭,而福貴和他的父親,則是坐享祖輩的基業,以賭博為打發生活的手段,直到傾家蕩產。然而,這只是福貴苦難的開頭,時逢社會改革,被社會潮流捲入後的掙扎。活著對於他,有時就是一種奢侈! 活著是如此之艱難 只得隨波逐流地活著,更像一場被命運開的玩笑!福貴雖然因賭博而傾家蕩產,但因此而逃過被作為地主鎮壓槍斃的厄運;他窮困潦倒,被迫走鄉串社以賣藝為生,卻因國共內戰,混迹於國共兩軍之中,雖九死一生,但最終還混了一個「參加過革命」的美名。活著本身就是活著的理由,然而只要是活著,就難免經歷一場又一場的悲劇!沒死在戰場,卻因「大煉鋼鐵」,斷送了獨生兒子的小命;「文革」混亂再次雪上加霜,被革了命的醫院裡由「紅衛兵」充當醫生,直接把他的女兒送進死亡。 如果說,因吃了七個饅頭而被撐死的老教授是自作自受,那麼他的青年時的伙伴春生,在生與死之間的游離,讓人感覺不到活著有任何的快感,就連福貴對他鼓勵的話也覺得那麼蒼白:「不想活也得活……活下來不容易,日子還長著,可是不管怎麼著,也得熬著,也得受著。」難道熬著、受著就是活下去的理由? 活著,是活著群體的集體困惑 電影最後一組鏡頭讓人痛苦而心酸。福貴為女兒遺腹的外孫買了一群鷄娃,放進過去放皮影的箱子裡,孫子好奇地問:「小鷄甚麼時候長大呀?」福貴回答:「很快就長大了。」孫子接著問:「長大以後呢?」 福貴傻眼了,他不能把小鷄最終任人宰割的事實,告訴年幼的孫子。為了給他帶來活下去的盼望,他像所有的成年人一樣,給孩子編造出一個童話似的謊言:「小鷄長大了就變成鵝,鵝長大了就變成羊,羊長大了就變成牛。」童話並不能幫助聰明的孩子逃避現實,孩子接著問:「那麼,牛長大了以後呢?」福貴終於語塞了,因為就算是鷄變成了牛,也改變不了任人宰殺的厄運,正如一直都在任人宰割的自己。老婆的話,似乎幫他跳出了死局,她說:「到那個時候,饅頭(孩子的小名)就長大了!」雖然轉移了孩子的觀注點,卻留給觀眾不得不自己回答和面對的思想空間:難道人長大了,就能逃出像鷄、像鵝、像羊、像牛,最終走進死亡的結局? 電影反映的時代,促使人們對自己生存的反思:甚麼才是人活著的真實目的和真正的意義?而唯物主義的無神論,只能使人活著的意義,變得像動物一樣消極。 為了活著而活著的死局 動物因為為了活著而活著,所以,活著的方式和內容,就是活著的全部意義和最大追求。為了達到這目的,它們弱肉強食,不擇手段。在這種生存環境,道德和良知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它只會削弱動物的競爭本能,降低動物的生存意識;如果偶爾有所良善的表現,只能是飽足得不能再飽之後,向弱小的動物分一點殘羮,就如獅子為野狗留下的骨頭。說到底,這些吃它們殘渣的動物,可能就是它們下一餐的主食。這就是動物世界的普遍法則,動物活在這樣的世界,也只能順服這個規則,為活著而活著。 自古以來,人們都把人與神的關係放在生命中的重要位置,因為人是屬神的生命。神賦予其道德良知,並且引導人在生命正道的追求中尋找永恆。人因為與神的關係而使生命充滿永恆的意義。自唯物論粉墨登場,人生存的永恆意義也隨之強行被閹割。當人活著只是為了活著的時候,人就無可避免地還原其動物本能。所謂貪腐也只是弱肉強食的一種手段,貪污腐敗、以權謀私更是必然的動物本能。強制性的遏制只可能是一種高級動物的短期行為,任何的理性在人的動物本能面前,都顯得極其的軟弱無力。 聰明的人會隨機應變,他們把金錢抬高成偶像的地位,使人在物慾的敬拜中醉生夢死。卻不知,金錢撕去了人們最後一層包裝,使絕大多數人在金錢無休止的貪婪之中,還原成為鷄,又由鷄變成了鵝、由鵝變成了羊、由羊變成了牛,成為任人宰割的對象。