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20

在這人心迷茫的時候, 每天許多令人心寒的消息, 的確使人心容易被消化! 無疑地, 這場疫症是對每一個信徒成為試驗和考驗, 沒有一個人能誇口可以得勝, 但我們必須堅心倚靠主恩, 並且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祂; 如若我們不看清楚我們當前的步伐, 倘若日後有更大的災難發生, 逼迫臨到, 我們就更難為主站穩了。感謝神在這段期間, 仍有信徒到短宣中心一同去派真理報; 短宣中心的異象和使命是十分堅定和清晰的, 無論得時不得時, 我們都會去傳福音; 出外派真理報是有需要的一個福音行動, 我們是按政府指示的人數、人與人的距離、清潔和消毒守則等作全面的配合、教導和準備。 在這疫情期間, 也是有史而來最多人留在家中的機會, 許多人從未聽過一次福音, 如保羅說: 無論得時不得時都要傳; 事實上, 若沒有人傳, 人是聽不到的福音, 故此我們在這疫情期間用不同的方法來傳福音, 派報紙只是其中一項而已。 感謝神的恩典, 當肢體們外出派真理報時, 主與我們同在, 讓人取報閱讀, 有的向我們招手微笑, 有的說謝謝我們。在這疫情期間, 他們看見我們手中的真理報外, 還看見我們手舉著 "耶穌愛你" 和 "主賜平安" 的牌子。有些居民看見我們手上拿著消毒紙巾正在消毒那些膠袋和手柄, 他們對我們說: 我看見了, 知道你們消毒了這些膠袋, 可以放在這裏, 感謝神, 榮耀歸神。在這時刻,

˙陳美玲˙ 在信主之前我十分看重世界上的名利與金錢。我們住在白人中產階層聚居的名校區,又住在一座頗寬闊的房子,擁有豪華轎車。丈夫是老闆,自己也有一份薪酬不錯的工作,一雙兒女聰明又乖巧,我擁有別人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可是我的內心深處卻是愁苦不堪,我所擁有的一切並沒有帶給我滿足快樂;我仍然希望追求更多的物質生活。 有一天我與丈夫吵架(其實我們常常吵架),丈夫對我說:「無論我做什麼都不合你意,給你什麼都不能令你滿足快樂,究竟怎麼才能叫你足夠?」我也不知為何不知足。因此我與丈夫的關係非常惡劣,甚至差點就離婚了。 我的人際關係糟糕得很。首先在家裡,丈夫是我的對頭人,丈夫的母親對我十二萬分的不滿,她來電話時,如丈夫又不在的話,我就乾脆不接電話;與男家的關係可以說是沒有關係。我與娘家的關係也不見得好;我有四個兄弟姐妹和我住在同一個州,可是我與其中的三位都反了面,不相往來好幾年了。在職場上不尊重上司,對同事挑剔,人家出錯就非同小可,自己錯了卻是情有可原。與朋友交往也是斤斤計較,生怕被人利用了。所以我顯得冷酷高傲,難以接近。與人相處時又常常出言不遜。誰會喜歡這樣的人呢?這樣的生活多麼痛苦啊!然而事情卻變得更壞。 2003年11月初,我的丈夫因身體不適送院檢查時發現罹患了直腸癌,動手術時發現癌症的情形比預期的更壞,因為晚期並且已經擴散到肝及肺部。醫生告知丈夫的存活率不超過兩年,那無疑是一個死亡宣告。那時我們的女兒才15歲,兒子才8歲,孩子們將會怎樣?我們的生活將會如何支持下去?我們看起來好像幸福完美的外殼頓時要塌下來了! 雖然我的丈夫很積極地尋求治療,但是經過一年多後,他的身體狀況卻是每況愈下,他無奈地接受了現實。因為知道自己在世的時日不多了,就開始思想死後靈魂的去處。我因而想到在我工作的地方有一位姓方的同事,他是位人人稱讚的「好好先生」,虔誠的基督徒,他聽說我的丈夫患了重病,便常常問候並且常常為我丈夫禱告。一次他邀請我們到他們的教會聚會,於是我就回家告知丈夫,他竟然一下就同意出席聚會。 記得初次進到教會聽到讚美上帝的詩歌時深受感動!也驚嘆世上竟有如此能打動人心及美妙的音樂!教會顯得莊嚴,祥和又聖潔,真以為自己身置天堂呢!我也說不出那是什麼,可直覺告訴我這裡就是我的家。 我的丈夫終於不敵癌症,在2005年3月辭世。