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2019 (Page 23)

3 月 2019

請為4月20日復活節之「生機處處」“Hope is Everywhere”佈道籌備工作禱告。也今年我們仍能在新旺角和大都會作佈道感恩,求主感動信徒們熱心參加,無忘主恩,竭力為主多救一個靈魂。 為5月25-26日短宣異象分享晚宴暨畢業典禮於皇家御宴舉行禱告。主題為:「福音廣傳:更多的深度,更廣的濶度」。求主賜恩並使用這晚宴,感動和招募更多委身的基督徒,承擔主的召命。 請為1-4月新學期課程禱告:週二:關懷社區佈道;週三:佈道國語;週四:如何編寫和帶領福音性查經;週五:硬土墾荒-向服務業工友的佈道和栽培;週六:第30屆3個月週末實用個人佈道訓練(上午上課下午實習)。短宣中心是以全人生命培訓,讓信徒在靈命、傳福音和信仰的生命中實踐主道,作主精兵。求主讓我們在今天黑暗的世代中,為主作鹽作光。 請為4-6月第30屆週末實用個人佈道訓練於到密西沙加迦密國語宣道會舉行禱告。求主感動密西沙加和伊陶碧谷區的教會一同參加這佈道訓練,讓信徒靈命興旺,福音影響社區,也把得救的人數加給教會。 請繼續為短宣中心推動:「改變社區改變生命的福音行動」禱告。祈求主使用這行動,讓教會發揮鹽和光的作用,以福音來改變社區現況,信徒靈命得著復興! 請為學生們的靈命成長和心志禱告:求主使用參加全時間或部份時間佈道培訓的同學們禱告,讓他們成為基督精兵,在邪惡的世代中敢於為主作見證。 請為新增全時間和部份時間學生禱告。因應大多倫多的福音工作增加和需求,我們求主賜恩給各教會,能鼓勵和差派1位信徒願意投身「1人1生獻1年」的行動,為大多市的本土宣教事工增添更多新力軍。短宣中心是以神學、聖經真理、靈性生活、佈道和實踐等作培訓,目的是要造就宣教士所具備的生命本質,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為主作見證。 請為「你」願意成為我們的義工團隊禱告。我們誠意邀請「你」加入我們這義工團隊,一同為主作工,可以考慮參與:1.佈道義工-可選擇週二-週五上午或下午其中2小時;2.跟進栽培的義工-向味香村餐飲朋友們及向商舖老闆或員工等關懷探訪。3.辦公室雜務-大小雜務;4.真理報義工-特約記者、修改文章、翻譯、中文打字。期望能以團隊精神,有效地服事大多市的華人教會,榮耀歸神。 求主使用每月定期出版的真理報、手機版真理報、WeChat微訊號文稿和Facebook網頁等禱告。求主使用不同版面等平臺向不同地區和國家的華人分享福音信息,讓信徒們把這福音報能廣傳;也求主賜恩給撰寫文章的作者們,賜他們智慧和聰明,有真理立場和屬靈的視野,洞悉現今世代的實況,喚醒信徒和非信徒對尋找生命的方向和有渴求真理的心。 請為各同工的身心靈健壯禱告。我們面對日益加增的事工需求,傳福音負擔和靈魂呼喊聲等,求主賜恩、保守和看顧我們各同工,常有健康的身體、活潑的靈性、智慧的心和儆醒不倦的學習精神,事奉恩主,也求主保守我們的家人和孩子們身心健壯平安,榮耀歸神。

余玉書

在方伯迦流對於激動猶太人的提告置諸不理之後,保羅在哥林多再逗留了一段日子,然後前往敍利亞,隨行的有百基拉和亞居拉等,此行的目的是以弗所。保羅曾許過願,故剪了髪,《使徒行傳》十八章18-19節:「保羅又住了多日,就辭別了弟兄坐船往敍利亞去。百基拉、亞居拉和他同去。他因為許過願,就在堅革哩剪了頭髮。到了以弗所,保羅就把他們留在那裏,自己進了會堂和猶太人辯論。」