又使極少數的人一夜之間由牛變成狼,由狼變成了虎,由虎變成了惡魔,對大多數的存在肆意宰割,無情掠奪,把人們的生活環境變成動物世界,人因此也只能為了活著而活著。 活著,不如說是為死而活著 人真的是因為活著所活著嗎?如果我們只是動物的一種,為甚麼我們有思想、有意識、有精神、有超然身體的靈性體驗、有靈魂存在的意識和感受呢?為甚麼世界各個民族與文化之中都有對神的敬畏與崇拜,並形成指向創造宇宙萬物獨一真神的信仰與宗教? 縱觀世界,人類所有的文化與文明,把人生的意義都指向神的創造。人因為被神創造而與神建立起生於神的父子深情。在這種情感中的認知,不僅包括我們的肉體來自於神用泥土的創造,更包括我們的靈魂直接被神賦予。所以,我們繼承了神的生命形象,有著神良善恩慈的本質,更因為來自於神的屬靈生命,我們並不局限地活在肉體之中,我們更鮮活地活在靈性的世界裡。因此,我們能感受到神的存在,從大自然中明白神的心意,通過聖經讀懂神的話語,經過思想明白神的啟示,並且活在神的天國——這天國,包括現今生命存在的國度,包括永恆中靈魂存在的天國。 既然如此,那麼為甚麼世人都像福貴一樣,以為活著為了活著呢?這是因為與神的隔絕,人因不認識神而主觀否定神的存在,客觀局限在狹窄的思維。如果我們消除了與神這樣的隔離,便會使我們靈魂的生命得到甦醒,看見神的榮耀,明白生命的意義,從神的心意來定義我們的人生,從永恆的角度來定位我們的生命。 而產生我們與神真正隔離的原因,是我們的狂妄和私慾,狂妄和私慾藉著我們的意念,在無限的貪婪之中惡性膨脹,使得我們或是滿腦的情慾和淫念,或是嘴吐惡語和穢言,或是心懷嫉妒和憤恨,或是自以為是的驕傲與自大……這些不怕神、不敬神、不感謝神的惡心,就是人生命中的罪,它像一團籠罩在我們生命中的黑暗,使我們不得見神聖潔中的光明,把我們捲入到魔鬼的營中,成為撒旦的俘虜。魔鬼撒旦藉以在我們中間稱王,在地上物慾和金錢建造它的王國,甚至藉著地上的權柄,以各種方式阻擋我們去尋求神的光明,仰望神的榮耀,使我們徹底與神的恩典隔絕。 與神隔絕的結果就是死,不僅今生的活著是為了死,死後還有審判,因與魔鬼撒旦為伍的罪行在地獄接受永火的煎熬。 活著,我們可以為永生而活著 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使我們突然發現,死、原來可以隨時發生;死、原來如此任性;死、原來這般的容易。一個人走著走著,一倒地就死了;一個人說著說著電話,一倒地就死了。「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哥林多前書15:55)神的僕人幫我們問蒼天,神的使者幫助我們問上帝;神藉著聖經給予了我們最終的回答:「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15:57) 神愛我們這些被祂親手創造和養育的兒女,為了讓我們知道祂,回轉向祂,相信祂,神在永恆的計劃中,差祂愛子耶穌基督,取了人的樣式來到我們當中,向我們彰顯天國的真理,報告蒙恩得救的消息,傳遞靠著信靠和跟隨祂就能得救,得到永恆生命的寶貴福音。只要我們「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馬書10:10) 我們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我們更不是為了死而活著,我們是為了永生而活著,為了與神同在直到永遠而活著!接受這來自於天上的真理吧!