教會的牧師不辭勞苦多次探望他,為的是要肯定我丈夫明白耶穌基督的救恩後,就在他離世前一天正式受洗歸入耶穌基督的名下。後來女兒分享說,在她與弟弟送爸爸去安寧病房的路上(因為我要駕車尾隨救護車),也是丈夫最後一次清醒的時候,對著他們姊弟倆笑得很開心,就知道丈夫對自己靈魂的去處已經很有把握——是到天家享永生福樂,我心中也得安慰。 丈夫走了之後,我們母子三人返了教會一段日子後,一齊受浸歸在耶穌基督的名下。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為我的罪被釘死了並三天後復活升天,坐在天父上帝旳右邊為眾聖徒祈禱。我的罪也就因此而被赦免了。聖經告訴我們:「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我自知對神對人也多有虧欠,從此之後,我決心改過,自覺是個新造的人。雖然要母兼父職帶著一雙兒女渡過很多難關,但我的生命因為有主的愛住在我心內,又有教會弟兄姐妹的愛心與關懷,我在人緣方面也就改善了。例如我與兄姐們重新來往,很自然地愛嫂子們如同愛母親。她們對我的回報更是甜蜜。一向討厭我的奶奶(即丈夫的母親)生病了,我真誠的關心及探望,並煲了靚湯奉上,見到奶奶生病,身體也衰殘了不少,我心疼地摟抱她,奶奶受到感動就表示前嫌盡釋。上帝的愛威力多大啊!居然把我這樣冷傲孤清的人改變了。奶奶常把我們與她的合照展示療養院的人看,告訴別人那是她的基督徒媳婦與孫兒們。未信主前認識的朋友也對我說,我現在謙和了許多。另一位教會的姊妹聽說我和奶奶能冰釋前嫌,也主動去探望她十多年未見面的奶奶,也試着原諒對方的不是。人緣改善後,我發覺原來我是最得福的那位,我也萬萬沒有想過上帝會藉着我賜福我身邊的人。我現在雖然沒有了丈夫,因為有基督的愛,日子過得滿足喜樂。榮耀歸於我主耶穌!

˙蘇緋雲博士˙ 十九世紀中葉,因生產而死亡的機率很高,產婦很怕到醫院生產。就算有名的維也納綜合醫院,產後死亡率平均10%。當時有位28歲的醫生塞梅爾(Ignaz Semmelweis)細心觀察和研究數據之後,認為醫生於解剖屍體之後,帶著未經消毒的手,去服事產婦,是導致高死亡率之因。他要求醫生以消毒水洗手,立刻產後死亡率下降十倍。可惜,當時的醫生不肯接受以消毒水洗手的制度,竟然導致塞醫生被解僱! 當醫生們以消毒藥水洗手之後,產後死亡率由18.27%降至1.27%!年青醫生多認為塞醫生是對的,但是塞醫生卻被上司解僱。以後他到處碰壁,他的意見得不到接納,帶給他極大挫折,死時只有四十七歲! 太可惜了!多少產婦可以不必產後死亡,多少家庭可以免了不必要的痛苦!想想,如果當時醫學界肯客觀研究的話,那是多麼好的事情。 今天,同樣地,多少人、多少家庭可以免去不必要的痛苦,如果他們肯客觀研究的話,他們可以有智慧面對人生,面對人生各樣事物。塞醫生時代的醫學界的固執和自高,害死了多少人,傷害了多少家庭。但願我們不要固執,不要自高,面對事實,我們的人生將是多麼有幸福,有盼望,有方向。 讓我們看看人生的「大圖畫」,從那裏得到智慧。人類的「來龍去脈」,我從何來?我往何去?我在世的意義?我的終極歸宿? 那麼,我們的人生才能夠有目的,有方向。 我從何來?各從其類,從來沒有例外。我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都是人;人生的一定是人。那些要相信我是從猿猴之類的動物演化而來的,至今沒有任何證據。正如達爾文所說的,應該有千千萬萬過渡期的化石「graduated organic chain」,連接那未知的「老祖宗」和「人類」。但是,正如周口店的大牌所說的「至今尚未發現」。相反的,聖經所說的「各從其類」,卻是天天見到的事實。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選擇,作自己的決定—─要接受哪一個說法。 我認為我接受聖經所說的「各從其類」是合理的,我有一位造我的。我從何來?人類從何來?我接受聖經所說的,人類是被造的,是合理的。