致教會牧長、長執、教會傳道部與差傳部同工,與各信徒們: 我們誠意邀約您們參加短宣中心第二十九週年異象分享晚宴。今年晚宴的主題是:「福音廣傳: 更多的深度.更廣的闊度」。 教會愈是渴想往前奔跑,事工反思的功課定不能少。以下關於今年晚宴的簡介中,會伴同一些英語字句,與大家一起探討。我們聽到傳福音有所謂的「硬」、「太硬」,何謂軟(soft) ,又何謂硬(hard)呢?此外,傳福音裡,單以聖經為例,到底有多少種佈道的模式呢(paradigm)?如若是超過一種以上,你我又能靈活運用那一種佈道模式,以達致作個得人漁夫呢?於聖經真理的反思中,我們常說:「兩約一聖經(Two Testaments, One Bible)。」在佈道中,我們能否把新舊約的教導全用於教會的佈道聖工上呢? 如過往每年的異象分享晚宴一樣,其內容都是十分精彩。今年藉這晚宴的題目,我們還要與大家分享: 1. 操中文的大學生福音事工 (廣東話與普通話的青年福音工作) 2. 民區佈道 3. 華人商戶佈道 4. 暑假期間舉行的耶穌愛華埠 5. 大多市,與滑鐵盧市聖誕短宣佈道週 (其它衛星城市的佈道也有可能) 試問,在我們各人教會方圓幾公里以內的民區,我們能否有效地每家每戶都叩門探望?在教會方圓幾公里以內的商戶(可先從華人商鋪開始)、教會鄰近的專上學院,或是華人集中的地方,我們會否主動關心他們,繼而把福音傳講給他們呢?其實關係的建立,箇中存在著被動與主動。今天普世教會的情況,你我認為我們多是處於主動,還是被動的狀態呢? 每一年異象分享晚宴過後,我們發現不少參加者都得著激勵。這對教會來說,又多了一顆顆熱熾的佈道心靈。只要教會多派人來,我們在主的恩典與祂的話語下,我們為教會又培訓多一位佈道人才。為了方便不同教會,與及肢體們不同的需要,今年的晚宴日期分別是5月25日(週六晚上),與26日(主日晚上)。教會及肢體們請按著自己方便的時間報名參加! 祝願您我為主多結福音果子! 多倫多短宣中心總幹事 彭偉賢牧師 敬約 二零一九年二月十四日 (請點擊此處報名) Thursday, February 14th, 2019 Dear pastors, deacons, coworkers in the mission, evangelistic, and outreach departments and all brothers & sisters: We sincerely invite all of you to attend our 29th annual Vision Sharing banquet.