˙廖燦民牧師˙ 獄中短箋(腓利門書) 阿尼西母本是腓利門家中的奴僕(16節,西4:9),可能偷了主人金錢(18節)逃往羅馬,其後遇見保羅且信了主(10節)並大有改變。保羅提議他返回主人家請罪賠償,又趁以巴弗到獄中來探望(西1:7),寫《歌羅西書》之便補上這短箋,向腓利門解釋一切,並代阿尼西母求情,理由是要他留意將暫時變永遠(15節)、將奴僕變弟兄(16節)。盼望「你使我在主裡因你得快樂,並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裡得暢快」(20節)。在「人的價值」、「屬靈價值」、「天命價值」、「實踐價值」、「福音價值」、「社交價值」等各方面,沒有其他書籍可與本書相比。這是W.G. SCROGGIE的推許。你是否也從中得幫助? 神的兒子(希伯來書第一章) 耶路撒冷教會大遭逼迫之時,不少信徒信心被動搖,有的停止了聚會,有些甚至隨流失去。與此同時,異端與假師傅倍出,《希伯來書》作者乃修此書勉勵他們、警戒他們,讓他們知道信心之路是苦難之路,也是蒙福、進榮耀、得賞賜的路。《希伯來書》第一章,首先論到:(一)基督超越先知:包括權能超過先知、榮耀超過先知、救贖之工超過先知(2-3節)。 (二)基督超越天使(4節至2:18):因為祂是神子——「兒子」(5節)、「長子」(6,7節)、「神」(8,9節)、「主」(10-12節)。第14節作一個小結:從以上經文看來:基督為了完成救贖大功,也曾「取了奴僕的形像」(腓2:7),但這只是暫時的。 祂的身份(希伯來書第二章) 同時,基督的身份是:(一)祂是完全的統治者(5-8節)「萬物……沒有剩下一樣不服祂」,這句話只有基督當之無愧。(二)祂是完全的救主(8,9,14,18節):祂為人人嘗了死味,祂藉著死敗壞了魔鬼,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三)祂是完全的元帥(10節)。(四)祂是完全的長兄(11-13,17節)。(五)祂是完全的祭司(17,18節)。基督對上帝何等忠信,順服且遵行上帝的旨意。祂又何等愛護祂的群羊,甚至為他們捨命,作了挽回祭。今天,我們也能因主有受試探並且勝過試探的經歷而可以面對試探。我們有了這位勝過死亡的救主、這位完全獻上的大祭司,還會懼怕什麼呢?

CHION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8) 死亡總是出其不意地臨到,在有限的人生中,人要為什麼寶貝的事或人而活才有意義? 中村哲的一生—為阿富汗人而活 在2019年12月在阿富汗鬧市中,73歲的中村哲醫生被恐怖分子原因不明地槍殺。他被受阿富汗人民熱愛及尊敬,連阿富汗的總理都親身為他抬棺上飛機,而在飛機尾翼及街道上的牆壁都繪畫上中村醫生的臉容及櫻花,民眾更舉行追悼會記念中村醫生,因他竭盡心力為阿富汗人民爭取「水」及「食物」,是生存必要的東西。 生於日本九州的中村哲醫生,在38歲時為了蒐集昆蟲而前往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一帶參與醫務活動。當地孩子往往因為輪候診症時間過長而致死亡。「口先だけじゃなくて行動に示せ 」大約意思是「不要只用口說,用行動表誠意」,這是中村醫生的口頭禪,所以他成立非政府組織Peace Japan Medical Service,宗旨是「我們不選擇去那些人人都樂意去的地方,而去急切需要幫助但沒有人願意去的地方」。團隊在阿富汗建診所、醫院及分派食物等。