你認為我的選擇合理嗎? 那麼,創造主指示我什麼智慧呢?人被造是照著創造主的形象,有思想,有理性,有創造性,有正義感,有惻隱之心……最重要的是「愛」。愛的關係─—愛我的父母、愛我的兄弟、愛我的配偶、愛我的兒女、愛朋友、愛他人……因為愛,我們享受與他們同行,與他們同工,與他們交流,同甘共苦!愛不是「要」,愛是「給」。我們得到智慧,建立人際關係。丈夫愛妻子─—基督愛教會;父母愛兒女─—天父愛我們;兄弟手足之愛─—基督是我們的長兄;朋友乃時常相愛─—基督是我們最好朋友……真正的愛多麼叫人嚮往! 我們是照著創造主的形象被造,所以我們知道自己的價值,我們的價值是創造主已經賜給我們了。試想,創造主是多麼的榮耀,祂照著自己榮耀的形象造我們。我們不需要他人給我們價值,我們已經有造我們者賦與我們的價值。因此,我們有這根基讓我們建立健全的自我形象。這樣,我們看自己就看得對,不會因他人的嘲笑或批評而憂鬱低沉,也不會因他人的稱讚恭維而自高驕傲。我們也不需要與他人比較,因為知道創造主滿有創造性,祂造的,人人不同,就像華人自古以來的思想「天生我才必有用」。不但不需比較,而且懂得欣賞。 創造主造人是要人「治理」,治理祂所造的一切。因此我們也知道要研究一切受造之物,才能做好管理者,這也就是「科研」。比如,聖經說:「使他們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所以我們該研究生物學、海洋學、地質學等。我們一邊研究,為要作稱職的管理者,一邊也更能欣賞造物主奇妙的設計。比如,我們研究植物,看見美麗的花草樹木,不禁感謝造物主,欣賞祂的奇工。 因為造物主單造二人,我們都是同一位祖宗的後代。現在遺傳學也告訴我們這是事實,全人類、人與人之間的遺傳基因差異,也不過0.2%!比如,外表很不同的黑皮膚和白皮膚,只是黑色素的「量」的差異,而不是「質」的差異。這樣,基於科學的事實和聖經的真理,我們就不會有「種族」歧視或優越感。我們沒有不同「種族」,只有不同「族群」。我們沒有不同「種」,只有不同「群」。要是我們的社會人人如此思想的話,社會將是多麼不同! 聖經告訴我們,當創造主在第六天完成祂創造之功時,一切都是美好的,而且是非常美好,創造主要人照著祂的善惡標準治理一切。但是,很可惜,我們的祖宗選擇自定善惡的標準,自己分別善惡,不遵從創造主的標準。因此,敗壞就開始了!不再十分完美,最終就是死亡。 現在,我們瞭解,為什麼今天的世界,從科學的觀察,我們會看到極其美好的設計,但也看到一切都在敗壞的轄制之下。 我們看到美好的人際關係,但也看到人性劣惡的一面。因為當人以自己為主,自作主張,自我中心的時候,人心是多麼的敗壞! 小嬰兒是多麼的可愛,就像聖經告訴我們,創造主的賜福:「生養眾多」。但是我們也見證到人以自我為中心,不願順從創造主之後的結果:「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 最近在侄兒的婚禮上,看到他倆多麼恩愛,承諾終身,美極了!婚姻原本是最美好的人際關係。就如聖經所說:創造主以第一個人的一部份造了女人,帶來給男人時,他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多麼美麗,多麼親密,太浪漫了!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最美妙,最親密的人際關係。但是,當人要自己「分別善惡」,自定標準,之後,這美好的關係也破壞了。今天,我們一方面見到無比甜密的夫妻關係,也見到夫妻反目,彼此傷害,甚至謀害殘殺。 原本,因為人際關係應該效法天父愛人的關係,應該是無私的愛。但是,因為人的自我中心,本該兄弟手足,彼此相親相助,竟成嫉妒而謀殺,兄兇而殺弟!今天,甚至在一般家庭裏面,我們也看到兄弟姊妹彼此不和,嫉妒紛爭,叫為人父母的頭痛傷心。 原本,人類可以長生不死,永遠青春,但是,因為人選擇自己為主,不以宇宙之主為主,導致敗壞死亡。