Chion 長命百歲固然重要,活得開心積極更是必要! 甲婆婆一直自己生活,自由自在,因身體漸弱行動不便,不太情願地讓家人送入床位式老人院。行動受阻,食物、環境及工作人員都令她感不適。常有親人朋友探訪她,她還是溶不入新環境,過得非常的不開心。幾個月後,見到瘦了一個圈的她,兩眼無神地坐在輪椅上等我申請她出院午餐時,眼淚忍不住流出來。她心受著苦! 乙婆婆,因不想麻煩獨生兒子照顧,在還很精神、滿80多歲時,就自己賣掉房子搬入近郊老人院的小單位。在陌生的環境中,從零開始努力認識同院新朋友,一起吃早餐一起去活動,精神好時還在附近社區做義工,教外國人日文、為幼兒講故事等。在車站見到面色紅潤的她,眼睛閃爍地慢慢迎我,再來過強而有力的擁抱。她心過得好! 見到這2位與我親近、90多歲婆婆的遭遇,有感人老衰退,入住老人院不一定是壞事,不過當事人需要有積極接受現實、準備好在有限的境況中活得好的心態。聖經教導我們如何能活出無限好的生命,明白人心的天父在箴言17:22說到,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兩位老人家面對晚年的態度印證了這金句:正確心態對活得開心很重要。喜樂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不因環境而變化,心愉快整個人都有活力,看事情的眼界也寬廣;而憂傷就是消極的利刀,削得萬事破碎灰暗,抑鬱的心嵌入鑽牛角尖,最後連骨也被腐食。 小笠原老醫生行醫多年,深切了解到病由心生。病者孤單地在陌生的醫院中接受治癒,那種不安及苦悶的心理狀態反令病情加速惡化,甚至死亡。人人都想與家人一起過人生最後的日子,是心的本性。還有隨著社會變遷家庭簡化,「孤獨死」這大問題令獨居的長者為未來憂心忡忡。小笠原醫生就開設了24小時在家臨終支援服務,特訓認同他使命的醫生、上門護理人員等定期探訪,務求令病患者能全面安心在家休養及其家人不因看護病人而大大影響日常生活。費用因有政府醫療補助,獨居病人都能負擔得起。 支援服務有一個「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的奇蹟。在醫院查驗出重病只剩五日命的丙太太,拖著滴水不能進的身體,堅持回家等死,因她不放心留著有眼疾的兒子自己一個人。回家後,不知是否因能見到兒子,又睡在熟悉的床中,也就接受了將離世的處境,心平靜下來後竟然感到肚餓,能吃能睡更能笑,二個月後病竟然好𨍭還能下床走動。對丙太太來說在家心安,心就樂,病就自然好,遠勝住在有高科技醫療團隊的冰冷醫院中。 獨居帶病的丁婆婆,每天有家務助理上門照顧她,醫生及社會福利員也定期探訪,加上她愛笑的開朗個性,對服務人員也很親切,家中365天都滿笑聲。丁婆婆很感謝能得眾人幫助,並理解自己想在長居的家中離世,身雖衰竭,但心是樂的,因有人能明白她的所需! 乙太太曾任職護士,一直對令病者痛苦的延命治療深表懷疑。到發現自己是癌症末期時,因太了解照顧病者的苦而不想添加家人負擔,就立刻放棄在家離世的願望,堅拒入醫院而選擇入住老人院。乙太太拒絕任何延命治療,不吃藥不治療,很快就在老人院中自然病逝。乙太太心及身也苦,因身邊人逼她活下去而她不想受病痛折磨;當時院方照顧她的下河原先生也很苦,每天想她活下去而逼她吃藥又一直被拒絕。乙太太過世後,下河原先生才意識到人沒有了生存的意願就沒有辦法幫助他們幸福地活著,他強烈地想經營一間年老人士或病者能按自己意思,安心幸福地活下去的老人院。 下河原先生就展開了有嶄新的概念,以「脫介護」為方向,很有陽光活力並自由自在,退休金能完全負擔院費的「老後家」,住院人平均年齡約85歲。老人院完全尊重住院人及其家人的意願及情況而設定的個別末期服務,醫療團隊隨旁協助及指導,讓入住者在徬徨時期能安心休養。院中人員還帶有關心、守護人心的工作態度。「脫介護」就是協助老人家不過分依賴護理服務,在院中安全的環境下盡量自己或彼此協助活動,一日三餐吃食自助,行動自由,工作人員不過份干涉,但會在旁守望。 戊爺爺愛花愛草,經院方鼓勵下,他每天自主修花理樹,拖肥除蟲,把花園打理得欣欣向榮。手輕輕掃去落在花中的小枯葉,被陽光曬得紅卜卜的皺皺笑臉,對在旁淋水的工作人員說著為了下年再看到這花開,他會積極地活著。有著期望,心情舒暢,天天也充實地過,戊伯伯以前要用杖,行一步也辛苦,現在一天六千步也沒有問題。 曾經經營錢湯、近百歲的壬婆婆心算了得,她就兼職守著鄰近小學生放學後蜂擁而來的老人院糖果部兩小時。沒有收銀機,付錢時,婆婆總會反問小顧客,「いくら?」(ikura你要買的糖果共幾多錢?的簡化語)訓練他們心算,同時自己也算,腦子保持精靈。收店後,有點疲乏的壬婆婆帶著微笑由護士扶著慢慢走回自己的居間,心在為今月售量比上月多而高興,也期待明天與孩子們相處的時間。下河原先生的心願在工作人員努力下,為公公婆婆的心添了活的動力。 人越老越多限制,能得有心人照顧或選對了終老服務是有福氣的,真正讓人到老都活得積極的良藥還是心有喜樂。外在環境會受身體狀況、金錢、際遇所限制,但內在的心境就是由人決定的無限大,不受年齡病老貧富所制。同一樣的處境,有人活著好,有人活著悲,都是由心而定。靠著主常常喜樂,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心樂人也樂!

盧維溢

上月中,一件加拿大全國大事被主流傳媒鋪天蓋地去報導。原籍沙特阿拉伯少女在曼谷向全球網民求救,在往澳洲途中被泰國政府扣留時,道出要求作難民的呼籲。這位年僅18歲的 Rahaf Mohammed Al-Qunun一瞬間就被加國接收,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她受到加國的外交部長Freeland親身在機場作英雄式的歡迎。

盧維溢

法國最近兩個月發生多次數以萬人計的示威抗議行動,傳媒界稱之為“黃背心運動”。示威者最初的訴求是政府不要大幅度增加燃料稅,希望政府體恤國民﹐因為他們的負擔已經非常沉重,不要因為只顧減低炭排放就瘋狂加稅,一意孤行﹐只求達成施政目的,而不顧一切民間疾苦。雖然曾經有超過一百萬人於去年秋季簽名如此請願,卻被總統馬克龍拒絕,而且他那種冷言冷語暗示,認為反對者都是一些否定氣候變化的愚昧分子而已。他這種不理法國的實際經濟情況的傲慢態度,激起很多本來不想上街抗議的藍領階層人士﹐他們把心一橫,走出街頭示威。最終在12月初﹐總統在巨大社會壓力下,宣佈取消大幅度增加燃料稅(這其實是變相的炭稅)的措施,這事件的深層次因由值得加拿大人一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