中村醫生心痛人民因水源不潔而死亡,又聽到飽受戰火摧殘的人哭訴著:「貧窮讓我們的手足相殘相爭!」沙漠地帶為了水源及食物,內戰爭端不停。當意識到醫生是一次只能救一人,但有了乾淨的水源能讓整條村莊的人都健康生活,他就坐言起行,同本地人一齊挖了幾百口井。 井水解決日常生活但不足灌田,生計未改善。信念堅定又一意孤行的中村醫生不顧同工們反對,自學日本式水利建設,用鐵絲網把日式石砌牆包得穩固,又在運河旁種植柳樹以用其根鞏固土地。並號召幾百名當地人,在Gamberi沙漠中建設了初期的Marwarid Irrigation Canal(馬爾維德運河)。時至今日,長25公里的運河引導庫納河的水灌溉近16,500公頃土地,60多萬個家庭得到幫助。土黃的沙子變成綠油油的土薯、花生、蕪菁田及滿滿石榴、香橙樹等。 中村醫生的團隊沒有特定的哲學,但方向明確,會以本地人的角度,尊重他們的文化及價值觀,做出真正能讓他們得益的事。團隊雖已盡力,亦只能幫助困苦中的少數人在有生之年與家人同享三餐,但這對於大多數的阿富汗人已是一個遙遠的奢望,中村醫生也未能讓戰爭停歇。 樹木希林的一生—為自己而活 日本影后級藝人,她樣貌獨持,性格詼諧毒舌,與背叛她的丈夫分居四十多年也不願離婚,甘於接受挑戰來磨練演技,有日本國民奶奶之稱的樹木希林 (Kiki kirin)女士,在2018年9月因癌病逝世,終年75歲。她曾拍攝一輯廣告,參考名畫Ophelia的意境,在池面中帶著招牌微笑的扮作快淹死的模樣,標題是「至少死時,照我喜歡來吧!」文字及影像令人震撼。名畫Ophelia女主角原是面帶悲哀,而希林女士卻把死亡場景以她的本意真實的演活出來,就如「生也日常,死也日常」。對她來說,死亡不是壞事,老去並非不幸而是有趣,她盡情活夠,可不願再來一次。 樹木希林一生傳奇,獲獎無數,拍下多部代表作,在當時女性被視為次等的年代,以不漂亮的樣貌在影壇脫穎而出。希林女士豁達地接受真實的自己:「就拿我的長相來說好了,就是出了什麼錯才會長這樣(笑)。再怎麼說也擠不進美女演員的行列裡。不過,我就是活用這種不完美,一路走過來的。」逗趣的富士軟片賀年廣告,希林女士自創經典台詞「美的人拍起來更美,不美的人拍起來很如實」,她的戲和她的言行看得人很快樂! 灑脫的樹木希林女士在病重期間,笑說生病也有好處……沒有力氣吵架,人變得十分謙和。在專欄中與讀者總括一生,她活到現在人生算是很精彩。坦然面對生命漸逝,希林女士竟用癌細胞轉移全身的照片,反問採訪的記者說:「看了這照片,你的報導會有什麼改變?」又曾反問追捧她的人:「咦?你說有人因為我說的話而得到了救贖?這已經是「依存症」(心理病的一種)啊,拜託自己想想吧。」自己的人生應自己去面對,她已盡力活完被她形容為「狼狽」的一生。 最好的寶貝是…… 一場疫情,開開心心的遊輪旅程,竟成為多人的最後人生之旅,死亡原來那樣逼近。 現在避病毒少出門,真有點被囚在家的感覺。保羅在羅馬監獄等待生死的判刑,他這時寫信對腓立比信徒說到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活著能傳福音讓更多的人認識耶穌基督。更好的是能死去,因可以與主在一起,在天國中沒有痛苦只有喜樂,沒有恐懼只有平安,是大大的益處。知道死後的好處勝過世間上最寶貝之物,所以保羅才能視一切都看做是糞土,為要得著基督——他最寶貝的。 中村醫生為阿富汗人民而活,希林女士為自己而活,保羅不單為基督而活,死後也能與復活的主基督一起,生死的意義是最好、最好的!你會為那樣寶貝而活?  

