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2019 (Page 5)

11 月 2019

˙何文輝˙

「你們不要恐懼,也不要害怕,我豈不是從上古就說明指示你們嗎?並且你們是我的見証。除我以外,豈有真神嗎?」(以賽亞書44:8)

在印度北部有一種古老的宗教節日,叫「扔石節」。當這一日,人們頭裹綁著帶來到神廟前,分作兩隊,互相扔石頭,直到頭部滲出鮮血。當地人認為,這種形式的流血可以取悅他們的女神。

˙CHION˙

日本的俗用詞也如科技一樣天天日新月異,常有一頭霧水、不知所解的情況。「進化」這學術字為什麼經常出現在各大廣告商品上或媒介中?近年日本人用「進化」這字時經常與科學一點關係都沒有,是用於表達積極進步及改良的正面詞—「進而化成更好的」,如提高產品的品質或更新用途;運動選手修改訓練課程而創出新記錄;人類的習慣因生活變化改變或改進;商店的服務改善後更貼近顧客需要;研究出更健康更美味的農牧物等,都是所謂「進化」的狀態及情況。

˙舟子˙

最近聽到一個治癌新法,效果好,無副作用,最好的是不用花錢。你想不想知道啊?主講者先提到目前治癌主流的方法有五種,一是開刀,外科手術去除;二是化療,用化學藥物;三是放療(放射線治療),又叫電療;四是標靶治療,就是一種以干擾癌變或腫瘤增生所需的特定分子來阻止癌細胞增長的一種藥物療法;當然還有少數人用荷爾蒙治療。這兩年來又多了一種免疫療法,但是它的價錢特別貴。

˙李偉明牧師˙ 某天,有個身材高大的非洲人迎面來向我招手,他名叫高力。多年前,他從一個貧窮和政治動蕩的非洲小國逃亡出來,隻身來到香港,其後得同鄉人接待,安頓在一個郊區,與四位同鄉為鄰,相依為命至今已有十三年。去年,高力終於獲得聯合國發出合法難民身份,可以申請移居外國。他同時獲得香港政府發出工作准許証,今後可在本地工作。 許多難民存有嚴重的心理抑鬱。他們在過去成長中經歷過困難辛酸和逃難期間遇上多種不幸的遭遇,到港後多年至今,仍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制,心靈捆綁和死亡的恐懼,影響他的身心和人際關係,高力也不例外。他早年已是基督徒,也與同鄉們參加筆者開辦的聖經查經班,與他們建立起友誼和信任。得悉他可以工作,筆者曾協助他找工作。那天與他前往本地一間靠近殯儀館的花店應徵,事先約他在靠殯儀館的地方相會。可是他卻找個稍離殯儀館較遠的地方,言談中他對這份工作顯得猶豫不決,猜疑人會否要求他去殯儀館協助抬屍或焚屍等。殯喪地方挑起他憶起昔日遭遇,最後表示工作薪酬有多優厚也不考慮,叫筆者和花店老闆感到莫名不解。 精神長年受困擾,抑鬱會引致生病。高力身型高大健碩,早年在祖國時愛好運動,而且曾是位拳擊健將。他去年發現頸部腫脹,情況日趨嚴重,曾到本地醫院求診,經過多方檢查也找不到病源。院方曾安排他動手術,其後他因某些理由而打消了念頭,只靠院方配藥來舒緩。 筆者關注高力的健康,協助找到一位中醫看病,診病期間在旁協助他傳譯。醫師採用按穴位檢測和醫療,在他腳背上按幾下時,他有很大反應—腳部感到很痛楚。期間,醫師又問他幾個問題,他不由自主地分享廿年前仍在家鄉時,經歷過親人遭人毒殺和摯友離奇的去世,他多年來未能放下這份傷痛。高力的眼淚奪眶而出,分享他對父親的思念和他死因不解的困擾,在港十多年來每夜入眠時,這種思緒總揮不去。他還分享到多次在夢中,發現有個發光和有能的靈體出現,指示他父親仍與他同在,至今他不明白這個靈體和感到驚恐。 患病與心理抑鬱有關,更有惡者乘虛而入。醫師指出高力服用的西藥,是為降低他體內過高的鉀。因他的情緒長期受抑鬱影響,體內產生過量的鉀,腳部穴位的痛楚是積病的訊號,使他心境趨向消極,缺乏耐性,思想難集中,情緒起伏不定和易生氣,與人偶遇衝突或事與願違時,容易發生爭執。醫師也是基督徒,囑咐筆者要協助他舒發情緒,藥物只能抑制和減低他體內的鉀量。 筆者從以上的經歷和像高力的情況,瞭解到逃亡難民的身、心、靈的健康都受到多種的壓制和捆綁,可謂滿身傷痕。一層復一層的傷痛,除了需要醫生和藥物,還要情緒的釋放治療,需要人的聆聽和舒緩。再者,靈性上受到昔日從族人傳統宗教遺留下來的偶像惡者的搞擾,這是深層的捆鎖問題,甚至信徒也在其行列中,因當地基督教信仰仍混雜著民間宗教影響,信徒歸信後,仍未有解決昔日參與過的拜偶活動而留在心靈的綑綁。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福音)給謙卑(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賽61:1-2) 願主差派工人到受壓者中間,傳揚福音,使他們能從捆綁中得著釋放。