創造主因為愛人,不願人在敗壞中永活不死,因此也不讓人取生命果,不然,太可憐了!想想,一直敗壞,一直老化,但卻不死!可見,連人類「最大的敵人─死亡」在創造主的計劃裏,也是愛! 創造主在愛的計劃裏,已經預備了救恩,祂以動物的皮給人預備了衣服,也是祂所預備救恩的預兆「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從開頭,創造主就要與人同行,與人享受愛的關係。但是,當人選擇不要祂,祂救恩的計劃也就開始了。 人的自我中心變本加厲,以致「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世界在上帝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上帝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以致上帝要以洪水毀滅天下。在科學上,我們今天還看見全球曾經有洪水氾濫留下的情況,到處有大面積的水成岩,在這些水成岩之中有各種的生物化石。這些化石並非「安祥」的死姿,而是更像是被洪水沖聚而速埋而成的。因為速埋,所以沒有被吃掉,也沒有全部腐化掉。因此,科學的事實支持聖經的記載。(不支持進化論說的,經千萬年,慢慢被埋而成化石的說法) 當我們知道科學的事實和聖經的記載之後,我們較有智慧面對現實,面對人生。 在全球洪水的審判時,上帝預備了救法。上帝知道每一個人,知道人心。因此,祂要那位與祂同行的挪亞,建造方舟,不但救挪亞一個人,更是救了他全家!我們都是挪亞的後代!今天的遺傳學也提供了支援這記載的證據。(挪亞傳道一百多年只有兒子們和媳婦們聽他!我們傳講上帝的真理也不要灰心!) 我們都像我們的始祖,自作主張,不遵從上帝的話,以致生命敗壞,不理想。聖經以「罪」描述這「不理想」,我們都是罪人,都自作主張,都達不到創造主造我們的標準,都該滅亡。但是,公義又慈愛的創造主憐憫我們,已經為我們預備了救法─祂自己成為人,但卻無罪,而為我們這些罪人付上代價,罪的工價就是死。上帝的獨生兒子耶穌基督,在二千多年前到世界來,離開榮耀、美好無罪的天家,被罪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義的代替不義的,叫我們個人可以選擇是否要祂為我們的救主,而得到失去的永生。免費,無需考試,無需加入機構。「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你我都要做自己的選擇,讓我們都做合理的選擇。

˙李偉明牧師˙ 「租約屆滿,不再續約,二月過後,逐令搬出。」 那天晚上查經班會前,一位難民信徒分享房東通告時,場內氣氛頓時變得沉靜。往後一兩週,筆者和同工前往探望,與幾位受事件牽連的信徒一起禱告,又向關心的教會發出禱告和援助呼籲。 這不是初次事件,去年也曾有接到逼遷的通告,有大部份難民租客因而要搬出。其後得房東酌情通融,幾位難民信徒獲准續約居住。今次噩訊再來,源於一位住客一年來欠交水電費,觸怒了房東,對其餘租客續約不再寛限。誠然,房東亦有意將這片廿多年的「難民窟」改建,要拆卸所有鐵皮屋,所以租客要遷出是遲早的事。 其實在港難民一直以來飽受滯留和住屋問題困擾。香港多年來因某種政治限制和利益考慮,使到港的難民受到港府政策規限和本地人的漠視和忽略,影響他們住屋需要。 滯留本地,租屋安身。到港難民基於不同理由,不能返回他們的家鄉,從而向政府申請為「政治庇護難民 Asylum Seeker」,等待他國收留定居前,需經入境處核實身份,因而滯留香港。根據聯合國難民條約,若有上述申請,所在地的政府不能將他們遣返原居地,並要給他們提供基本人道需用和法律與人權保障。香港政府至上世紀九零年代初才承諾為在港難民提供援助,如每月發放租金津貼,食物券和少量交通費, 並交由一個名為「 國際社會保障會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簡稱ISS」機構執行。