今回這席捲全球的新冠狀病毒威力巨大,不少人受到感染而患病,甚至失去生命的也不少。這段期間,它帶來的影響,除了不少人生計深受打擊,還有的便是很多人因而心靈受創。對於教會來說,它令我們恆常的教會生活在今年三月政府倉促宣佈下停止,這同樣影響了我們一直以來所建立肢體間的交往與關心。停頓多時後,要重新恢復過來,也許不易。每次聽到因這冠狀肺炎死亡人數,從不同國家傳來的消息,都讓我們思考多少人是未曾聽聞福音,這確實帶給我們很深的反思。大約在四月下旬,不管是疫情大幅轉好,或仍是厲害肆虐情況下,都可按著我們長久所擁護的口號——「同心撒種,齊心收割」所累積的成果下,繼續福音廣傳。如今這具體的佈道實踐便是——「商戶電話佈道大行動!」 電話佈道訓練課程中,除了向這兒廣大的華人商戶傳講福音,當然也包括我們未信的鄰居、親朋好友和教會的來賓們。今回首先介紹這商戶電話佈道大行動之由來、好處,與具體執行情況: 多倫多短宣中心對於這裡的華人商戶佈道已實行多年。每次的商戶佈道後,我們都會記錄所需的資料。像這樣年復一年的佈道工作,這兒的商戶朋友我們真的認識了不少。當我們未有遇上這疫情時,我們是恆常福音探訪這兒的商戶朋友,最具體的行動便是送給他們每月的真理報。如若我們稍有疏忽,忘記派發真理報給他們,下回探望時,他們會說:「上一個月,你們沒有送真理報給我!」於現時疫情之社交安全距離考慮下,大家也會顧忌彼此之近距離接觸;然而藉電話佈道的策略,福音廣傳則一點也不受難阻。 過往在短宣中心的佈道多是三至四人一組,藉輪流交替,每人都有機會宣講福音。電話佈道的形式也是如此,不同之處是我們暫時不在中心出發,乃藉每組之組長以電話聯絡大家,把大家分派於不同組別。電話佈道行動情況如下: 目的:兩個人同時與第三方通話(現先以兩個基督徒為例),實現兩個人在不同的地方同時與第三方通話,向第三方傳福音。 實行方式: 以下假設有同學A和同學B;準備給福音對象C通過電話方式傳福音。同學A作為整個通話的發起人。 如果同學A的手機為iPhone: 同學A用其iPhone手機撥打同學B的電話;同學B接聽該電話。 待同學B接聽電話後,同學A在其iPhone手機的通話界面上選擇「添加通話」,然後同學A開始撥打福音對象C的電話; 待福音對象C接聽電話後,同學A在其iPhone手機的通話界面上選擇「合併通話」。 這時,三方均已經加入了電話會議中,可以開始同時通話了。 理論上講,如此重複,iPhone 可以同時支持 5 人在線同時通話。但不是每個電話運營商都容許如此多的人同時在線通話,但是3人同時在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如果同學A的手機為Android: 同學A用其手機撥打同學B的電話;同學B接聽該電話。 待同學 B 接聽電話後,同學 A 在其手機的通話界面上選擇 或「ADD Call」之類的圖標,然後同學A開始撥打福音對象C的電話; 待福音對象C接聽電話後,同學A在其Android手機的通話界面上選擇 或者「Merge」之類的icon 這時,三方均已經加入了電話會議中,可以開始同時通話了。 Android手機由於其系統的開放性,因此會存在不同廠商的界面icon不一致的情況,所以需要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找到自己手機特有的icon,但這個多方通話的功能都存在的。 以上所舉例子是以兩個信徒為例,一般來說,每一佈道小組是三至四位。人人都有機會講解福音;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禱告勇士,默默支持身旁傳講福音的隊友。 如此行動的特點是: 如若現時疫情未能全面受控,福音仍然不受攔阻四處宣揚。(提摩太後書2:9) 現時短期的居家勸喻已有一些人情緒與心靈受不同程度影響,我們深信藉救主賜給我們的愛,能幫助每一個人尋找生命真義,帶著主給我們的希望經歷人生每時每刻。 電話佈道的對象除了向商戶的老闆或員工分享主的愛,還可以向信徒所認識的鄰居、親朋好友,或曾到訪教會的新朋友,藉他們給予我們的電話號碼與他們溝通關心,並分享主的救恩。 如若你已經相信救主,成為神的兒女,卻因著種種不同事故,已少有或沒有為祂作見證,這是個好機會讓你在佈道上多加操練。藉著我們快要舉行的視像課堂,與電話小組佈道,讓我們一起來遵行祂的大使命!

