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2017 (Page 28)

2 月 2017

分享一:好興奮,因為我們來到城市廣場是為了打仗,不是為了吃東西;也期待能經歷些什麼,雖然有些緊張,但當與幾個不同的對象聊天的時候,可以講到深入些的事;甚至可以鼓勵他們禱告 。

分享二:我覺得自己的心很平靜,沒有之前一個星期聖誕體驗週去商舖報佳音那麼緊張。今天心裡只想傳福音,我發覺自己如果可以單獨面對一個人講福音會沒那麼大壓力。

作者:  陳國柱

農曆新年除舊迎新

每年世界各地的華人過農曆新年,都喜氣洋洋,人人都帶著開懷的心情,因為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臨到,人人都盼望除舊迎新。藉著春節假期,大家放下一年的工作及生活重擔,帶著喜悅的心情,翻新家居,預備賀年糖果、年糕和各式各樣的美食,又擺放桔樹、桃花,牆上貼上好意頭的揮春(又稱春聯),大人小孩都去理髮、換上新衣,小孩更徹夜難眠,興奮地等待年初一來臨,期望聽見砲竹一聲除舊歲,利是紅包滾滾來。又有舞龍舞獅鑼鼓喧天的熱鬧,遠親近戚、好友互相拜年、互相恭賀祝福,說聲「恭喜發財、萬事如意、出入平安、生意興隆」等等的祝賀詞,又互送利是紅包及禮物,一家大小吃團年飯,家家充滿歡樂氣氛,親情滿溢,人與人的關係感情便拉得更近了。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劉淑恩姊妹

「你若與官長坐席,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誰。你若是貪食的,就當拿刀放在喉嚨上。不可貪戀他的美食,因為是哄人的食物。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麼?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
(箴23:1-5)

上週經文提醒我們:若工作表現殷勤,便可以侍立君王面前,那時便出人頭地,確立成功;然而這一步同樣帶來一定的危機,若不懂得處理,將墮入另一個深淵,所以求主幫助我們脫離這類的陷阱與危機。

作者: 廖燦民牧師

兩種言語(詩篇第十九篇)

正如詩篇第八篇一樣,本詩篇以詩人仰望天空,對創造主的奇妙作為發出驚嘆來開始,因此,第1節應譯成:「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衪的作為」。這詩篇又包含兩種言語:第1至第6節是「創造的言語」,而第2節知識一詞可譯作「可觀察的科學資料」。第7至第14節是「救贖的言語」,以不同的方式描述我們當遵守的:包括耶和華全備的律法、確定的法度、正直的訓詞、清潔的命令、潔淨的道理、真實的典章,因為有甦醒人心、智慧愚人、快活人心、明亮人眼、彰顯公義、存至永遠的功效。最重要的是,我們藉著生命之主,得以罪獲赦免,得蒙救贖,並在言語意念上,蒙恩主悅納。

作者:  秋霖

夫婦之間的衝突,很多時都是起於小事,但不知何故,總有一方會沉不住氣,很快爆發,使氣氛立時變僵,大則起爭論,小則造成冷戰,甚至成為彼此之間的裂痕烙印。事後回看,大家都同意起源全是小事,甚至始於善意動機,可是卻偏偏以壞結果收場,這不是很不值得嗎?婚姻,始終是以愛為核心。贏了爭吵,失了愛,有必要嗎?今期,我們再從「小事」講起,來看看如何改善我們的思想、價值觀、立場,使婚姻關係得以改善。

作者:   吳陸雅潔 時間好像越過越快,轉眼便到了2017年了。 去年我有許多不同的經驗:有朋友離開了,心裏有說不出的失落和難過。即使有機會與人傾訴,我總是覺得不能完全表達自己心底裡那份感受,有時連自己也分不清楚到底是有一種什麼的感覺。加上最近生活上有不少的改變,在適應上頗感吃力。在這些情形下,我很容易就會緊張起來,情緒也不太穩定。 我曾因為情緒失控,令身邊的人受嚇驚或是無辜挨罵。 自我反省後,我發現當我靠自己去面對這些困難或挑戰的時候,我很容易會被擊倒。若果我回到神面前,敞開我的心,向神傾訴我心中的一切或只是安靜等候在神裡面,我都能看見神的恩手為我療傷,給我安慰,勇氣和力量繼續前行。 在新的一年,我要立志安靜在神裡面,倚靠祂,行在祂為我安排的路上,為主作見證!

作者: 蘇關南

中年男人第八種痛苦的原因或現象,是縱然有驚世的才華,但可惜無人了解及賞識,可謂懷才不遇的苦悶。

過去十多年我遇見到各地不同的中年男人,有不少都是才華洋溢的,只是沒有機遇去發揮,以致有一種強烈鬱鬱不得志的感覺。有時良駒易得,伯樂難求,更何況在這個時代,良駒不易得,伯樂更難求。反而那些沒有才華的人卻扶搖直上,為什麼?

作者: 舟子

在2016的年底,心裡對未來產生了很不確定的感覺,似乎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力氣也一點一點地消失﹐不再想有任何作為。但是上帝在我們的生命裡安置了一個很難得的朋友﹐他的年紀比我和外子大十幾歲,但是他比我們更有理想和幹勁。原來我們的生命是如此容易被影響,假如交到悲觀的朋友,日以繼月,難免也感到悲觀;若是交到有正面能量的朋友,自己彷彿也被點著了生命之火,覺得應該要努力地活下去。

作者: 何文輝

「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
(箴言11章2節)

一名樵夫和一個學者同乘一條小船,漂遊於河中。閑著無聊,兩個人決定做猜謎游戲。學者覺得自己滿腹經綸,智慧超群,跟樵夫比腦筋是不對等的遊戲,就『謙讓』說,如果他輸了,就給樵夫10元﹔反之,若樵夫輸了,只需給學者5元。樵夫欣然同意。