難民安身需求下要租住地方,而租房是由難民自行選址洽租,由ISS機構審查住房規格,檢測合格後,租約才可生效,並向租客房東每月定額支付部份租金,剩餘欠款則由租客找擔保人清付。 難民在港要租住房子有兩大困難: 其一是本地人的歧視。因甚少了解異族人士,語言不通,本地人對他們積存了不少誤解,產生歧視和排斥。因新界鄉土情和思想保守的房東,對異樣膚色人士要登門查問租房,必定拒諸門外。 其二是租金昂貴。難民因禁止在本地 工作,沒有入息,所得的政府津貼甚微,只夠租金的一半,何來還有額外金錢來填補欠款?還有每月的水電費呢。再者,政府的租金資助只限於單身人士,已婚者(不少難民與本地華人,菲律賓或印尼人士通婚)都不受資助,因政府假定其配偶在港有工作入息,租客必須自行負責交租。 有難民因上述困難,曾考慮繞過上述程序,可與已「上樓」的同族同住,以避開複雜的審查手續。然而,他們會失去政府津貼;而且政府政策要求,難民在港期間的行踪住所,必需向政府申報,以能有效跟進在港候查的每位難民。據此,他們只好聽命,租住地方必須經由ISS處理。 新租房子,難民只能簽定為期一年的租約,約滿可續約,由ISS作見證人。目前新界的住房租金較廉宜。政府至今只能定額資助向合資格難民租客,每月為港幣$1,500,餘數則要租客的擔保人承諾代繳,並在租約上填寫名字和身份證號碼。他們通常找自願團體或本地有心人資助,誠然找租金擔保人是不容易的事。 「神使孤獨的有家可居住;領被囚的出來,到豐盛之處……」(詩篇68:6—新譯本) 每次搬遷,對難民是件煩惱的事。筆者眼見他們在窘境中徬徨無助,除了為他們禱告外,也向關心難民的好友和教會發出求援呼籲信,及提出租金補貼計劃。感謝主,續有教會和個別信徒回應。祈願這些捐助能有效解決難民信徒租金補貼的需求,使他們飽得鼓勵,信心大大增長,榮耀歸於信實 的神。 (筆者現在在香港元朗區服事非洲難民,並成立「愛非連Afri Link」網絡,與差會和教會多位領袖伙伴合作。)

CHION 過去一年生活在亞洲,所經歷情緒起伏比在加拿大十年更強烈,暴風雨、地震、示威暴動、炎症爆發……種種都涉人們生命的安危,身處種種「未知」的危機中,竟更能體會到主耶穌在約翰福音14:27所說,得祂所賜的「平安」是怎麼樣的心情! 真「平安」—處身,狂風暴雨;內心,平靜安穩。 2003年SARS發生時,我在加拿大照常上班和上教會,擔心著遠方的親友但沒有切膚之痛感。而2020年一月的我就身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亞洲中,感染和死亡的個案每天在增加。為親友購口罩、消毒用品等;活在隨時可能被傳染的狀態中;雖然不認同,但能理解互聯網說及某些人對疫情那過份恐慌,接而引起的種種過激行為;體會著「未知」會爆發到什麼狀態下的重壓感。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徹底了解當事人各種不安的情緒。 主耶穌在世界上也生活過33年,所以祂能完全明白到人在「未知」中缺乏安全感,所以祂賜予人們不同於世界能給予的真平安,叫我們能不愁煩,能不膽怯。 隔著日本海本不太緊張,但郵輪事件及感染個案讓心態上進入作戰狀態,盡量不去人多的地方,但願能幫助減少一分傳播病毒的可能性,就減一分。全城中只剩下少量散裝口罩,或一人一包限購,存貨用完也打算自製布口罩。發現很多人都不會正確地佩戴口罩,防範的能力減弱,以日本醫生所教導的方法在努力教導親友們。要把口罩半分對折、上下盡量全拉開至鼻樑下顎,用手指兩邊按一按鼻樑,試測呼吸時口罩是否會縮放,這才能把口罩功能盡量發揮保護作用。 戴妥口罩、套上手套及拿著消毒紙巾才出門,手會東摸西抹,觸摸比口水更容易染上病毒,手套防感染更有效果。回家在門外先用消毒紙巾抹抺手及手機才入屋,徹底防菌。日本人家家戶戶都存有口罩在家,感冒、流感、花粉等必用,生病者怕傳染的人也會自覺戴著出出入入。花粉或流感的季節,大半架火車廂也像現在般全是口罩人士,習慣如常,心沉重但不徬徨。 