˙柴鄭玉雲師母˙ 提到創意,你想到什麽﹖童話、繪畫、手工藝、影視製作和科技研發吧!現代社會許多範疇的製作和宣傳都以創意做招徠。創意在資本社會容易淪為商品和工具。人們較注重創意的功能價值,卻未發揮創意對人生的重要價值。創意來自創造力。創造力衍生創新、創作、創見、創業和創舉等。創造力是創新、靈巧、變通和創作的能力。而創造主就是創造力的源頭。創意令人生更精彩。 創意的世界 創造主是偉大的創奇者,祂造出創意的世界。小鳥的飄落,小花的美姿;夕陽的燦爛、星星的閃爍;音樂的悠揚,書畫的優雅,這些景物就能叫人陶醉神往。當仰觀天際,鳥瞰大地;萬千物種,色彩繽紛;山川江河、氣象萬千。這個世界成為人類的家園,開墾的寶庫,旅遊的風情和創作的靈感。創意的人與創意的世界相遇,惺惺相惜,締造詩畫情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創意的上帝 創意的上帝創造我們的身體,把器官、需求和供應結合得天衣無縫。試看身體的感官系統,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神為感覺裝置精密的器官、生理的慾望和外界能滿足需求的東西。如眼睛能看見,外界就有景物和色彩。耳朵能聽見,外界就有聲音和信息。鼻孔能呼吸,外界就有空氣和氣味。嘴巴能飲食,外界就有食物和味道。皮膚能感應冷熱和質感,外界就有冷熱、軟硬、粗滑等的東西。「惟江上之淸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蘇軾:前赤壁賦) 創意的使命 上帝按其形象樣式造人,祂向人蓋印授權,託付人類去治理大地。神先讓亞當為動物改名,這是一項創意任務,需要結合語言和區分的能力,從識別動物的獨特性去命名。神又讓人住在伊甸園,負責修理看守。伊甸園的美麗乃在於有園主去愛護、開墾和管理。神為男女設立婚姻,生兒養女。開創家庭、孕育生命和教養兒女是極具創意的使命。 創意的人生 創世記4:20-22記載了人類的文明發展,包括:「牧養牲畜」的經濟文明,「銅鐵利器」的科技文明和「彈琴吹簫」的精神文明。各範疇都需要創意的開創、設計、改良和發揚。神又容許人生充滿對比現象(創世記1:4,2:16-18、傳道書3:1-11)包括:光與暗、生與死、善與惡、樂與哀、得與失、聚與散和靜與動..等。讓我們相信創意的人生,存在包容和靈巧,可以從失知得、從危見機,從死悟生,從善如流。創意大可運用於教育、美術、家政、溝通、領導、關係,以至生涯規劃和解難應變上。 每個人都有創造力的稟賦。創造力是創新、靈巧、變通、創作的能力。創造主是創造力的源頭。善用創意,享受和發展精彩人生,祝福別人,榮耀上主。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至多國,確診數字不斷上升,巿民人心惶惶。為免被受感染,人際關係變得緊張和疏離。但在這疫情中,我們也看到很多基督徒願意遵主教導,彰顯主基督的愛: 當武漢封城後,雖然收到很多從世界各地送來的急救物資,但在各部門和醫院都正忙碌混亂的情況下,要分派這麼多物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感謝主感動教會的弟兄姊妹,他們願意冒著危險,為醫院運送醫療物資,亦走訪社區為巿民和病人免費提供救災物資和防護用品。 有一對基督徒新人願意將預備舉行婚宴的50萬,全數捐出送去武漢的醫療團隊,為抗疫出一份力,讓這筆款項幫助醫治更多有需要的病人。 有一位弟兄,願意幫助一對不相識,但已確診正在醫院接受隔離的主內夫婦,看顧他們家中乏人照料的5歲兒子。