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2018 (Page 16)

7 月 2018

我叫李昇,我學過法律和計算機科學;當過刑警、律師、IT工程師;我留學美國、回流中國、移民加拿大。我的經歷猶如股市走勢圖:起伏跌宕、豐富繁複;我的性格充滿矛盾:既多疑多慮又盲目自信、既驕傲自大又很熱心腸。由於受過多年的無神論教育,而且學業優異,每逢考試只需提前幾天突擊溫習,便可輕鬆過關獲得高分,所以在我以前的認識裏,我一直認為宗教信仰之類跟封建迷信、愚昧無知是劃等號的。並且由於在刑警的行業裏和罪案、犯人打交道,要從複雜案情中找到真實線索出來,我的思維模式冷靜又理性,總在假設、推理、結論的模式裏瞭解觀察世界。

感謝神的恩典,短宣中心異象分享晚宴之「叩門,開門」順利完成,感謝各教會牧長和信徒們的支持感恩和禱告。求主繼續使用我們,訓練更多信徒為主走出去,並能鼓勵信徒願意成為2年本土宣教士,還福音的債。 短宣中心與仕嘉堡華人宣道會於5月29日-6月1日區域佈道之「耶穌愛米蘭」順利結束感謝神。此行動有65隊200人次出席, 接觸了約1000人, 而其中已參加兒童活動和主日崇拜, 榮耀歸神。 請為8月21-26 第五屆耶穌愛華埠禱告。我們祈求恩主,賜我們有500位國粵語信徒,100位英語信徒齊來佈道,信徒可以參加1天或以上,求主感動信徒在暑假期間除了關心海外短宣外,不要忘郤本土的宣教需要,本土正是最迷失生命的地方,也是神給予我們搶救靈魂的大好時機! 請為短宣中心現正推動:「改變社區改變生命的福音行動」禱告。從2018-2019年度,已有7間教會參與。這行動是以1個月的4個週二或週四早上9:30-1:00進行。在參加的教會3-5公里內,短宣學員與信徒們一同到社區逐家逐戶探訪和商舖關懷。希望福音能改變社區現況,生命因主耶穌得到奇妙改變。 請為短宣中心2018年9-12月份新學期禱告,求主感動更多信徒參加培訓,成為基督精兵,在邪惡的世代中敢於為主作見證。週二-關懷社區佈道;週三-佈道國語;週四-佈道與信徒神學;週五-佈道應對學III;週六-第29屆週末實用個人佈道訓練 (三個月)。 請為短宣學生們的學習精神和追求心志禱告。在來年的新學期中,學生們能常保持一個儆醒不斷的追求心志,恆切的禱告生活和堅定不撓的意志,願意不斷突破界限,為主向前奔跑。 求主使用每月定期出版的真理報、手機版真理報、WECHAT文稿和Facebook網頁等禱告。求主使用不同版面等平台向不同地區和國家的華人分享福音信息,讓信徒們把這福音報能廣傳;也求主賜恩給撰寫文章的作者們,賜他們智慧和聰明,有真理立場和屬靈的視野,洞悉現今世代的實況,喚醒信徒和非信徒對尋找生命的方向和有渴求真理的心。 請為每月1次的餐飲聚會和每週1-2次的餐飲佈道探訪和跟進栽培探訪禱告;與此同時,我們也作商舖佈道和跟進栽培等探訪行動。所以求主賜力量給同學們和同工們的參與,能有系統和計劃地關懷他們,讓他們對信仰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靈命成長。 短宣中心現正招募禱告。1,有佈道心志或跟進栽培的義工;參與向味香村餐飲朋友們及向商舖老闆或員工等關懷。2,辦公室和真理報義工。期望能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服事大多市的華人教會。 「一人一生獻一年」之「本土宣教士」的召命。求主感動大多市教牧同工,推薦有佈道心志召命的信徒一位至二位作本土宣教士,不但為教會培訓佈道人才,並預備他們將來可投身成為傳道人、帶職宣教士或福音同工。受訓期間以 1/3時間上課、1/3時間多元佈道實習和1/3時間在教會事奉或實習。若有個別有傳福音心志召命的信徒,可以與我們聯絡和查詢。在末後的日子中,求主興起信徒們向社區、鄰舍、親友和家人,承擔使命,不單盡上本份,也要還福音的債!

顏鐘祜 謝乘風 合著

周珏有一個清華大學的校友李海,正巧和悟真是同鄉。當周珏收到了悟真約星期六見面的電郵時,向悟真提起了李海,於是悟真約了李海和周珏星期六到他的宿舍飯聚。“太好了,周末又可以見到他了!”周珏很開心,順便也想看看悟真的生活情況,以免自己的感情投錯了對象。

作者:不鳴

四月廿三日星期一,是多倫多甚至是全國震驚、哀慟的一天。當日下午約1時半,一部租來的白色小型貨車,以高速衝上北約克途人熙來攘往的一節Sheppard夾Finch央街行人路,釀成10死16人受傷的慘劇。死者分別為8女2男,年齡介乎22歲至94歲,其中兩人屬於外籍。涉嫌駕駛肇事貨車的疑犯,最終被警員當場制服。

作者:亞元

在今天文明發達社會,人們經濟較穩定,忙碌過後享受美味,追求品味和新鮮感,而城市人少有在家煮食習慣。在非洲發展中的國家,城市人生活工作不太繁重,消費力有限,餐館業又沒有出現競爭現象,食譜中的選擇多屬外國飲食口味,也有夾雜的地道口味。若真的能將本土的餸菜美味搬到城市餐館呈現客人前,還需要一段頗長時間和努力。與其討論城市的美食,倒不如到鄉間認識地道的美味,猶如家人圍著吃的甜美時光。

作者:舟子

去年的母親節,我還是一個有母親的幸福人;今年的母親節,我已經變成一個地上的孤女了。在這半年裡,最深的感受便是,沒有了娘就沒有家。我不曉得多少人有這樣的感受,也知道一個年過半百的人還把娘在的地方當成自己的家很不實際,可是實際上的感覺便是那樣。我觀察了身邊朋友的情況,發現這種情況幾乎發生在每一個家庭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