在街上呼吸有點壓力,但口罩下的心情還是平穩,因為十幾天前發生的口罩奇妙事,神用看似偶然的連串事件為我這軟弱又愛擔心的人添信心,所以現在才能以平安心去面對處處哀聞。 有時間總愛四處逛逛,無意中發掘到一間客人流動量少的隱蔽大藥房。大家(包括我)都未覺疫情有多嚴重時,在爆發搶購口罩至斷市前,大藥房的大量口罩還在減價中,順利買到親友托購的。掙扎掙扎,要不要再去搶購,還是要留給別人,因花粉季節已到,本地人也急需口罩。一天後已經全部售罄。連同家中常備的口罩,全部讓給來日本過春節的親友,裝箱額外加行李寄倉,盡帶回香港。一到埗就分派給多個家庭急用,讓家有老少及生病的家庭不用四處奔走排長龍搶購。雖然供應有限,少少準備也讓他們、也讓我的心更踏實面對疫情。當日送機,人人都戴著口罩。有幾位居住在深圳的湖北省旅客,給地勤拒辦登機手續,因為香港已不容湖北區域人士入境。那一剎那,感到疫情原來比我想像中嚴重得多,為不能回家及困境中的同胞感到痛心。帶著無力感,不捨地揮別親友,祈禱天父保守大家能平安渡過難關。 也就在這星期,日本郵寄及海關因突然大量湧出海外包裹而癱瘓,加上中國及香港的新年,郵政局休息,一時之間中日郵寄大遲緩,友人們郵寄的口罩不知何時才能到親友手上。人太多不能做的事,很多無能為力,人真是很渺小、很渺小。 能巧合地買到口罩,巧合地能有人立時帶回香港,巧合地親友能早早收到,這不就是天父的恩典!人做不到的事,天父就能讓它發生,與我一起經歷這一切的親友,都添信心,添安慰,深信在「未知」的危難中,必蒙保守!很多的奇妙事不停發生在你我身邊,不是偶然或巧合,而全在創造主的計劃中,信靠祂的人才能安心過日子! 口罩一時半刻可以讓人減低感染之危,但長期活在「未知」中,不知是否感染了?在染上病毒會帶來死亡的陰影下,內心怎能不愁煩不膽怯?主耶穌所賜的平安就是能讓信靠祂的人,能在這「未知」中,能在這貼身陰影下心也能平靜。天父不會徬徨、煩惱,全能全知的神沒有「未知」,天父掌管人的生命,知道未來動向,加上祂深愛著人類,一早就告知,信主耶穌的就得永生。有了生的盼望,知道「未來」何從,心得保障就少擔心,這就是主的平安! 「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主耶穌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

˙吳君才牧師˙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提摩太後書一:7) 今時今日,各人所面對的挑戰與難處,雖是不同;然而怎樣穿越難關,卻是大家所關心的 事!上述的經文,揭示了面對困擾、穿越難關的指引: 針對膽怯的心—— 甚麼導致人膽怯、害怕擔憂?總要細細分析瞭解,才可對症下藥,予以化解。事實上,可有幾項因素會影響人心膽怯及自我評價的:1‧別人/社會及家人的期望與壓力;2‧自己的能力與性格;3‧對未來的恐懼與不擅處理;4‧忙亂與迷失人生方向;5‧曾努力卻未見成果。假若長時期生活無奈、乏力,心靈又枯乾、軟弱,則易懼怕膽怯、思想負面消極,更會走歪,步向極端行徑! 然而,感謝神!即或在極度無望,難見曙光的日子,父神仍是我們的倚靠,祂是我們的山寨、高臺與力量,是你我的盾牌與保護。祂今日在人看來是易膽怯、頹喪不安的局面中,仍坐著為王,仍掌管著你我每天的遭遇及一生的路程,父神仍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賜」原文是過去式,即表示神已經賜給我們了!原來一切恩典、力量已實實在在從父神那裡早已賜下,再不是膽怯、退縮、驚怕的心態了。關鍵的問題是:我的倚靠父神多少?仰賴祈求多少?其實一切膽怯、軟弱、灰心、沮喪,都不是從神而來,而是從魔鬼而來的;魔鬼的伎倆,就是要使人心驚膽怯、害怕憂慮! 靠主剛強—— 「剛強」就是有能力,不易打倒;不是膽怯恐懼,而是有勇氣面對。