雖然受到很多人反對,但他仍堅持,像好撒馬利亞人般,關愛著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雖然最後他被確診感染,但他未有後悔;因深知道主有祂的安排和美意在其中,縱然在危難中,也不要熄滅愛神愛人的感動。 在這嚴峻疫情期間,有一位牧者率領5位信徒團隊,穿著保護衣物,每天早上定時走到街頭,晚上回來把收集好的口罩放入膠袋中,他們從不間斷地每天為恐懼的武漢人在街頭派口罩和福音單張,不住的向身旁的人說:「耶穌愛您!」而街上的公安人員沒有攔阻他們的愛心行動。 他們除了每天到街上派口罩和單張外,也常常探訪病患者,為他們禱告,安慰他們,向他們宣講平安的福音。有不少在痛苦的病患者和惶恐中的人受感落淚,並接受主耶穌為救主,得著從主而來的真平安,有永生的盼望。這群基督徒,他們每天都不顧自身的安危,為要見證神愛世人的心腸, 他們真的愛武漢人! 今天我們同是生活在疫症之中,我們到底愛多倫多人民有多少呢?究竟基督徒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在於甚麼呢?信與不信有何分別呢?求主讓我們在這時候更多的反思,作一個實實在在的基督徒,能兼負召命作無愧的工人!

『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路加福音1:78-79) 短宣中心在每週二和週五早上,與同學和同工們以視像Zoom為眾教會、宣教士、社區和信徒們禱告守望。求主保守教會和信徒健康和平安,在社區中仍為主作光作鹽。 我們從3月份開始,感謝神賜短宣中心的同學和同工們的恩典和能力,讓我們向在疫情中受影響的未信朋友、鄰舍和社區作關懷佈道。我們到每家每戶中派發真理報,把報紙和福音單張放入消毒好的膠袋內,把它們掛在各家各戶的郵箱或門手柄,讓在家居隔離和家中工作的朋友們,希望藉此認識福音和接受主耶穌為救主。在此行動期間,有不同的教會肢體加入,並且派發到他們所認識的未信朋友家門口,榮耀歸神。 感謝神的恩典和保守,短宣中心同工站在Midland & Silver Star Blvd.十字路口,向街頭稀少的人群和車輛上的司機們大聲宣講福音,我們分別以粵語、國語和英語。感謝主賜我們感動和勇敢,其間有一位女士上前告知我們從未聽過耶穌,我們送了她一份真理報。 請為5-7月短宣中心Zoom視像電話佈道課程禱告。上課日期:4月30日-7月30日電話佈道訓練(逢星期二設國粵語班) / 電話佈道實習 (逢星期四)。在這段期間,短宣中心願意緊扣著各教會和信徒同心為主作見證,影響社區,領人歸主,已有不少信徒在網上聯絡親友等行動;故此我們要藉此機會使用網上平台作傳福音的工作。歡迎網上報名或查詢詳情。https://v2.torontostm.com/2020/04/02/zoomcourse2020/ 請為味香村視像福音聚會禱告。短宣中心在隔週三下午2:00-3:00與餐飲朋友們一同聚會,有短詩分享和信息分享,並有小組討論,求主使用此平台讓更多餐飲朋友認識主和靈命進深。 請為短宣中心與大多市華埠區教會合作的週三下午校園福音崇拜禱告。請為短宣中心與大多市華埠區教會在8月開始在華埠區校園派傳單和個人佈道等工作禱告,讓學生們及其陪讀親友可以一同出席週三下午福音崇拜,我們需要信徒們一同參與和幫助,讓這些學生及其親友藉此聚會信耶穌,靈命得到牧養和成長建立。 請為短宣中心同工們的靈命和身體興旺禱告。感謝神賜我們有美好合一的團隊,求主賜恩給我們各同工的靈命健壯,身體健康,並我們的父母、配偶和兒女們都蒙主看顧和保守,與我們同心興旺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