Stanley Hum

Jesus Loves Toronto is a wonderful call to serve our Lord and it is part of a long and unfinished walk with God. My awakening came in the fall of 2017. I was asked by a sister in Christ if I wanted to join the Perspectives Study Course. I did not know what it was about but was curious when I investigated it: the view that the whole Bible was a call for all Christians to be missionaries. I have been very fortunate to have had some opportunities to join the local mission recently.

Allen Ho

我們所屬的教會(黎明山華人浸信會),去年和今年都鼓勵會眾作「奮進門徒—藉我賜恩福」。今年神在我們中間動了善工(腓1:6),共有七個人不約而同參加第六屆「耶穌愛華埠」,他們是王伯母、Linda、Sally和她的外籍丈夫Ron、Annie、Eliza和Allen。一名出自長者團契,其餘六名均出自長者以下的同一個成人團契,而其中四人竟然屬於團契內的同一個小組。有四人是第一次參與「耶穌愛華埠」。

Ming

自從2014年起,已是第六年參加「耶穌愛華埠」佈道了。感謝神,這本土宣教大行動不單成了我每年必定參加的活動,亦成為我們教會每年吸引有志學習傳福音的弟兄姊妹的一個最好機會。透過神的恩典和教會的支持,每年都有數十位弟兄姊妹願意參加,例如今年便有四十多人報名,包括有十二位國語堂的會友,亦有多人參加三天或以上。參加者中,不但有年年出席的忠心支持者,每年亦有首次學習傳福音的弟兄姊妹。透過這活動,信徒可以有機會用自己的見證,向陌生人分享神的救恩、領人歸主,更可藉此磨練靠主的信心和佈道心志,增進自己與神的關係,作一個真正跟從主的門徒。

Shirley Leung

今次是我第三年參加「耶穌愛華埠」本土宣教活動。和過去兩年不同,今年是我自去年讀完了週六短宣課程後,第一次以學生身份參加。短宣中心安排了我第一天下午在多浸老人大廈聚會中,負責帶領長者遊戲的職責。由於是首次擔任這任務,我緊張得前一晚上幾乎整夜未眠。感謝神,當我到達老人大廈,看見每一位長者都很期待參加這聚會時,我的心境慢慢的平伏下來,緊張的心情變為興奮。尤其令我感動的是看見一位年近九十歲的老伯伯,精神抖擻,充滿喜樂的樣子,帶著隨身的二胡樂器,奏出一首一首美妙的聖樂,為我們的敬拜詩歌伴奏。我們聽著他透過純熟的技巧,以悅耳的音樂讚美神,真是為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