「剛強」更包涵了有生命的持久韌力,能承受難以抵擋的壓力;有力量去面對使人喪膽難堪的環境,仍能挺身昂首地站立;甚至面對傷心、悲痛和失望,以及面臨人生的病痛苦楚的考驗時,仍未動搖失落。秘訣就是:常從父神那裡得著力量,要抓緊神、倚靠主,保持信心!倚靠主多少,剛強便多少! 保持仁愛—— 「仁愛」原文是 「愛」。在這重視物質、功利成效,又忙碌、冷漠、勢利的社會,真壓得令人透不過氣!無論在家、在學校、在工作間,都少見有體恤和同情心。但父神卻賜下仁愛的心,予世人有積極的正能量。憑藉神所賜的愛,我們心中便有能力去面對怨恨、惡毒、兇狠、陰險、詭詐等人生醜陋百態!愛的威力,可打動及融化剛硬頑梗的心靈,轉化似乎無望的厄運困局,感染及驅策人有前進的力量,去突破當前困難的殘局。愛喚醒人昏沉的靈魂,能使人再積極發憤、屢敗仍戰下去;抱有凡事包容、忍耐及盼望之心,去應付將會出現的各樣不易跨越之困境。擁抱仁愛,愛己愛人,以愛對待蒼生萬物;處事為人,皆本於仁愛,不時念及以愛待眾人;愛是不作羞恥、傷害人的事;能自愛,但不只求自我的益處。「多少時候,我們很容易使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來自衛,因此失去了父神愛的力量,而急躁慌亂。」(《荒漠甘泉》三月十八日之文章)惟有多仰賴神,常保持光明磊落、正直無偽的愛心,足以尅勝一切軟弱、邪惡不幸之事,定然有穿越任何難關的一天! 不住謹守—— 「謹守」表示不輕易放棄該盡的責任和本份,並小心從事。「謹守」另一涵義是「面對驚慌或激情,仍能控制自己」。學曉靠神自制自律,克盡本份,努力忠心,然後一切交託主,後果必有神的保守和引導!學習安心、無愧、無疚,因倚賴主有力量去面對挑戰,勇闖難關! 引用麥克亞瑟將軍所寫的一篇文章〈一位父親的禱詞〉中,其中幾段很有深意的話,作為穿越難關的結語:「主啊!教導我兒在軟弱中能堅強不屈,在懼怕時能勇敢自恃,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在光明勝利中仍能保持謙遜溫和。我祈求主,不要將他引上逸樂之途,而將他置於困難及挑戰的磨練與刺激之下,使他學習在風暴中站立起來,並藉此學會同情那些跌倒的人。」

彭徐雪冰師母 在12月13日寒風刺骨的晚上,我與3位基督徒齊心在滑鐵盧校園報佳音,這正是滑鐵盧校園的考試週,看見學生們在埋頭苦幹地預備考試,四週都充滿著嚴肅冰冷的氣氛。 我們到了一位印藉的青年學生家門口報佳音,他開了門後便對我們說:「我要考試, 很忙, 不想聽!」 但我看見他的眼神彷彿,心緒不寧、驚恐和不安的樣子,我對他說:「你只給我1分鐘時間唱聖誕詩歌就可以了,你如今內心不平靜難以溫習,就讓詩歌來安靜你的心靈吧!」他點頭願意,當我們唱完聖詩後,想不到他主動地分享他內心的情況和感受:自他4歲那年聽過聖誕詩歌後,到如今十多年來沒有聽過聖誕詩歌,更沒有人向他報佳音!他開始埋怨自己在今回考試預備不足,沒有善用時間好好讀書,從他的表現中看見他的精神十分緊張和無助。我立時要求為他禱告,他閉上眼睛與我一同禱告,求主耶穌來幫助他有一個平靜的心靈來面對考試,並求主賜他有好的記憶來溫習。禱告結束後,他向我分享他的信仰:他相信有神,有一位創造者;隨後,他把頸項上一個十字架的鍊子給我看,他說每天向這鍊子冥想,我告訴他:「我們不是向這鍊子冥想,乃是向主耶穌祈禱,祂就是那位創造主,並要求主耶穌來幫助我們面對每天的生活,面對人生各方面的挑戰和壓力,聖誕節的主角是主耶穌,祂來是施行拯救。」我就把完整的福音與他分享。感謝神的恩典,當晚他雖然沒有接受主耶穌為救主,他願意思想這救恩;看見交談後的他心寧平靜安穩,也面帶微笑,深知主耶穌在幫助他明白真理。 這次的佈道讓我體會到人何等需要主耶穌,學生們面對的壓力有誰能明白? 又有誰來愛他們,願意把平安的福音和永生的盼望給他們呢?願主記念這位印籍的學生,對他心靈說話,讓他繼續尋找主耶穌。願今天的你看見這篇文章,主觸動你的心靈,不但為學生們禱告,更為自己有愛他們靈魂的心禱告!你願意跟隨主腳踪,參加下一年度2020年12月11-12日的滑鐵盧聖誕報佳音行動嗎?

我們4人一組去到街上進行拍門佈道和報佳音,真的十分感恩,過程中遇到不同的人,他們各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因著我們所唱的詩歌而感動,也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將福音單張給他們;也有幾個是基督徒的家庭,我們也得到他們的鼓勵。感謝主讓我可以有機會向人傳福音,榮耀歸神。 ——滑鐵盧教會的弟兄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報佳音,我們小組去到社區裡做拍門佈道。雖然遇到一些家庭因趕著上班,但感謝神讓我們也可以爭取時間將福音傳給他們。其中有一家讓我特別深刻,當中有兩個老太太,她說自己是天主教徒,但當我們問她是否相信耶穌時,她也未能清楚回答,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向她清楚解釋信仰,使她們能清楚明白為什麼信耶穌。之後我們也遇到一個家庭,當女戶主看到我們拿着樂譜報佳音時,她立刻叫屋內的丈夫出來,聽我們唱聖誕詩歌。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將福音帶到人羣中,讓他們明白聖誕節的真正意義,感謝主。 ——滑鐵盧教會的弟兄   感謝主,我們一家是第二次參加滑鐵盧聖誕佈道行。記得我們去到當地的餐館報佳音時,從其中一家的女店主口中得知昨天晚上有滑鐵盧的大學生在宿舍高處墜樓的新聞,回想起事發地點與我們昨晚佈道的地方只是一街之隔,我們聽到這消息都非常難過,深深感覺到這次參與滑鐵盧佈道的人太少了,希望明年有更多的弟兄姊妹參加,能夠爭取更多機會向大學生傳福音,但願避免再有同類事件發生,所以我明年會繼續與家人一同參與滑鐵盧佈道。 昨晚我們報佳音時發現在學生宿舍大樓裡有90%是中國學生,我們向每戶學生敲門,他們都願意聽我們報佳音,而我們也可以跟他們分享福音。真的很感謝主,其實他們的心是打開的,他們雖然從未聽過福音,但也願意聽並接受福音,所以我希望明年有更多弟兄姊妹參與這個事工,這樣對一些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有非常大的幫助。 今天我們在街頭佈道,向一位大學生傳福音,感謝神,她決志信主,十分感恩。因她得知昨晚有學生墜樓的消息,所以我們也鼓勵她將壓力等重擔全部交給神,並鼓勵她去教會,希望她更多的認識神。 ——短宣周末同學

盧約翰 過去一個聖誕節,我們有一個不同的佈道體驗。我們在聖誕佈道週,每天去了不同的地區,把福音遍傳。其中一天,我們去了北約克,我們一組四個人,輪流地在廣場裡報佳音。我們整個團隊十分合拍,把一首美秒的聖誕詩歌唱給在商鋪裡的老闆和員工聽。員工們聽了詩歌後,心都開了。我們便把握機會與他們介紹聖誕節的真正意義,及神的愛和饒恕。我們更邀請員工們參加教會聖誕節的福音聚會。我們不斷的禱告,為神作工,經歷到神的應許:「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馬書10:15) 我們也去了滑鐵盧佈道。今年的佈道,神給我們很大的鼓勵。我們一隊人與傳道人和基督徒大學生在滑鐵盧大學的Student Life Centre接觸正在考試的同學們。雖然他們埋頭苦幹地溫習,他們也很願意跟我們交談。我們分享怎樣靠著禱告,可以把讀書的壓力交給神。我也分享我多年前在滑鐵盧大學如何認識主耶穌,生命得到美好的改變。我們鼓勵及邀請他們來教會的聖誕福音晚會,也和他們交換了聯絡方式。求主在他們的心裡作工,願意參加教會的福音聚會和學生團契。 在週六中午的時候,我們去了探訪一間在滑鐵盧的餐館老闆,關心他們和聆聽他們的需要。我們希望在餐館工作的年輕人願意抽空來教會聚會,早日認識耶穌基督。我鼓勵教會繼續跟進這些福音對象,好好的為他們禱告。感謝神在聖誕節佈道中常常與我們同在,保守我們有平安的腳步。榮耀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